APP下载

地铁 创造都市新生活

2018-05-09潘如丹

质量与标准化 2018年1期
关键词:客流乘客管控

文/本刊记者 潘如丹

2018年初,上海地铁建设的“METRO大都会”APP联合支付宝等第三方支付支持,实现全网络刷码进出站。上海申通地铁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申通地铁”)与阿里巴巴合作研发的最新语音购票、刷脸过闸等技术设施投入使用,使发展中的城市轨道交通惠及更多市民乘客,为大上海都市新生活增加了创新的符号。

规模世界第一

1995年,上海地铁第一条线路建成投入运营,里程仅有16.21 km。经过20余年的发展,上海地铁运营网络共有15条线路、总长度617 km、车站367座(含磁浮线),规模位居世界第一,在建线路216 km,形成了“覆盖中心区域、连接市郊新城、贯通重要枢纽”的地铁网络,运营规模已位居世界第一。

上海地铁用了短短20多年时间,走过了发达国家轨道交通100多年的发展历程,实现这一世界城市地铁建设发展的奇迹离不开创新。申通地铁将“创新”纳入企业精神,建立了完整的管理和技术创新体系,营造了浓厚的创新环境和氛围,创新成果层出不穷,推动了企业质量水平的提升。

在管理创新方面,申通地铁先后在超大规模网络建设和运营管理模式、提高网络运行效率、推进内部运营购买服务模式、调整网络运营管理分工界面、优化生产现场劳动组织方式等方面实施了一系列创新举措。在项目建设管理、线路管理、全自动驾驶模式运维一体化等方面积极创新,全面提升了项目建设管理能力、路网服务能力和运营安全水平。

公司拥有国内城市轨道交通行业唯一一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建立了4个协同创新中心、44个基层工作室,形成“多层次、多类型、多活动”的技术创新体系。多年来,公司以建设运营的生产需求为导向,通过自主创新、联合创新、集成创新,突破了一批关键技术,取得了丰硕成果,累计获得国家级科技进步奖2项,上海市科技进步奖62项,填补国内空白近100项。如,在安全保障方面,研发了列车辅助追踪预警系统、列车自牵引系统,研究开发了信号、列车、隧道结构等关键设施设备的在线监测与智能化诊断系统;在地铁建设方面,研究实施非开挖巨型顶管技术、超深地下综合体与大型换乘站合建技术等;在环保节能方面,突破了车站通风空调系统智能化控制技术、干式非晶合金环氧浇筑变压器应用、车辆基地光伏发电等一批节能关键技术。

让城市更有温度

公司基于不同的顾客需求,建立了以乘客需求和用户体验为核心的运营服务管理模式,努力满足不同乘客的美好需求。公司通过乘客委员会、满意度测评、市民与行业监督热线、官方网站、微博及微信公众号等多种渠道获取顾客诉求,并进行针对性分析,以适应乘客的差异化需求。比如:

在运营组织上,针对不同时段、不同群体的客流特征,制定近500套列车线路运行图,推出多种列车运行方式。针对近年来乘客夜间出行需求和城市经济发展需要,自我加压,通过提高维修能力、压缩维修时间,已有6条线路开行了周末地铁延长运营服务,让深夜晚归的乘客感受到了城市的温度。目前全路网平均运营时间达到18小时29分钟,居于全国首位。

在票务服务上,公司推出了“一日票、三日票”等多种票种,满足了不同乘客的不同需求;运用移动互联网等技术,在部分线路研究推出了购票“云支付”和手机“刷码进出站”服务,并计划于2018年上半年全网络推广。

针对特殊顾客需求,公司开辟了专用通道,设置了无障碍电梯和盲道等设施。

公司还不断提高服务标准,注重服务规范,营造温馨和谐的出行氛围。

安全高效的运营

上海的地铁不仅频率高,而且很可靠。据说,上海地铁的正点率高达99.8%。很少有人或垃圾掉入轨道:厚实、透明的强化玻璃隔板将站台与轨道分开,滑动门仅在火车到站时开启。在最繁忙的路线上,火车每两分钟一趟,其他线路也几乎达到这个频率。

与美国纽约相对比,纽约地铁的信号和切换设备大多是在二战前安装的。纽约地铁长期延误,不但是因为机械故障和轨道上的垃圾,而且纽约的地铁只有两条线路——列克星敦大街线和皇后大道线能够每两分钟发一趟车,其他线路则比上海的慢得多。

长期以来,申通地铁始终秉承“安全质量第一”的核心价值观,在“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工作方针的指导下,以实施“三标合一”“安全标准化”为抓手,以风险管控为导向,建立了由“责任落实、分级管控、监督检查、风险评估、隐患整改、设备保障、科技支撑、教育培训、应急处置、奖惩考核”等10个方面构成的全过程安全质量管控体系。

基于“隐患就是事故”的安全管理理念,公司以设备致命风险和运营致命风险的管控为重点,建立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的双重预防机制,针对不同安全质量风险,实施差异化动态管理和“季部署、月讲评、周例会、日交班”的推进机制,在日常工作中强化对安全风险的辨识、评估和管控,最大程度地降低安全生产风险。公司还密切关注国内外地铁同行事故教训,跟踪分析,对照排查,引以为戒,防止类似事故在上海发生,以达到“他人亡羊、公司补牢”的目的。同时,公司不断优化完善安全事故奖惩机制,建立了安全指标严于国家法律法规规定的内控标准,健全约谈、警示、责任追究、安全责任考核等激励约束机制,促进了安全生产可控平稳。

上海地铁的里程和车站数量规模现已位居世界第一,客流占全市公共交通出行比例达53%以上。近年来,公司通过持续推进“人性化服务、精细化管理、标准化建设”,努力形成“安全高效、智慧人文、绿色共享、绩效卓越”的运营管理体系。

在顶层设计方面,公司构建了运营网络、线路、车站三个层面的分级管理体系,通过建立网络运营指挥中心、全网统一的综合业务管理平台,以及优化运营生产指挥体系来提升网络统一指挥与协调联动能力。

在客流管控方面,公司“多管齐下”,运用互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探索建立客流监测、预警系统,实时监测掌握客流动态;制定实施合理的客运组织措施,优化现场客运组织,提升车站集散能力,确保大客流有效管控;推出“1+6”乘客出行服务信息引导系统,通过地铁电视直播、车站广播、微博等多种信息平台,即时告知运营信息,引导乘客“安全乘车、文明出行”,均衡运营网络客流。

在设施设备方面,公司积极响应“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不断提升装备系统的智能化水平。研究运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对车辆等关键设备实施在线监测和移动巡检,引进推广CBTC(基于无线通信的列车控制技术)、全自动驾驶技术等,全面提高列车安全运行、设施设备维修的质量和效率。

617 km,运营里程数世界第一;2016年,全网客流达33.97亿人次,跃居世界第二;上海地铁用了20多年的时间,超越了发达国家地铁100多年的发展;目前还有216 km轨道交通新线在建,到2020年将形成超过800 km的地铁网络。

猜你喜欢

客流乘客管控
客流增多
EyeCGas OGI在泄漏管控工作中的应用
嫦娥五号带回的“乘客”
BIM技术在土建工程管控中的运用
EPC总承包项目的设计管控探讨
城市轨道交通节假日期间大客流行车组织思考与实践
汽车顶层上的乘客
信用证洗钱风险识别及管控
最牛乘客
基于自学习补偿的室内定位及在客流分析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