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王君铭:转变生产方式挖掘渔业的附加价值

2018-05-03海洋与渔业方琼玟

海洋与渔业 2018年3期
关键词:兴农水产品渔业

■ 文|《海洋与渔业》记者 方琼玟

2018年是农业质量年,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品牌强农成了主旋律,广东水产品的品牌培育、建设也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近日,《海洋与渔业》记者独家专访广东省创新孵化器运营研究院院长王君铭,分享未来广东水产品如何提高知名度、如何转型升级、如何走出中国、走向世界。

转变思维方式和生产方式,把握时代机遇

当下,中国的渔业现状还是以粗放型发展模式为主。王君铭建议,学习一些欧洲国家,做渔业的深加工,挖掘渔业的附加价值。他举例称,在挪威,一小罐海洋制品能卖一千多元人民币,而成本不过几十块。利润为什么这么高呢?很简单,生产商给产品赋予了“吃了它可以长寿、可以迅速补钙、可以提高记忆力”等概念。

王君铭指出,这样的生产方式就是一个学习典范,也是未来水产品的发展趋势,这已经不是单纯的渔业了,而是生命科学产业。现在国民富裕了,都想活得久、活得健康,所以花钱买保健品延年益寿是再正常不过的事。“单纯养鱼、卖鱼、吃鱼,我们只能处于产业链的最低端,未来的三大产业是海洋生物、生命健康与旅游业,水产业一定要走向深加工,农民企业家们一定要把握好这个时代机遇。”

其次,一定要转变思维,转变观念,社会发展是瞬息万变的。王君铭给记者讲了一个例子,有一个朋友靠钓鱼成了富翁,他每天做的就是出海钓鱼,钓到的鱼就拍个照发到网上去拍卖,有人出高价买了,他就把鱼封装好给人送过去,一条鱼的价格是几十万甚至几百万!“这个朋友之后还出了一本书,教人家如何海钓,你看,这就是思维的不同。”

从“农民”变“农民+”,转型一代孵化二代

王君铭指出,中国目前最大的问题是贫富分化,而贫富分化最好的解决方法就是扶持农业、扶持农民;另一个方法就是从“农民”变成“农民 +”,让“农民”都拥有“企业家”的头脑,农一代要转型升级,农二代要培养起来接班。

而当前的问题是农一代转型不出来,继续辛辛苦苦地干农业,赚点钱养家糊口;农二代不愿意接班,觉得太苦太累太传统。这个问题要怎么解决?王君铭认为,第一,要转型农一代,把农一代带出国门看看,学习国外的对标企业;第二,要孵化农二代,往精深加工、往科技方向走,农一代可以每年拿出10%至20%的盈利扶持农二代,让农二代帮企业慢慢转型。“成功后出现的结果是,以前老子风吹雨淋,现在儿子在家里敲敲电脑就可以了,但儿子赚的是老子的几倍甚至几十倍。”王君铭说。

王君铭认为,从近年来的政策可以看出,国家一直在扶持广东,粤港澳大湾区在广东,港珠澳大桥在广东,而广东最宝贵的就是企业家,政府必须引领、推动企业家转型发展。一个企业要发展,有三个生命线,第一个是产品,不管是养鱼还是养虾,没产品就没企业,而且产品要有灵魂、有生命力,才可以延续下去;第二个是企业必须赚钱,不赚钱的东西一定是商业模式或生产方式出了问题,要舍弃;第三个是人才,人才是企业的重点,但是完全依靠人才,企业家自己却不学习,也发现不了人才。

王君铭说,政府和企业要联合起来,把当地的优秀产品做成品牌,成了品牌就雷打不动,“品牌就是事业,只有事业,才能做大做强。”

猜你喜欢

兴农水产品渔业
湖南省2021年渔业经济形势
2022第十六届上海国际渔业博览会
冰岛2020年水产品捕捞量102.1万吨
多数水产品价格小幅下跌
年度十佳虾苗出炉!恭喜海兴农、海茂、正大、源正龙、粤海、恒兴、新荣腾、搏翱等苗企上榜
安徽界首:“兴农沙龙”开到了田间地头
一图看懂贵州生态渔业发展
质量兴农战略背景下农业协会重要性研究
欢迎订阅2020年度《河北渔业》
水产品批发市场价格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