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海洋牧场带动休闲渔业发展,打造生态旅游新标杆 海洋牧场只是修复,还不够

2018-05-03海洋与渔业罗茵

海洋与渔业 2018年3期
关键词:鱼礁牧场渔业

■ 文|《海洋与渔业》记者 罗茵

我国有着漫长的海岸线、宽阔的海域面积和丰富的渔业资源,但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的过度利用,生态资源逐渐衰退,海洋牧场已成为我国海洋渔业可持续发展的主攻方向。

在 3月7日举行的全省海岛管理暨旅游工作座谈会上,广东省海洋与渔业厅党委书记王中丙表示:要投放人工鱼礁建设海洋牧场,以保护与改善海洋生态环境、养护渔业资源。生态修复只是基本功能,修复好了,捕鱼还是不行的,但是可以搞垂钓,并向离岸式垂钓发展,“希望海洋牧场可以把海上垂钓或潜水观光结合起来,发挥市场主体的积极性,这样才有生命力。”

对此,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研究员陈丕茂介绍了海洋牧场的国内外发展形势。他指出,海洋牧场已经迎来属于它的机遇,海洋牧场是真正可持续发展的技术路线,发展海洋牧场,就是要大力发展休闲渔业,打造生态旅游新标杆。

海洋牧场:打造的高生产力人工生态系统

海洋牧场起源于 19世纪末应对由于片面注重发展工业经济以及蒸汽船舶性能提高等导致的海洋野生鱼类资源衰退的“海鱼孵化运动”,到现在已经有 130多年的历史,是应对近海渔业资源严重衰退的手段之一。

关于海洋牧场的概念,目前国内外学界对此还没有一个公认的定义。我国现阶段的海洋牧场定义是指基于海洋生态系统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原理,在特定海域内,通过建设人工鱼礁、海藻场和海草床等工程,构建或修复海洋生物繁殖、生长、索饵和避敌所需的场所,并结合增殖放流、生物驯化控制、休闲渔业开发、资源环境监测措施,实现海域生态环境改善、渔业资源自然增殖及持续健康开发利用的复合型渔业模式。

“其中主要以有人工鱼礁和海藻场等工程为判断标准,如果只是纯粹的海水养殖就不在这个范围里面。”陈丕茂说,目前,我国的海洋牧场主要分成了三类,一类是增值型海洋牧场,主要分布在黄、渤海;分布在东、南海的养护型海洋牧场,以及在全国沿海都有分布的休闲型海洋牧场。

海洋牧场建设园里面主要是就高生产力的自然生态系统,通过人工模拟和建设生态工程方法解决一些制约因子,包括地形、水文、理化和生物,形成高生产力的生态系统,“其主要目的就是在保护资源环境基础上达成人工培养目标,形成旅游景观发展新产业。”

日、韩、美:海洋牧场是发展海洋渔业经济的战略对策

1970年以来,日本、韩国、美国、挪威等世界海洋发达国家把发展海洋牧场作为振兴海洋渔业经济的战略对策。1995年,国际水生生物资源管理中心公报:海洋牧场是最可能极大增加鱼类和贝类产量的渔业方式。

“据 FAO(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统计,目前已有 64个沿海国家发展了海洋牧场,其中比较典型的是日本、韩国和美国。”陈丕茂就日、韩、美的做法做了介绍。

日本自 1932年日本制定“沿岸渔业振兴政策”,二战后逐年投放人工鱼礁,至今总投资约 17000亿日元(约 1275亿元人民币),海洋牧场保护和增殖了日本的渔业资源,使得其产量增加几倍至几十倍;海洋牧场也使日本成为“世界钓鱼王国”,吸引了 3700万游钓爱好者,人数约占其总人口的30%。

从 1973年开始,韩国政府开始大规模建设人工鱼礁,政府投资了4253亿韩元((约合30亿人民币)),目前已建海洋牧场 14万公顷。海洋牧场使之渔业资源量增长 8.8倍、当地渔民收入增长率26%。

美国则从 20世纪 30年代开始建设人工鱼礁,目前建成数量超过2400处。海洋牧场沿岸鱼类资源量增加42倍,每年游钓人数约1亿,综合经济效益达300亿美元。

“国外海洋牧场的主要建设特点就是从国家层面上做了宏观上的规划,基本形成政府到民间广泛而深入的多层次参与,并高度重视技术研究与应用,重视休闲渔业和滨海旅游开发。”陈丕茂表示,这启示我国要加强建设规划鱼指导,创新建设和管理机制,并充分发挥科技支撑作用,发挥国家级示范区的带动作用,并建立多元化投入机制。

休闲渔业是滨海休闲产业的重要业态之一

正如王中丙所说,生态修复只是基本功能,海洋牧场还是要与市场主体结合起来呈现生命力,陈丕茂也指出,“海洋牧场建设是促进滨海生态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途径,除了生态修复,建设海洋牧场有利于休闲渔业的综合开发,休闲渔业是滨海休闲产业的重要业态之一,因此建设海洋牧场是促进滨海生态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途径。”

休闲渔业是以渔业生产为载体,通过资源优化配置,将休闲娱乐、观赏旅游、生态建设、文化传承、科学普及以及餐饮美食等与渔业有机结合,实现一二三次产业融合的一种新型渔业产业形态,主要包括休闲垂钓、渔家乐、观赏鱼、渔事体验等类型。

美国进入 21世纪后,休闲渔业年总经济产出达 1160亿元,提供岗位 1.1亿个,产值约为常规渔业产值的3倍;日本则大规模建设人工鱼礁,建成游钓基地,此举对他们休闲渔业的发展起到了良好的效果;澳大利亚制定了比较完善的休闲渔业法规和措施,提出了提高公众参与兴趣的做法;欧洲也大力发展相关方面的新产业,早在 2007年,他们的游钓者就多于 2500万人,社会经济价值高于250亿欧元,其中 800~1000万海钓者的社会经济效益达80~100亿欧元。

我们国内的休闲渔业起步较慢,上个世纪80年代起源于广东、福建、浙江等地,在“十二五”时期才正式纳入全国渔业发展规划,成为渔业的五大产业之一。目前,根据相关数据,2016年全国休闲业总体超过 4万家,全国休闲渔业产值达到 643亿元,比2010年增长 204%。我国休闲渔业的类型有功能类、地域类、休闲渔业基地、垂钓、水族观光、潜水观光等。

广东省的休闲渔业萌芽于 90年代,自 2009年以后,休闲渔业开始迅速发展。但在 2012年至 2015年在全国 496个休闲渔业示范基地中,广东省才占了11个,所占比例较小。

“广东省的休闲渔业方面整体上的发展成果是比较好的。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陈丕茂指出,首先发展观念滞后,产业规模小而分散,比较忽视环境资源保护,产业区域发展不均,也缺乏相关法律法规,多部门协调不利,安全监督要进一步完善,人才培养要进一步重视。“这跟其他地方和国外对比,在观念、管理、产业和科研各方面都是有差距的。”

吸取经验,广东建设海洋牧场要突出特色

“发展海洋牧场,就是要大力发展休闲渔业。”所以,广东省的海洋牧场应该怎么发展呢?陈丕茂指出,可以从山东省的海洋牧场建设方面找到启发。2014年以来,山东省累计投入财政扶持资金 12.39亿元,全省建成各类海洋牧场 240余处,面积超过 1.9万公顷,实现综合经济收入1850元。山东省的海洋牧场有五种类型,分别为投礁型、装备型、海钓型、底播型和田园型海洋牧场。“广东省目前来讲主要是投礁型跟游钓型,装备型和田园型都正在推进,底播型的话不太适合在广东省大规模发展。”

“山东海洋牧场和休闲渔业发展经验给广东省的经验就是:‘一转六化’。”“一转”,就是要把海洋牧场当成海洋渔业新动能转换的重要引擎;“六化”指的是产品融合化、管理信息化、创新合众化、设施设备化、品牌高端化和效益生态化。“现在我们要做的主要是观测网的建设、大型关键设备的建设以及增殖站的建设,以及在休闲渔业品牌方面的打造和宣传这一块要重视。”

“海洋牧场建设很重要的是一定要突出地方特色,挖掘各项潜力,依据国家级、省级标准建设,要标准化实施建设,品牌化突出特色,生态化三产工作,规模化显示效果,信息化有效标准,如此,就一定能够打造生态旅游新标杆。”陈丕茂说举例说,2014年珠海万山区在打造海洋游钓休闲渔业区时,就根据桂山镇、万山镇、担杆镇的不同情况,设计了相应的项目和配套设施,现在万山村和东澳村已经获评省级休闲渔业示范基地。

“广东省的海洋牧场的主要建设内容是人工鱼礁和海藻场及配套的一些东西建设,智能化监控系统建设,以及各地区的特色建设。”同时,陈丕茂表示,海洋牧场建设要坚持“五个优先”、“五个结合”和“六个防止”,生态优先,在保护中开发利用,养护型海洋牧场就使渔业资源密度提高8.7~26.6倍,每年产生直接经济效益 112.8亿元、生态效益 213.4亿元,一样成为海洋经济新的增长亮点。

截至 2015年,中央财政资金投入到广东海洋牧场建设的是 6975万元。2016~2017年,中央财政资金投入广东海洋牧场建设增长到 1.15亿元。2018年,预计中央财政资金投入广东陆丰金厢南、阳江山外东等 4个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建设资金 1亿元。

猜你喜欢

鱼礁牧场渔业
湖南省2021年渔业经济形势
2022第十六届上海国际渔业博览会
人工鱼礁结构设计浅析
人工鱼礁建设对海洋浮游植物群落变化的影响
一图看懂贵州生态渔业发展
海上牧场
欢迎订阅2020年度《河北渔业》
人工鱼礁在海洋牧场中的应用
山东近岸3处人工鱼礁区VPUE的分析研究*
叮当牧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