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湘西州中小学课余体育竞赛现状与对策研究

2018-05-07谭伟

科技创新导报 2018年2期
关键词:中小学现状对策

谭伟

摘 要:湘西州市湘西自治县吉首市,这是一个少数民族的聚居地。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该地区的教育条件和全国一些发达的地区相比,还存在着一定的弱势。特别是在课余体育竞赛的开展方面还稍显不足,从而使得中小学的体育活动非常的单调,学生的体育锻炼积极性并不高,不利于学生体质的良好培育。在这样的情况下,探讨湘西州中小学课余体育竞赛的现状,并积极地寻找相应的对策,具有现实的意义。

关键词:湘西州 中小学 课余体育竞赛 现状 对策

中图分类号:G80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8)01(b)-0056-02

1 研究对象的背景及概况

为了更好地探讨湘西州中小学课余体育竞赛的现状,并积极地寻找解决的对策,本文主要以湘西州的中小学生的课余体育竞赛作为具体的研究对象。近年来,伴随着我国民族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及投入力度的加大,一些民族地区的学校体育事业也获得了非常大的进步。受到民族地区地域的边缘性以及经济生活上为薄弱的影响,加上民族性格的差异以及文化背景的多元化的因素,使得整个民族地区的体育教育大环境,呈现出课余体育处在比较落后的状态的现象。在这样的情况下,容易使得学生的体育运动积极性并不高,不利于他们的身体素质和综合体能素质的有效提升。为了更好的研究,湘西州中小学课余体育竞赛的现状,本文主要选取了湘西州的中小学12所作为具体的研究对象,这些学校,既包含有中学,也包含有小学所分布的地区,既有市级的学校,也有县级和乡镇一级的学校。

2 湘西州中小学课余体育竞赛现状

2.1 早操和课间操的开展现状

早操和课间操是课余体育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相关的调查,可以发现在小学当中能够开展早操活动的学校,占据了85%,是一个比较大的比例,但是在中学当中只占据了17%,特别是在高中当中能够坚持开展两操的学校屈指可数。在浪潮的组织形式上,大部分都是采用全上集中进行的方式,能够以班级作为单位,开展组织的形式比较少。参与两操锻炼的学生大多数都是住校生,具体的内容则是广播体操和跑步,很少有涉及到其他的体育锻炼内容。根据具体的现场调查发现,学校统一组织的课间操都是按照半军事化的要求来进行具体组织的,从而使得课间操缺乏相应的生机和活力。大部分学生在课间操完成之后都会立即回到教室,很少有学生继续从事其他的体育锻炼,从而导致学生大脑疲劳的消除作用呈现出来的是事倍功半的效果。

2.2 班级体育锻炼的开展状况

班级体育锻炼者的剩余班级作为单位开展锻炼的一种组织形式,在班级体育活动开展的过程当中,可以促进体育教学质量的有效提升,很好地完成课外的体育作业,促进学生的课外文化生活非常丰富。在湘西州的中小学当中开展班级体育锻炼的情况并不理想。根据相关的调查,可以发现,在中学,每周都会有1.5次的班级体育锻炼,每次的时间是一个学时。从时间的长度来看,这么时间是比较短的,但是可喜的是,在中学当中这个时间能够得到比较有效的坚持。但是在小学当中,能够自主开展班级体育锻炼的学校并不多,大多数的班级体育锻炼,变成了集中开上课或者班会的形式。其实有部分学校能够开展班级体育锻炼,那么其中的体育内容也会较多地受到教师的限制,导致学生在体育锻炼方面的自主性没有得到有效的提升。

在对学生的调查当中可以发现,绝大部分的学生对于体育课的喜欢程度是比较高的,对于班级体育锻炼也是有着比较高的期待的,他们认为班级体育锻炼的项目比较多样化,同时在组织形式上也比较灵活,因此受到学生的欢迎,这对于学生的个性发展以及体育兴趣和习惯的培育来说是非常有效的。但是从体育锻炼的时间上来说,无论是小学还是初中,他们的班级体育锻炼时间是远远低于国家教育部所颁布的要求中小学生每天有一个小时的体育锻炼时间的相关通知要求的。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样化的,首先一个原因是初中的学生大多数都是走读学生,特别是在少数民族聚集的地方,村民的居住形式都是大分散小聚居的形式。学生离学校比较远,在上学和回家都需要有一定的时间,因此这些时间因素也会制约班级体育锻炼的开展。其次,有的教师认为班级体育锻炼是存在着一定的危险性和不可控制性,因此为了学生的安全他们会相对禁止这些班级体育锻炼的开展即使允许这些活动的开展对于具体的内容和形式也做出了比较大的要求。

2.3 课余运动训练的情况

对湘西州中小学课余各类运动队的类型以及受训的情况进行调查,可以发现,运动队的主要类型一般都是比较传统的一些运动队,例如:田径队和各类传统的球赛队伍。造成这种情况出现的原因,一方面是受到各县市每年都会举行中小学生田径体育运动会的影响,有的学校为了取得好的名次,就会组队进行训练。在这些体育运动当中篮球队是比较多的,其主要原因在于各校之间的篮球比赛比较多,并且它是一个喜闻乐见的体育项目。在传统的体育项目当中,无论是中学还是小学都存在着一定的队伍,这样直接反映了当地的民俗习惯和传统的体育项目,在师生当中是受到一定的欢迎和重视的。虽然大部分的学校都能够开展一些课余的体育训练,特别是在民俗体育训练当中都能够积极地组织和开展,但是整体的训练状况却不尽人意。能够开展常年训练的学校并不多,并且这些学校一般都是县级以上的学校,学校的各方面条件相对比较成熟,同时在师资力量上也有着比较充足的补给。在一些乡镇的学校能够开展体育锻炼的并不多,这方面的原因,大多数是受到了办学条件的制约。

3 湘西州中小学课余体育竞赛的对策

3.1 提高认识,摆正课余体育在学校中的地位

湘西州本来就是一个少数民族的聚集地,在这个地区进行了开创,课余体育不仅仅可以对民族的教育事业进行发展,同时也可以更好地提高民族的素质,丰富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生活,使得民族地区落后的政治和经济有着良好的改善。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应该深刻地了解到民族学校课余体育作用,对于中科内勤课外的观点进行改变,同时学校的职能部门要制定出明确的,课外体育竞赛的目标和任务,确保这些体育竞赛能够得到有效开展,保证学生能够积极地参加课外的体育锻炼,利用竞赛了引导学生更好地投入到体育锻炼当中。

3.2 培养兴趣,培养学生正确的体育价值观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为了能够使得湘西州中小学课余体育竞赛能够呈现出更好的效果,教师首先要在学生的兴趣培养上下功夫。在体育运动的内容选择上,要确保民族传统体育和一些新型的体育运动进行有效的结合,通过这些体育的内容来引发学生在体育鍛炼方面的兴趣。只有学生的兴趣得到了正确的培养,并且树立起正确的体育观念,才能使得课外体育竞赛更好地开展。

3.3 以赛促练,丰富比赛的形式和内容

对于课余体育竞赛来说,要想更好地使得它的建设得到发展,就需要丰富体育竞赛的内容和具体的形式,降低进入体育竞赛的门槛,使得更多的学生能够参与到体育竞赛当中,从而通过比赛来促进学生更好地积极开展课余的体育锻炼,有效地促进他们身体素质的提升。特别是在社会不断发展的背景之下,一些比赛的形式可以进行更好的创新发展,从而使得课余体育竞赛的精彩性更加突出,更好地吸引学生积极参与。

4 结语

综上所述,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湘西州是我国的少数民族聚集地,对当地的课余体育竞赛活动开展良好的组织,并且正在当地体育竞赛存在的问题角度出发,积极地寻找相应的解决对策,可以更好地推动民族地区体育教育事业的发展,最终为我国青少年的培育和培养提供良好的帮助。

参考文献

[1] 许世岩,周伟.西部地区中小学学生课外体育和课外体育活动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3,29(1):77-79.

[2] 刘少英,屈杰.湖南少数民族地区中学课余体育的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1,35(3):101-102.

猜你喜欢

中小学现状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