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伴肝转移一例

2018-04-27郑星泸秀玲

现代实用医学 2018年3期
关键词:乳头状实性本例

郑星泸,秀玲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SPT),发病率低,极少转移。本院接收1例患者,3年前于本院肿瘤切除手术,现发现肝脏转移,报道如下。

1 病例

患者女,38岁,进食后上腹部饱胀不适,自觉上腹部有肿块。入院行腹部增强CT,提示“右中上腹巨大占位伴胰头受压、胰管扩张;消化道来源间质瘤可能大”;实验室检查血液糖类抗原 125(CA125)+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CA199无异常。患者于2014年3月行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肉眼观察胰头处见有巨大肿块,粘连十二指肠,直径约12 cm;切面部分灰白,部分暗红,实性,切面质软,部分区有包膜。镜下显示肿瘤细胞近圆形,显示轻度异型,核分裂少见,胞质丰富,嗜酸性,肿瘤细胞围绕血管,似乳头结构(图1),远离血管处肿瘤细胞变性。免疫组化:PR、Vimentin、-catenin(图 2)、CD56、Syn、CD10 均阳性,CK7、ER、CK20、CD117、CD34、EMA、WT-1、CgA均阴性,Ki-67约5%阳性。经过本院病理科及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病理科一致诊断为(胰头)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随访3年,增强CT显示肝内多发类圆形低密度影,最大者位于Ⅷ段径约 60 mm,呈囊实性。实验室检查CA125+CEA+A199均无异常。患者于2017年7月行超声引导下右肝占位穿刺活检。镜下显示肿瘤细胞一致,偏小,温和,可见核内包含体和透明小体;免疫组化CD10、Syn、-catenin强阳性,CK灶区弱阳性,最后结果诊断为(肝穿刺标本)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转移。

图1 肿瘤异型较小,胞质嗜酸性,肿瘤细胞围绕血管,似乳头结构(HE,×100)

图2 肿瘤细胞核浆弥漫表达 -catenin(Eli-Vision,×200)

2 讨论

SPT占胰腺原发肿瘤的1%~2%,主要见于年轻女性,本例即为年轻女性。患者难以发现肿瘤,大部分患者CA125、CEA及CA199均正常,本例不管是在术前还是此次肝转移后,CA125、CEA及CA199均未出现升高现象,实验室检查意义不大。增强CT检查意义重大[1],可发现SPT的影像学特征。李阔等[2]一组SPT的CT分析,表现为位于胰腺包膜完整的膨胀性生长的低密度包块;内部表现为囊实混合密度;增强后病灶强化低于周围组织且分界清,囊性部分无强化。

SPT大体上肿块界限较清楚,直径常常可达10cm;本例肿瘤直径达到12cm。黄褐色到红褐色,多质脆,较软,有些亦可有明显的纤维化和囊变区。光镜下SPT的基本结构为细胞丰富的实性巢,其间有丰富的小血管。远离血管的细胞出现退变,而小血管周的多层细胞围绕小血管形成所谓的假乳头状排列,细胞核浆比较一致,常有纵沟,胞浆中等,嗜酸性,典型的瘤细胞浆内可见嗜酸性透明小滴。粗大的纤维血管轴心常呈明显的黏液变性,这也是诊断的一个重要特征。

SPT有独特的免疫组化特点。神经内分泌标志物(Syn、CD56)呈阳性表达,说明具有神经内分泌分化倾向,但特异性最好的神经内分泌标记物CgA总是阴性的[3]。有研究表明SPT的发生与激活 -catenin基因突变有关,故免疫组化表现为细胞核浆 -catenin染色阳性;PR、Vimentin、和 CD10 常呈阳性,1-抗胰蛋白酶局灶可阳性表达,PAS特殊染色透明小滴阳性,角蛋白(CAM5.2和AE1/AE3)表达缺失或局灶弱表达,CEA、CA199 通常为阴性[4]。

SPT淋巴结转移未见报道,偶见肝转移,可能通过肠系膜上静脉和门静脉转移到肝脏[5]。本例患者术后3年出现肝转移。Law等[6]分析了1961—2012年收治的2 744例接受手术治疗的SPT患者资料,发现4.4%(86例)的患者出现复发,复发的中位时间为50.5个月,然而即便是恶性的SPT患者病死率亦不到1.5%。

SPT需要与以下疾病进行鉴别诊断:(1)胰腺内分泌肿瘤。小圆形一致的细胞,伴有细胡椒盐样染色质,小梁状,腺泡状以及实性结构,缺少退行性改变和假乳头状结构,CK及CgA可以阳性表达,Vimentin、-catenin 阴性。(2)胰母细胞瘤。通常发生在年幼儿童,腺泡结构伴有鳞状小体,缺少假乳头状结构,可以有软骨样或骨样组织成分。(3)腺泡细胞癌。界限不清的结节或多囊性肿块,小梁状或腺泡状结构,但没有假乳头状区域,1-抗胰蛋白酶阳性,CK阳性,Vimentin阴性,神经内分泌均不表达。

手术是SPT的首选治疗方法,具体术式取决于肿瘤的部位、大小、是否有邻近侵犯及远处转移等。大多肿瘤完整切除,预后多较好[7-8]。在完整切除肿瘤的同时应尽可能地保留正常组织,从而保存胰腺内外分泌功能及消化道的完整性,减少手术并发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对于合并肝转移的患者,可在切除原发灶的同时,行解剖性或不规则性肝脏切除术或肝脏肿瘤射频术。即使患者已经出现局部侵犯或远处转移,在接受手术治疗后仍能获得良好的预后[9-10]。Sumida等[11]报道1例行肝移植治疗多发肝转移的SPT患者,2年随访期间未见复发及转移,预后较好。

有研究表明,直径≤5 cm的SPT其预后好于直径>5 cm的SPT,特别是在无瘤生存方面,肿瘤直径越大,其术后复发或转移的风险越大[12]。本例原发肿瘤达12 cm,应视为高风险案例。总之,SPT缺乏特异性临床特征及实验室检查方法,增强CT检查诊断意义较大,确诊需靠病理诊断。

参考文献:

[1] 高春涛,赵天锁,郝继辉.50例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临床诊治分析[J].中国肿瘤临床,2017,44(4):173-176.

[2] 李阔,盛伟伟,周建平,等.CT对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临床诊断价值:26例病例报告[J].中国医科大学学报,2017,44(4):375-378.

[3] 刘彤华.诊断病理学[M].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366-367.

[4] 杨含,李宁,邓文英,等.胰腺实性假乳头状肿瘤的临床特征手术策略及预后[J].中华肿瘤杂志,2017,39(3):211-215.

[5] Reddy S,Wolfgang CL.Solid pseudopapillary neoplasms of the pancreas[J].Adv Surg,2009,43(1):269-282.

[6]Law JK,Ahmed A,Singh VK,et al.A systematic review of solid pseudopapillary neoplasms:are these rare lesions[J].Pancereas,2014,43(3):331-337.

[7] 宋禾,董明,周建平,等.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临床诊治分析[J].中华普通外科志,2016,31(1):1-3.

[8] Campanile M,Nicolas A,LeBel S,et al.Frantz’s tumor:Is mutilating surgery always justified in young patients[J].Surg Oncol,2011,20(2):121-125.

[9] Kim MJ,Choi SH,et al.Surgical treatment of solid pseudopapillary neoplasms of thepancreasand risk factorsfor malignancy[J].Br JSurg,2014,101(10):1266-1271.

[10]Wang WB,Zhang TP,Sun MQ,etal.Solid pseudopapillary tumor of the pancreas withliver metastasis:Clinical featuresand management[J].Eur JSurg Oncol,2014,40(11):1572-1577.

[11]Sumida W,Kaneko K,Tmnaka T,et al.Liver transplantation for muhiple liver metastases from solid pseudopapillary tumor of the pancreas[J].Pediatr Surg,2007,42(12):27-31.

[12]徐明月,史宪杰,何蕾,等.直径≤5 cm与直径>5 cm的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临床病理特点及预后比较[J].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16,36(6):780-784.

猜你喜欢

乳头状实性本例
胰腺实性浆液性囊腺瘤1例
《思考心电图之176》答案
常规超声及超声造影在囊实性甲状腺结节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1”的加减乘除
视功能分析图例详解
SUMO4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14例临床诊治分析
乳头状汗管囊腺癌一例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CT诊断及鉴别诊断
更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