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江歌悲剧中的所有人都需要走出来

2018-05-02刘远举

时代人物 2017年6期
关键词:刘鑫旁观者受害人

刘远举

围绕留学生江歌之死,江歌之母与刘鑫之间的冲突,是一个极沉重又复杂的话题。

凶杀惨剧发生之时,刘鑫因为害怕没敢开门,这一点,虽然无最终结论,但基本可以认定。出于对^.性的考量,刘鑫不敢开门,这一点被很多人接受。不过,令他们愤怒的是刘鑫此后的表现——她拒绝与江母见面。仍旧如常生活。

网上有流传帖子,谈如何和车祸中的受害人接触。其中很重要的一个角度就是,不要直接与受害人接触,拒绝垫付,让自己的保险公司去谈。这个帖子被很多人视为一个专业的方式以传播。但换一个场景,中国传统的人情世故与现代法律的专业方式之间的落差,成为刘鑫背负的另一桩错。

刘鑫不是凶手。但江歌因她而死。刘鑫欠下情理、道义之债,不仅公众这么认定,内心深处,刘鑫恐怕也是如此认定。正因为有如此想法,她才无法面对。更何况,因害怕未能施救,所欠更是重如山,深似海。如此重負,未能亲历之人,未必能够感同身受。重压之下。刘鑫撒谎了。这一点,很多人还是可以理解。

然而,谎言形成了路径依赖,一个谎必然要另一个谎来圆;一次自私与懦弱,需要用更多的自私与懦弱去掩盖。

此时,刘鑫已经很难回头了。

刘鑫不想接受这个自己深陷道德枷锁的事实,却又想着复归岁月静好的生活。在面对承担沉重的道德包袱与忘掉现实之间的选择时。刘鑫错误很大。她没有勇气,没有道德感。去打破第一个为逃避道义责任所产生的谎言形成的路径依赖。她用谎言欺骗她人、她用谎言麻醉自己,她自私的试图回到原本平静的生活。所谓“做头发”“发照片”无非都是一种回到原本生活的象征。所以。她更不愿意见死去闺蜜的母亲。甚至,恶语相向,觉得她打扰了自己生活。此次刘鑫接受在镜头前面对江歌母亲,一方面是仍然做这种努力,想让事情尽快过去,但也体现出一定的担当。但是,并未让旁观者满意。

◎日本媒体报道江歌案

必须承认的是,真正面对沉重的选择,能有勇气比她做得更好的人,可能并不多。

为何诸多新闻之中,被救之人要回避遇难的恩人家属?为何避免与受害人接触,会是现代的专业操作方式?不过,这时,已经没有多少旁观者愿意体察这一点,愿意原谅她了。

与此同时,江歌妈妈,婚姻不幸,要强独立,与女儿相依为命,女儿就是天,如今,天塌了。悲痛、拒绝现实、然后变为愤怒。陈世峰身陷囹圄,她无法手撕仇人。愤怒移情到刘鑫身上,转移为对刘鑫的怨恨。她选择了不原谅与斗争。她要收集签名送杀害女儿的凶手上死刑台;她—定要逼刘鑫出来,逼她承认欠下天大的恩情。甚至不惜违法,公布刘鑫与家庭的个人信息,愤怒的网络人肉,立刻席卷而至。

此时,恩渐断,仇渐生。两个悲剧中的人,都无法回头,但是,宇宙很大,生活更大,悲剧中的所有人都需要走出来,都要继续生活下去。

猜你喜欢

刘鑫旁观者受害人
大型商业综合体消防监督管理问题探析
猎狼
漂亮的外婆
网络欺负中旁观者的研究评述
悔棋
家庭暴力案件中,刑事附带民事判决没有对受害人进行赔偿的部分,受害人能否另行提起民事诉讼?
问责乏力冤案变悬案?
刘鑫、叶满波、刘颖空间设计作品
说局
说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