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药指导对社区冠心病患者疗效的作用研究

2018-05-02王新海

关键词:服药依从性冠心病

王新海

(山东省滨州市博兴县博昌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山东 滨州 256500)

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表现症状主要为心绞痛,是由于心肌发生暂时性急剧的缺血、缺氧情况,从而导致的一系列综合征,阵发性的心前区剧痛为临床主要表现,容易造成患者发生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严重并发症,甚至有发生猝死的可能[2]。冠心病患者日常用药对疾病的控制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研究分析用药指导对社区冠心病患者疗效的作用,采用数字随机法将社区接诊的冠心病患者150例分成两组,现将研究资料整理并作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采用数字随机法将2016年1月~2017年6月社区接诊的冠心病患者150例分成两组,每组75例,观察组男43例,女32例;年龄38~75岁,平均年龄(56.4±4.7)岁;病程1~8年,平均病程(4.12±0.24)年。对照组男40例,女35例;年龄38~74岁,平均年龄(56.7±4.8)岁;病程1~11年,平均病程(4.29±0.78)年。收集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两组患者接受诊疗后,实施同样的药物治疗,对照组按照医生处方进行取药,对其进行药物使用方法、用量、注意事项,定期复查等沟通,对于疑问全面解答。

观察组患者实施用药指导干预:首先对患者的资料进行全面的收集整理,建立个人档案,包括基本信息,病程,药物使用名称,使用剂量等;同时对联系方式,家庭关系,家庭联系方式等进行登记,方便日后的家访。用药干预指导主要包括社区集体集中相关讲座和一对一家访两种形式,社区集体讲座,安排统一时间,初期每周一次,开展一个月后调整2周一次,讲座包括疾病的发生、发展等相关情况;为患者讲解各类药物的效果、用法与用量,告知服药禁忌与副作用,关注患者用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早采取处理措施;指导患者合理饮食,特别是伴有高血脂、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患者,同时还有药物的成分,治疗机制,药理作用,用药的事件、剂量,药物使用后注意事项,应急措施等。发放相关指导资料,方便患者日常学习。

家访部分通过上门的形式,对患者的家庭关系,社会情况,用药情况,对患者的用药剂量、时间等全面了解。冠心病患者症状反复,患者长期受到疾病的消耗,加上担心心绞痛发作,病情进展,危及生命,容易产生焦虑、暴躁、紧张、恐惧等负面情绪,对药物治疗的依从性一般较低,工作人员应对遵医嘱使用的重要性进行讲解;同时部分患者存在疾病症状加重或减轻随意改动使用剂量的情况,药物的使用剂量是由相关指标的,不能自觉症状改善,降低药物使用剂量,容易发生意外情况;工作人员对于患者的表达与诉求,应耐心倾听,并对提出的疑问全面解答。家访期间最好有家属共同参与,做好患者日常用药的监督,提醒患者用药以及监测患者病情的变化。对于部分无法到家进行家访患者,可以通过电话、视频等方式对患者进行用药指导。患者应定期复查,身体状况如有异常应及时就医。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进行半年的跟踪随访,比较不同时间段患者用药依从性评分变化情况以及疗效。

1.4 判定标准

依从性判定:用药依从性采用morisky量表:①是否有忘记服药的情况;②是否有不按医嘱用法用量服药的情况;③自觉症状改善时,是否私自停止用药;④自觉症状加重情况下,是否私自加大药量或停药。以上4各问题,全部为否,判定依从性较好;以上4各问题中有1~4个是,判定依从性差。

治疗效果判定:患者心绞痛发作完全小时或者基本消失,改善等级为Ⅱ级以及以上,判定为显效;患者心绞痛发作次数明显减少,改善等级为Ⅰ级,判定为有效;患者临床症状无改善甚至加重,判定为无效。

1.5 统计学方法

本文研究所得数据资料采用SPSS 16.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以例数(n),百分数(%)表示,行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不同时间段服药依从性情况调查比较

实施用药指导干预前,两组患者的服药依从性情况比较基本相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用药指导干预后,两组患者的用药依从性较干预前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不同时间段服药依从性情况调查比较 [n(%)]

2.2 两组患者疗效比较

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达到94.67%(71/75),较比对照组80%(60/75)的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疗效比较

3 讨 论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人数逐年增长,并呈现年轻化趋势,严重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状况。冠心病是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引发的心脏病,机体的氧自由基的清除功能下降同时产生量过多,从而导致抗氧化与氧化的平衡关系被打破,并出现一些列的炎性反应[3]。本次研究中实施用药指导干预,通过工作人员不同形式向患者讲解药物相关情况,使患者有深入的认知,提高药物使用依从性;同时积极与家属沟通,做好家庭方面的支持,排除患者的后顾之忧,可以安心接受治疗与护理[3]。

本次研究结果充分说明用药指导对社区冠心病患者有效提高患者对药物的认知,用药严格遵医嘱使用,依从性有效的提高,治疗效果也显著提高,值得推广使用。

[1]魏明霞,麦春蕾,魏豪娜,等.个性化教育干预提高老年冠心病患者家庭用药安全性的研究[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0,16(21):2481-2484.

[2]艾买提江·阿不都克力木.冠心病患者危险因素分析及用药对策[J].求医问药(学术版),2012,10(6):662-663.

[3]林振礼.开展药物咨询提高病人用药依从性的研究[J].中国基层医药,2009,16(1):27-28.

[4]王亦存.药学指导对糖尿病患者用药依从性的影响[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14,14(1):84-86.

[5]杨 亚,戴新娟,徐中芹.冠心病住院患者护理结局及指标的类目研究[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5,31(15):1093-1096.

猜你喜欢

服药依从性冠心病
中老年人服药切记4不要
冠心病心绞痛应用中医辨证治疗的效果观察
应用PDCA循环法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对医院感染的影响
sST2水平与冠心病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饭前服药和空腹服药不是一回事儿
ADAMTs-1、 CF6、 CARP在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中的意义
计划行为理论在药物依从性方面的应用
中药药学服务对患者依从性的干预作用研究
警惕服药期间的饮食禁忌
服药坏习惯,您能占几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