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宝石CT能谱成像在鉴别甲状腺良恶性结节中的应用价值

2018-04-28驻马店市中医院放射科河南463000

现代医药卫生 2018年8期
关键词:能谱斜率恶性

孟 欢(驻马店市中医院放射科,河南463000)

甲状腺结节是多种甲状腺疾病的临床表现,在临床上较为常见,甲状腺结节的发病率可高达50%,尤其好发于女性[1]。临床上主要通过触诊和超声检查发现,主要有甲状腺癌、甲状腺腺瘤、结节性甲状腺肿3种临床病理类型,但由于良恶性结节在超声表现中多有重叠,因此,对其良恶性的判断受到一定影响。有报道显示,恶性甲状腺结节术前误诊率可高达40%~70%,而对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判断对临床手术方式的选择、临床疗效及预后的评估具有重要意义[2]。宝石CT能谱成像(GSI)通过单能量成像及物质分离等方式客观地反映组织内物质含量、原子序数等,可以鉴别甲状腺结节的性质。本研究通过GSI对甲状腺结节的良恶性进行分析,旨在了解其鉴别甲状腺结节性质的诊断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本院收治的62例甲状腺结节患者,所有患者入院后均进行GSI检查,并经手术病理证实为甲状腺结节,其中男26例,女36 例;年龄 19~73 岁,平均(49.3±7.1)岁;将确诊为良性结节的38例患者纳入A组,检查出48个良性结节,其中单纯性甲状腺肿39个,甲状腺良性腺瘤9个;确诊为恶性结节的24例患者纳入B组,检查出33个恶性结节,其中乳头状癌30个,滤泡状癌2个,未分化癌1个。本研究通过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所有患者均自愿参与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1.2.1 检查方法 对所有患者采用美国GE Discovery CT750 HD宝石CT进行检查,患者取仰卧位扫描颈部,扫描模式为:电压为高、低能量(140、80 kVp),0.5 ms切换,自动电流,机架转速为每周0.8 s,层间距、层厚均为5 mm,螺距0.984∶1,自下颌部依次扫描至纵隔上部,视野为10 cm×10 cm。平扫30 s后开始增强扫描,参数保持一致,采用320 mg/mL的非离子型造影剂碘佛醇,高压注射至静脉,流速为3~4 mL/s,剂量为1.0 mL/kg,分别于注射后25、55 s时扫描获得动脉及静脉期增强图像。采用标准算法重建能量图像和单光子图像,层间距、层厚均为1.25 mm。重建图像后传送至工作站,并采用GSI Viewer软件进行观察处理。

1.2.2 图像处理 选取单能量及碘基图中肿瘤最大层面,避开坏死、钙化、血管和锁骨造成的伪影,采用感兴趣区域(ROI)技术分别获得平扫、动脉期、静脉期2/3的病灶面积为ROI,重复测量3次组织内碘浓度后取平均值,计算动脉期与静脉期标准化碘浓度比值(NIC),NIC=ROI碘浓度/同期相同层的颈动脉碘浓度;根据ROI组织40~140管电压(keV)范围内的能量衰减曲线,计算不同期相的能谱衰减曲线斜率:曲线衰减斜率=(HU60 keV−HU120 keV)/60[3]。衰减曲线斜率绝对值越大,衰减曲线下降的幅度越大,而keV值越大,病灶相应的CT值越小,即单能keV值与病灶相应的CT值呈性相关,相邻keV相应的CT值差异越小,能谱衰减曲线降低幅度越小。对比观察两组患者在平扫及增强时不同期相的碘浓度、NIC、曲线斜率。

1.3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21.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不同期相碘浓度比较 A组患者平扫期、动脉期、静脉期的碘浓度均明显高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不同期相碘浓度比较(±s,mg/mL)

表1 两组患者不同期相碘浓度比较(±s,mg/mL)

注:−表示无此项

组别 n A组 38 B组 24 t −P −静脉期28.73±9.62 15.71±6.32 20.425<0.05平扫期11.31±3.26 6.58±2.31 15.261<0.05动脉期15.84±5.19 7.46±2.15 17.357<0.05

2.2 两组患者不同期相NIC比较 A组患者动脉期及静脉期的NIC均明显高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2。

表2 两组患者不同期相NIC比较(±s)

表2 两组患者不同期相NIC比较(±s)

注:−表示无此项

组别 n A组 38 B组 24 t−P−静脉期0.83±0.09 0.41±0.02 11.447<0.05动脉期0.58±0.11 0.34±0.06 8.156<0.05

2.3 两组患者不同期相能谱曲线斜率比较 A组患者不同期相能谱衰减曲线斜率的绝对值明显高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不同期相能谱曲线斜率比较(±s)

表3 两组患者不同期相能谱曲线斜率比较(±s)

注:−表示无此项

组别 n A组 38 B组 24 t −P −静脉期−3.11±0.62−2.18±0.34 7.176<0.05平扫期−0.85±0.11−0.47±0.05 11.225<0.05动脉期−4.36±0.52−2.79±0.47 8.923<0.05

3 讨 论

甲状腺是人体中密度最高的软组织,其含碘量的高低决定了相应CT值,目前临床上使用CT可对结节内钙化情况、气管受累、突破包膜、淋巴结肿大等恶性肿瘤相关表现进行鉴别[4],由于常规CT检查结果基于kVp的混合能量成像,CT值存在一定偏差,同时无法重复反映组织自身X射线的衰减特性,使碘浓度的换算也具有较大的偏差,从而影响定量准确性[5]。GSI通过不同能量谱造成的人体对X射线吸收作用的不同,反映出不同的CT值,根据X射线衰减的改变可对被测物体的物质进行定量和鉴别[6]。对于水、碘等不同物质对X射线的吸收比例有所差异,从而得出不同的图像,如碘基图对碘沉积较为敏感,可用碘浓度表示组织密度。因此有利于甲状腺组织的定量分析,可以有效地判定甲状腺结节[7]。

本研究中,甲状腺恶性结节在平扫期、动脉期及静脉期的碘浓度、碘浓度比率均明显低于甲状腺良性结节,其原因可能与恶性病变下甲状腺滤泡细胞被癌细胞或纤维结缔组织取代有关。由于癌细胞在正常组织细胞对碘摄入能力的差异性[8],导致碘浓度降低,而良性结节中仍有部分滤泡细胞具有摄碘功能,具有较高水平的碘浓度,此结果与国内部分研究结果一致[9]。有研究表明,随着血供变化碘浓度也发生改变,而水浓度在不同期相、不同病变性质之间的差异不明显,可视为水保持恒定,从而可以更好地通过碘浓度改变评估甲状腺结节的性质[10]。单能量CT值的变化曲线即为能谱曲线,其衰减曲线特征性较少,能谱曲线可在一定范围内通过曲线斜率进行定量。有研究结果显示,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能谱曲线均为下降型,不同病理类型的能谱曲线变化结果相似,考虑恶性结节患者主要是由于体内的正常滤泡被癌细胞代替,碘的摄入减少,但由于癌组织乳头分支及乳头分支中的纤维血管间质较为丰富,导致其变化趋势降低,从而反映能谱曲线斜率下降[11]。但不同期相恶性结节的曲线斜率的绝对值均明显低于良性结节,静脉期能谱曲线斜率的差异较其他时期缩小,可能是因为不同性质病变组织的血管分布有所差异,以及血管壁通透性不同,摄取的碘在组织间隙滞留,造成不同时相清除速率的差异[12]。GSI根据碘浓度、碘浓度比率及能谱曲线斜率的差异对甲状腺结节的性质进行鉴别,具有客观准确的依据,在术前评估甲状腺结节性质具有较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综上所述,GSI检查在甲状腺结节的碘含量、碘浓度比率、能谱曲线斜率等方面的差异性,为临床上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鉴别诊断提供了更有参考价值的方法,但本研究样本数量过少,可通过扩大样本量对GSI鉴别良恶性甲状腺结节的可靠性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1]吴红彦,唐芳,刘玉倩,等.甲状腺结节的流行病学研究进展[J].预防医学论坛,2017,23(1):77⁃79.

[2]穆红,许华宇,荣阳,等.甲状腺结节性病变的CT诊断价值与鉴别诊断意义[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26):119⁃120.

[3]金梅,刘力,林奕军,等.双源CT碘图与能谱曲线技术在甲状腺结节鉴别诊断中的应用[J].医学影像学杂志,2016,26(12):2203⁃2207.

[4]李文,熊波,于昭,等.宝石CT能谱成像对甲状腺结节良恶性鉴别价值的分析[J].实用医技杂志,2017,24(5):472⁃475.

[5]李进叶,宋歌声,宋吉清,等.宝石能谱CT与常规超声对甲状腺结节良恶性诊断价值的对照分析[J].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2016,54(3):81⁃86.

[6]李琳,罗德红,赵燕风,等.不同病理类型甲状腺恶性肿瘤的能谱参数初步研究[J].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2017,40(1):14⁃18.

[7]连永伟,林裕霖,黄送.宝石能谱CT在甲状腺结节诊断中的价值[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26(4):898⁃899.

[8]苏宇.宝石CT能谱成像在甲状腺良恶性结节方面的研究[J].中国肿瘤外科杂志,2015,7(1):33⁃35.

[9]贾永军,张志远,潘自兵,等.CT能谱成像对常见甲状腺结节良恶性鉴别价值的初步研究[J].实用放射学杂志,2014,30(3):152⁃153.

[10]薛龙梅,潘自兵,张志远,等.CT能谱成像在鉴别甲状腺良恶性结节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2014,22(12):908⁃911.

[11]杨创勃,牛四强,贾永军,等.基于支持向量机的甲状腺结节能谱研究[J].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2015,26(3):231⁃234.

[12]佟晶,李松柏.甲状腺结节的能谱CT研究[J].放射学实践,2015,30(6):694⁃695.

猜你喜欢

能谱斜率恶性
能谱CT在术前预测胰腺癌淋巴结转移的价值
恶性胸膜间皮瘤、肺鳞癌重复癌一例
椭圆中关联斜率的一个优美性质
物理图像斜率的变化探讨
卵巢恶性Brenner瘤CT表现3例
CT能谱成像在鉴别肾上腺意外瘤:乏脂性腺瘤及嗜铬细胞瘤中的价值
能谱CT对肺内占位良恶性鉴别及诊断价值
求斜率型分式的取值范围
24例恶性间皮瘤临床分析
宝石能谱CT在肾脏结节检查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