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个扎实”为内蒙古擘画新明天

2018-05-03话题背景

内蒙古宣传思想文化工作 2018年3期
关键词:民族团结内蒙古攻坚

话题背景

蓝色的哈达,多彩的服饰,提纲挈领的发言,经久不息的掌声……3月5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他所在的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参加审议,为内蒙古自治区的发展把脉问诊、开出良方,彰显了党中央对民族边疆地区的高度重视,具有深刻指导意义。针对自治区的区情、民情,更结合国家层面谋篇布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扎实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脱贫攻坚,扎实推进民族团结和边疆稳固,“三个扎实”为内蒙古开启了脱贫攻坚、转型发展、民族团结的新征程,擘画出更为光辉灿烂的明天。

网友声音

深呼吸去运动:习近平总书记心系百姓,讲话掷地有声,“让几千万农村贫困人口生活好起来,是我心中的牵挂。不让一个群众在迈向小康的道路上掉队。”这样的领导人值得我们爱戴。

凉凉的秋:精准扶贫,精准到村,精准到人,是办实事,是为人民办的大好事。把困难群众的冷暖记在心上,相信百姓的日子会越来越红火。

小生活大期待:以前穷,村里的小伙子娶不上媳妇,现在发展了旅游业,生活条件好多了,脱贫就能脱单,“栽下梧桐树,就能引来金凤凰”。生活有奔头了!

青小米: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只有精诚团结,才能自立于世界,才能谋求发展和进步,建设美好家园。

鲤鱼跳龙门:看看咱们国家的大飞机、超级计算机,真是厉害了!只要我们想做,就一定做得成。现在经济转入高质量发展,满足群众个性化高需求,咱中国人再也不用去国外买马桶盖了!

媒体声音

人民网:“苏木”“嘎查”在审议现场被习近平总书记屡屡提及。他仔细询问人均耕地、蔬菜种植等农业生产情况,这些对“小乡村”的细致关怀,实则是对“大民生”的周到考量。早在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内蒙古自治区调研时就指出,只要还有一家一户乃至一个人没有解决基本生活问题,我们就不能安之若素;只要群众对幸福生活的憧憬还没有变成现实,我们就要毫不懈怠团结带领群众一起奋斗。时至今日,庄严的承诺化为掷地有声的实践,在祖国北疆的草原上徐徐展开。

光明网:要高举各民族大团结旗帜,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使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这一理论根源越扎越深、实践根基越打越牢。加强民族团结,基础在于搞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要深入践行守望相助理念,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守卫祖国边疆、共同创造美好生活。

猜你喜欢

民族团结内蒙古攻坚
《自由》
民族团结之歌
《内蒙古气象》征稿简则
内蒙古教育 2021年征订启事
这是美丽的内蒙古
既要继续攻坚 也要防止返贫
脱贫攻坚应及时清理“淤堵点”
让民族团结之花愈开愈艳
关于做好民族团结进步工作的实践与探索
创民族团结和谐之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