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礼让自然,以公园的方式守卫城市的边界”
——深圳湾公园“填”与“不填”的故事

2018-05-03

海洋与渔业 2018年3期
关键词:深圳湾滨海粤港澳

记者:你是深圳湾公园项目设计的负责人,该公园目前已成为深圳市民最喜欢的休闲场所。当初做规划设计的时候,您是如何定位深圳湾公园与深圳这座城市的关系?深圳湾公园内有 15公里长的海岸线,您在设计时又是如何处理城市与海洋、人与海洋的关系的?

朱荣远:深圳是一个滨海城市,但因为土地、城市发展规模和速度的原因,一直到 2000年才真正开启了建设滨海城市的步伐。深圳湾公园展现了深圳的滨海城市特征,成为深圳令人难忘的城市空间印象。

深圳湾公园在设计的时候,首先面临的就是一个填与不填的问题。“填”,向海洋要土地是一种城市常规的欲望,而选择“不填”就是用这种方式传递信息,城市向自然扩展是必须有限制边界的,人的活动对大自然是需要礼让的。现在华侨城南地段填海时,留下内湖水面作为今天的湿地公园;当时,市政府也放弃了原来要在深圳湾继续填海的计划,克制住了牺牲生态向海要地的的欲望,留下了更大的深圳湾水面。内湖水面可以通过欢乐海岸与滨海大道外面的海洋相接,借助潮汐的作用实现深圳湾自然海水的内外交换。“填”只为了公园及其有限的必要需求,“不填”是为了海湾生态。

其次是如何处理与生态冲突。在深圳湾公园的整个设计中,都面临着这个问题。这方面值得肯定的是,我们以公园的方式去守卫一道城市与自然的边界,以共享、并存的边界承载发展价值。深圳湾绵延 15公里长的共享边界是深圳政府、市民试图与自然海湾生态友善为邻的承诺,也是城市将滨水资源公共化的宣言。1985年在做深圳特区总体规划时,深圳机场的选址就落在红树林海滨生态公园白石洲南的海边,就差最后上报审批通过了,但是中规院极力坚持应该另选别地,理由就是对生态的影响和城市发展的制约。试想想,如果这里真的建起了机场,那么每年候鸟飞临深圳湾河口湿地的时候,飞机起降,只有两种可能,一是飞机干掉鸟类,二是鸟类干掉飞机。因此人类如何与自然、鸟类和鱼类在一个地方共享生存的边界、各得其所是非常重要的。

我们的策略是把资源交给公众,把它变成公共空间,实现滨水资源公共化。这种策略有别于只把滨水当作一个简单的经济发展资源进行考虑。我们在设计深圳湾公园时,实际是以支撑一个城市未来文明生活的方式在做设计,而非单一存在的资源或者场所。所以深圳湾概念规划最终以十五公里深圳湾海湾公园串联和编织了蛇口新海上世界、深圳湾口岸、后海城市中心、深圳高新区南区、沙河高尔夫球场、华侨城南填海区、红树林公园,不断地酝酿、构造深圳滨海城市的理想。

最后就是怎么用有型的空间,演绎永远在进步的文明生活。广东历经40年改革开放后,经济高度发展,人民的基本生活需求已经解决了,更多地是向山、向水、向善这些修身养性的文明需求迈进。我们当初去参加深圳湾公园项目设计竞赛时,设计主题是《连接》,城市与自然的连接,深港接深圳湾生态保护共识的空间连接。中国传统文化有别于西方文化,强调“天人合一”,大自然不能没有人,这和西方文化把人和自然完全隔离是不同的。深圳湾公园根据不同类型的生态特征和与城市邻近地区不同的功能区段,设计了不同人的活动场所,从深圳河口向西,人文的指数越来越高,从西向东人文指数越来越低,自然指数越来越高,实现国家红树林湿地公园和城市的人文活动交织连接。自然属性有它的规律,人文属性有它的文明,合在一起就是我们要通过公园来呈现的城市文明。

记者:您刚才提到深圳从 2000年才开启建设滨海城市的步伐,今天深圳已经基本建构了一座滨海城市的模型,您觉得,这一过程中,深圳有哪些经验是值得其他城市学习的?

朱荣远:1986年完成了第一版深圳特区总体规划,随后又分别有了(1996-2010)版、(2007-2020)版。在 1996年的版本有相当大面积的填海计划,2000年,我们做深圳湾概念规划时,市政府考虑到生态环境以及香港的因素,后来填海的方案也有所调整。解读深圳的时候,我一直有一个观点,深圳是执行国家特殊任务的“特务城市”,它一直在演绎各种可能性和各种新的标准。有效的城市规划是要以不变的价值取向和不变的自然与城市空间的边界去做变化价值内涵的思考,也就意味着城市发展的理念需要修正,在不变价值和原则的情况下及时的修正。

我讲一个与深圳湾公园有关的故事,这个故事可以折射深圳这个城市的文明程度和价值取向。2015年,在深圳湾公园的东段突然竖起了 500米长的铁丝网,将滨海的公园步道与深圳湾的生态环境隔绝开来,有关部门说是边防的需要。其实当初我们在设计公园的时候已经考虑了边防的需要,采取特殊的方式进行边防管理。20天后,由于各界市民的强烈反对,在舆论的压力下,这个铁丝网最终被拆除了。这是部门权力与市民权益的冲突,事件的过程和结果也反映了深圳的文明意识状态。这种文明意识必须附加在所有的自然和城市空间资源上面,无论是陆地资源,还是海洋的岸线资源。

此外,需要恰当处理人与自然之间组合空间上的关系。生态和人文之间的关系是相向而行的,而非截然地以一个边界把其切断,反映在海岸线上,应该意识到海岸、河流和湖泊都与生态的完整性相关。如果以一个相对成体系的生态系统来评价海岸线的话,它的边界可能就并非是以平均潮差来划定的,对岸线资源进行梳理,有利于保证“三生”空间(生产、生态和生活)的协调发展。

对海岸线的综合管理也是深圳的优势。与很多城市不同,深圳城市土地规划管理和海洋规划管理是在一起的,这样更有利于统筹规划。

“水岸时代,大势定于湾区”——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决定了广东未来的发展

记者:2017年,中央政府提出了“粤港澳大湾区”概念,并推动《深化粤港澳合作推进大湾区建设框架协议》的签订,作为曾经参与过珠三角多个城市规划的设计师,你是如何看待“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

朱荣远:纵观整个珠三角的城市发展历程,可以发现过去陆域有足够的空间发展,加上填海成本过高,因此一直在陆域发展。但是随着城市经济条件越来越好,城市可开发的土地越来越少,也就加快了往海边扩张的速度,使珠三角地区的城市发展进入水岸时代。这是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背景。

进入水岸时代,识别和评估滨海资源的标准、海洋资源的用法等都反映当地文明状况和价值立场的特征;是绝对地发展经济,还是经济社会生态文化综合发展,在不同地方这个权重排序还不一样;有些地方就是生产,有些地方就是生态,这些排序的梳理非常重要,尤其是滨水地区发展之前。如果湾区的滨海城市发展的价值观出问题了,那么,粤东粤西优质的滨海资源因为模仿也很难避免不出问题,滨海地带是广东城市发展的新资源,珠三角地区城市发展的大势定于湾区。

记者:对于粤港澳大湾区的各个城市来说,又该如何推动自己城市的发展?

朱荣远:珠三角过去的发展是以出口模式为主,类似诸侯争霸的模式,像东莞是以镇为单位发展起来的;进入湾区时代,应该是一个“再诸侯”的时代。这个时代“诸侯”更大,以市为单位,不同于过去的无序竞争,更多是协同发展、分工合作。把未来大湾区比喻为“股份公司”的话,每个城市都在试图努力通过规划滨海新城或腹地功能来增加“湾区发展股份公司”的股份份额。

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改变了传统的时空观,未来的城市工作在哪里没那么重要,生活在哪里才更重要;宜居的城市文明环境才是一个城市的致胜之道。滨海和近海生活很快就会成为富裕起来的人们生活方式的内容。因此,如何用公共服务包括空间尺度和标准,去满足人在滨海地带就近生活、就近居住的需求,是大湾区每一个城市都需要思考的问题。

度人文,敬自然,才能刷新珠三角。珠三角地区的城市需要有更浓郁的人文氛围,更需要通过这样的城市去度量其新城的人文标准,以及在华夏文明和世界文明之间的关系,同时也需要敬畏自然。40年改革开放,带来了经济的发展,但显然自然也在缩小。因此,粤港澳大湾区要继续发展,就必须识别清楚自然资源,明确那些是底线资源,哪些是可以拿来开发利用的,哪些系统已经被破坏,需要重新修复。毕竟看得见的土地、看得见的房子可以有价,但那些非物质的自然资源是无法量化的价值。因此,对于城市的管理者和参与者来说,需要更新的不仅是空间,更是价值观,更新保护和发展的理念,建立水岸时代的城乡资源价值观。

记者:具体到个体案例,比如和深圳最近的东莞,其滨海新区又该如何融入大湾区发展?其海岸线资源已经基本有产业发展,又该如何打造滨水生活?

朱荣远:东莞的滨海新区在功能定位上一定要和深圳有一个协作发展的关系。按照规划,深圳大空港地区未来重点发展航空服务和高端物流、商务会展和创意服务、科技服务和高端制造三大产业集群。因此,如果东莞滨海新区的规划图纸上也有会展中心,我想那一定是行不通的。东莞的海岸线由于前期利用的问题,往生活化的方向发展难度性高,应该承接深圳海岸线的产业功能的迁移,发展生产服务,比如蛇口港的一些散货,就可以转移到东莞。在生活服务这一块,应该利用东莞丰富的东江水系。东江水系和西江、北江一样,水网密布,生态环境好,结合乡村振兴,可以打造很好的滨水生活,并能与东莞海岸线的利用形成错位发展,共同推动湾区发展。

“多规合一,系统保护山海生境资源”——以人为本,对广东海岸带进行科学保护与开发

记者:结合广东的湾区发展,对于广东的海岸带保护与开发,您有什么建议?

朱荣远:一、开展海岸资源的建档和综合评估。摸清海洋“家底”非常重要,从类型上来说,海洋资源牵涉到海河、海山、海城和海村等类型,如何用以自然为重、以人文本的综合评价和研究这些海洋资源是一件相当复杂的事情。比如说:评估的标准在哪里?评估的对象是谁?……

二、不断开展高水准的海岸资源规划设计或研究。规划或设计方案中蕴含的文明标准,并不是一次就可以达成共识的,对那些重要地区需要不断地深入设计和研究,以达成广泛的共识,特别是要削减行政权力的引导和决策不当的风险。广东已经出台了《广东省海岸带综合保护与利用总体规划》,这是方向、原则;如何落实规划还是需要不断的研究,如何更好地“入乡随俗”。我认为粤港澳大湾区各城市的用海功能协作是焦点,而粤东和粤西的海岸线利用则重点是制定适地而生的规划标准。

三、要多规合一,系统地保护山海河湖的自然生境资源。未来滨海城市的发展,海域规划与陆域规划一体化是必然的趋势。国务院机构改革成立了自然资源部,有利于系统地梳理山海、湖河资源,实现多规合一。

四、要将科学精神和严谨态度作为设计和决策的基础性前提。我们在做深圳湾公园的时候,就请专业机构对深圳湾做了水动力物理模型,因为水下我们看不见,但是通过测量,通过模型,就可以发现和读懂蕴藏其中的规律,从而指导我们的设计顺势而为。

五、要发动和充分用好民间力量。深圳与海洋生态相关的民间组织力量非常强大,他们发自内心地热爱海洋和自然,像潜爱大鹏、红树林基金会、蓝色海洋、深圳市观鸟协会等这些公益组织,都对深圳的海洋生态发展有积极推动作用。广东的湾区发展借助这些民间力量,为海岸带的保护和开发提供咨询服务。

记者:如果用一句话表达您对规划滨海城市的态度,会是什么?

朱荣远:大自然是主,城市是客,客随主便。

猜你喜欢

深圳湾滨海粤港澳
滨海白首乌
江苏滨海:让农民工吃下定“薪”丸
滨海顶层公寓
深圳湾体育中心
编读往来
首届粤港澳大湾区工艺美术博览会开幕
摁下粤港澳大湾区“加速键”
马光远 下一个30年看粤港澳大湾区
滨海,中国航天再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