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师”是一份什么样的职业?

2018-04-27于小养

课堂内外(高中版) 2018年3期
关键词:教条杜威马修

于小养

每个人在学生时代都会遇到不同的老师,每个人也都曾在心里给不同的老师下定义——这个是“好老师”,那个是“坏老师”,而“好坏”又是如何定义的呢?

对我来说,“好老师”的定义并非三两句话就能说清楚的,关键的一点在于:“好老师”一定有一颗柔软的心。《放牛班的春天》里的马修老师就有一颗柔软的心。他原本是音乐家,后来郁郁不得志,做了音乐老师。他走上讲台,有些郁郁寡欢,但音乐家的属性,促使他敏锐地感受学生们内心的渴望。不同于校长高压、残暴的教育理念,马修认为,学生们可以有自己的选择。他知道,所谓“问题学生”的问题,并不是出自学生本身,往往根源在于“成人的世界”。他始终选择站在学生这边,所以,在影片最后,他虽然不被世俗的教条所认同,但是他尊重学生的本性使他得到了孩子们的热爱。对于他这样的教师来说,学生的认同是职业生涯最大的回报和成就。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老师在一开始就选择了成为老师的。马修如此,电影《摇滚学校》中的杜威也是如此。这个有着摇滚梦想的无业中年,因缘际会进入了学校。最开始,他只想随便混混日子,拿到钱就好,直到他发现了一名极其有音乐天赋的学生,才灵光一现,决定教孩子们摇滚。因为爱才,杜威被激发出了“教师”的责任心与激情。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学生和老师是互相成就的。一名有责任心、耐心、同理心的老师必定因学生的存在而激发自己的热情,杜威就是因为这份热情成为了学生们眼里的“好老师”,最后又因为学生的认同而爱上了这份职业。

如果不爱自己的职业,自然无法从职业中获得成就感。但若为了获得成就感而采取极端的手段,學生们便有可能成为“实验”下的牺牲者。

弗莱彻是一个奉行“严师出高徒”的人。在他的理念中,学生做得不好就活该被打骂。不仅如此,他还会用眼神、行为震慑住学生。他认为,只有在这样的极端教育下,孩子们才能成才!是的,他教出来的学生是很厉害,但心理早已扭曲,不知道这个世界的美好为何物。这就是《爆裂鼓手》为我们呈现的传统教育模式,虽然夸张,却已经足够让人反思。

很多人提起教师,总会联想到神圣、崇高。但是,并非所有人都把教师当成一份神圣的职业,相反,有些人只是利用这个身份为所欲为。

对于孩子来说,影响他们最重要的人除了父母之外便是老师。有的时候,老师对于学生的影响可以决定学生的一生。“好老师”可以让人成为更好的自己,而为所欲为的老师将毁掉一批人。《浪潮》中的赖纳草率地提出假想独裁实验,他并未确认过这个实验的可行性便在学生中实施。最后,这群学生被彻底洗脑,成为了“纳粹分子”。而人一旦陷入到狂热的集体崇拜后,便离“独立的人”越来越远。

“教师”,应该是一份高危职业了,因为它“一念天堂,一念地狱”。

所以,“教师”究竟是一份什么样的职业?是刻板的、教条的、墨守成规的,还是与众不同、脱离集体、反抗权威的?单纯地用“好坏”来区分?

也许不妥。

老师在讲台上是伟大的,在讲台之外是渺小的。小如我们每一个人,小如一粒尘埃。可宇宙的诞生,便是来自两粒尘埃的相撞。他们的学生,就是他们创造的宇宙。或许,学生的品质,才是评价一名老师,最客观的标尺。

猜你喜欢

教条杜威马修
生日谜语
父亲和岳母的惊天秘密
“教条”已经影响了对暗物质的研究?
让我们摇起橹来
马修曾迷上摄影
刻舟求剑
当代视野下科学认识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
“马克思主义不是教条”
马修的夜晚
从“独白”走向“对话”:杜威研究的历史轨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