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职业能力的高职高专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课程体系设计

2018-05-07王立志

山东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8年1期
关键词:课程体系岗位计算机

李 莉,王立志,孔 超

(山东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山东 济南 250002)

0 引言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和《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山东电力高等专科学校本着“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的指导思想,坚持“以提高质量为核心,深化专业内涵建设,推进课程体系、教学模式改革”的基本原则[1-2],以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目标,从培养职业岗位胜任能力出发,展开了高职高专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与课程体系的研究、开发与实践。

基于能力的教育是近年来在国内外教育教学领域的研究热点[3-4],需要明确来源于工业的能力模型,基于真实任务设计良好的课程[5]。所谓能力,即影响一个人大部分工作(角色或者职责)的一些相关的知识、技能和态度,它们与工作的绩效紧密相连,并可用一些被广泛接受的标准对它们进行衡量,而且可以通过培训与发展加以改善和提高[6]。

高等职业教育要培养能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高素质技能型劳动者,而学校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主要是通过课程学习进行的,所以基于能力的课程体系建设是人才培养的关键。我们按照下述步骤面向高职高专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开发基于能力的课程体系。第一步,分析社会需求,确定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所面向的职业岗位及其人才培养目标。第二步,对相应职业岗位工作内容进行调查研究,归纳整理工作流程和业务逻辑,提取职业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第三步,剖析职业岗位典型工作任务,找出对应的核心能力需要。第四步,以培养核心能力为目标,设计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学习要点。第五步,由学习要点构建学习整体框架,归纳出核心课程。第六步,按照课程之间的内在逻辑合理安排课程顺序,形成课程体系架构。

在具体实施中,对课程内容进行具体设计,创新教学方式、方法,因材施教,教书育人。同时根据用人单位反馈信息,不断修订完善课程体系,建立良性循环,实现人才培养质量的持续提升。

1 需求分析与人才培养目标

1.1 专业人才需求分析

随着信息技术快速发展,人们对计算机技术、信息资源、信息产业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社会对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的人才需求也越来越大。《制造业人才发展规划指南》对我国制造业人才发展现状与发展形势进行了分析,并对制造业十大重点领域做出人才需求预测。根据其预测,到2020年,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领域的人才缺口将达到750万人,位居十大重点领域中人才缺口之首;电力装备领域的人才缺口将达到411万人,居第二位[7]。同时,信息通信技术作为支撑全球能源互联网的关键技术,在电力行业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发供电企业急需一批既熟悉电力生产,又精通计算机技术,并且动手能力强的实用型专业技能人才。学校依托电力行业办学,为更好地培养能够满足电力生产需要的信息专业技术人员,对用人单位进行广泛调研,了解到电力企业对于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的人才需求主要分为以下4类:

1)与计算机相关的操作、维护、检修人员。

2)电力行业应用软件的开发、运维、销售人员。

3)计算机信息系统管理人员、企业信息网的建设与运行维护人员、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人员,如供电公司、发电厂等电力企业信息中心系统专工、网络管理员等。

4)信息产业公司从事计算机软硬件开发、销售、安装、维护的技术技能人员。

这些岗位均需要具备扎实的计算机软硬件应用与维护能力、继续学习能力和良好沟通能力并了解发供电相关领域知识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1.2 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学校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社会发展需求,能够掌握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基础知识及专业技能,熟悉电力生产过程,并具备熟练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表1 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职业岗位群工作分析表

1.3 职业岗位与职业能力分析

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人才主要从事计算机软硬件维护、信息网络建设与运维,与电力企业相关的应用软件开发、信息处理、网站建设与运维和网络安全管理等与计算机软硬件相关的生产、管理工作。通过与来自相应岗位的技术专家进行深入的座谈交流,掌握了职业岗位群及其对应的工作域和典型工作任务,如表1所示。

按照《职业院校人才培养与职业标准》和岗位规范对接要求,职业院校毕业生应具备初级岗位能力,达到毕业即可上岗的水平。通过认真梳理职业岗位群及其对应的工作域,确定胜任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的职业岗位工作所需要掌握的能力项(分为知识、技能和职业素养三大类),形成职业能力模型如表2所示。

2 基于职业能力模型的课程体系开发

为了培养学生胜任岗位工作任务所必需的职业能力项,需要设计对应的学习单元,并将学习单元系统化以构建课程,形成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的课程体系。这种基于职业能力培养而开发的课程体系分成“基本素质和通用能力、职业能力、能力拓展课程”3个模块。

3个模块课程都包括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根据不同课程的教学目标,选择多种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有的课程采用课堂授课、集中讲座和集中实训的方式学习,有的课程利用图书馆和网络资源学习。每个教学活动,都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和考核方式。

表2 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职业能力模型

为了对学生进行个性化培养,课程体系将课程类型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两种。必修课是根据培养目标,为保证人才培养基本规格,学生必须修读的课程。选修课是指学生可以自主选择修读的课程。选修课又分限定选修课(简称“限选课”)和任意选修课(简称“任选课”)两种。限选课是指根据各专业培养目标、就业方向,深化、拓宽与专业相关的知识和技能的课程,其教学内容是从事专业岗位必需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任选课是指学生根据个人兴趣和未来发展选择的扩大知识储备、提高适应能力的课程。

在完成4个学期的课程学习之后,学生应该具备基本的理论知识和动手能力。第五学期安排顶岗实习。顶岗实习是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在校内实训基地或者学校合作企业,由企业导师和学校教师共同指导,让学生更好地了解职场,切实提高沟通交流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第六学期安排技能提升训练和毕业设计,学生总结顶岗实习体会,结合个人兴趣方向,在企业导师和学校教师的共同指导下,确定毕业设计主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完成毕业设计项目,来展示自己的能力。

2.1 基本素质和通用能力模块

基本素质和通用能力课程模块对应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职业素养部分,是按照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要求进行教学内容的有机整合与必要调整。选课方式有必修、选修两种。

2.2 职业能力模块

职业能力课程模块对应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部分。依据本专业就业岗位知识、技能和素质要求,按照课程之间的内在规律,开发基于工作岗位和典型工作任务的职业能力课程体系。这部分课程为必修课。

2.3 能力拓展课程模块

能力拓展课程对应相关知识、相关技能部分,包括必修课和选修课,主要学习电力行业、信息通信新技术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通过这部分课程,学生能够更深入地学习掌握有关移动互联网、信息安全、电力系统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3 专业核心课程

3.1 专业核心课程开发

专业核心课程是职业能力课程体系中的主体课程,进行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学习。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的职业能力核心课程及其顺序见表3。

表3 核心课程及逻辑顺序

3.2 课程教学设计

针对职业能力培养,任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精心组织教学内容,并进行课程教学方式和考核方式革新,以期达到课程目标。通过基于工作过程设计的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情境,采用课堂教学、网络教学、翻转课堂、实践教学等灵活教学方式,将课程划分成多个学习单元,每个单元有可操作性强的小项目并有明确的要求,允许学生以自己的进度学习,循序渐进逐个完成小项目,最后完成综合项目。每完成一个学习单元,学生可以得到日常积分,日常积分和考试考核相结合作为学生的最终课程成绩。

在理论知识够用的基础上,注重技能培养。例如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主要采用实践教学和操作考核方式,教学活动有教师的演示教学,在实训室演示拆装计算机的同时告知学生计算机各部件的名称和作用。让学生在模仿的基础上自己动手完成计算机组装或者解决软硬件故障,教师在旁指导而不是讲授,从而增加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学生在学习组装和维护计算机的同时,深入了解各计算机部件的作用,为之后操作系统、程序设计、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等专业核心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4 结论

本研究工作从培养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的职业岗位胜任能力出发,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由学校教师、企业专家合作,通过针对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职业岗位能力分析,构建岗位能力模型。以培养岗位能力为目标,确定学习领域及课程,形成基于职业能力的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并应用于教学实践。

针对职业岗位应具有的知识、技能、素质,梳理与岗位能力相对应的课程内容,采用课堂学习、工学结合、网络学习等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完成课程学习的同时,参加职业资格考试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

该课程体系对学校师资选聘和培养以及校内外的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具有指导意义。

在实践中进一步深化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的教学改革,不断完善与改进基于职业能力的课程体系,保证课程体系的动态性,以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 年)[R].2015:10-19.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R].2015:08-20.

[3] Rivenbark W C,Jacobson W S.Three Principles of Competency-Based Learning:Mission,Mission,Mission[J].Journal of Public Affairs Education,2014,20(2):181-192.

[4] Rainwater T S M.Teaching and learning in competency‐based education courses and programs:faculty and student perspectives [J].The Journal of Competency-Based Education,2016,1(1):42-47.

[5] Rod Ford.Ryan Meyer.Competency-based education 101 [J].Procedia Manufacturing,2015(3):1473-1480.

[6] 安托尼特·D.露西亚,理查兹·莱普辛格.胜任:员工胜任能力模型应用手册[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7.

[7]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制造业人才发展规划指南[R].2016:12-27.

猜你喜欢

课程体系岗位计算机
计算机操作系统
高职Java程序设计课程体系建设思考
基于计算机自然语言处理的机器翻译技术应用与简介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应用初探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在保洁岗位上兢兢业业
信息系统审计中计算机审计的应用
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
走进“90后”岗位能手
加强青少年中医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及其课程体系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