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无心衰症状的ASCVD老年患者BNP及CRP的监测及临床意义

2018-04-27静,蒋静,刘洋,施勇,盛勇,但

西南国防医药 2018年4期
关键词:心衰心功能动脉

金 静,蒋 静,刘 洋,施 勇,盛 勇,但 刚

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作为心力衰竭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是一类严重危害老年人群身体健康的年龄相关性疾病[1-2]。心衰是几乎所有心血管疾病终末期发展的最后通路,而确诊心衰的患者病死率已经不亚于癌症。早期发现和系统化管理是心力衰竭治疗的最佳选择。因此,早期关注无心衰症状的ASCVD老年患者的心脏功能状况十分重要。本研究检测了临床诊断心功能基本正常的ASCVD老年患者的血浆hs-CRP和BNP水平,并与老年健康人群比较,探讨针对临床心功能基本正常的ASCVD老年患者进行早期CRP和BNP监测的临床意义。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择2016年5月~2017年5月笔者医院老年医疗科住院部或门诊收治的86例ASCVD老年患者为观察组,另以同期在医院体检中心体检的健康老年人88例为对照组。观察组中,男性 65 例,女性 21 例,平均年龄(74.5±12.3)岁,体质量指数(BMI)为(24.7±5.4)kg/m2;基础疾病:陈旧性心肌梗死24例,稳定型心绞痛26例,缺血性脑卒中[含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19例,外周动脉粥样硬化性血管疾病17例。对照组中,男性70例,女性 18 例,平均年龄(73.5±10.5)岁,BMI为(24.2±4.7)kg/m2。两组年龄、性别、BMI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 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年龄≥60岁;病史及相关检查符合ASCVD诊断标准;NYHA心脏功能分级Ⅰ~Ⅱ级。

排除标准:现患细菌性感染疾病及其他明显炎症状态;合并贫血、严重肝功能不全、严重肾脏功能不全;心电图提示有心房纤颤或频发心律失常;恶性肿瘤患者、有内分泌功能的良性肿瘤及接受抗肿瘤治疗者;慢性肺部疾病;严重肥胖(BMI≥32 kg/m2);存在已知可能影响血浆BNP、CRP水平的其他因素或疾病。

观察组符合全部纳入和排除标准;对照组排除以上及其他慢性疾病,体检结论为健康者。观察组ASCVD亚组按照急性冠脉综合征,心肌梗死,稳定或不稳定心绞痛,冠脉或其他血管重建术后,动脉粥样硬化源性卒中或TIA,动脉粥样硬化硬化源性周围动脉疾病分组。

1.2 检测指标 研究对象入组时,抽取空腹静脉血3 ml,分离血浆,采用Beckman Coulter AU58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及配套试剂测定hs-CRP水平,采用Siemens ADVIA Centaur XP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及配套试剂测定BNP水平。

1.3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3.0软件分析数据,计量数据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血浆hs-CRP和BNP水平比较 观察组hs-CRP和BNP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表 1)。

表1 两组血桨hs -CRP和BNP水平比较

2.2 不同疾病患者血浆hs-CRP和BNP水平比较

根据观察组患者的基础疾病情况,将患者进一步分为陈旧性心肌梗死组、稳定型心绞痛组、缺血性脑卒中组、外周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组,各组间hs-CRP及BNP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2。

3 讨论

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不断加剧,ASCVD已成为我国老年人群的常见病及多发病[3]。ASCVD的病理生理机制使其与心力衰竭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成为心衰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2]。心衰是几乎所有心血管疾病发生发展的最后通路,不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而且病死率极高。Roger等[4]的研究显示,确诊心衰的患者,5年病死率达50%。因此,针对ASCVD老年人群心脏功能下降的早发现、早治疗是首选策略。

心衰主要依据临床诊断、实验室和影像学检查结果等综合判断。其中临床诊断依靠医生对患者的问诊和体检、6min步行实验等来综合评估和分级,但容易受到医生和患者的主观因素干扰,而与实际存在偏差。影像学检查由于费用、耗时和早期相关性不足等因素,常仅用于症状明显者。实验室检查主要包括BNP和NT-proBNP,二者的意义类似,因代谢因素后者受肾脏功能影响更明显。在排除某些影响因素之后,BNP是鉴定心衰的一个敏感性指标。在急性状态下,当BNP水平达400 pg/ml以上时,考虑存在急性心衰;低于100 pg/ml时,则考虑心衰的可能性较小;在慢性心衰情况下,BNP低于35 pg/ml是排除慢性心衰转急性心衰的标准[5]。实际临床工作中BNP的检测常常仅用于存在明显心衰患者的治疗指导及病情监测、不明原因急性呼吸困难的鉴别诊断等,少用于无临床表现而存在心衰危险因素的患者。事实上,临床研究发现,BNP在诊断无症状性左心功能不全时,其切点值可能下降至156 pg/ml,远低于 400 pg/ml的标准[6]。

表2 不同疾病患者血桨hs-CRP和BNP水平比较

类似的情况也见于hs-CRP的检测。hs-CRP是机体炎症反应的敏感标志物,作为诊断炎性反应、评估感染程度等的主要指标,常用于急性炎症程度和预后的评估,而少用于“处于正常状态”人群的筛查。实际上,慢性炎症状态往往是ASCVD发生和发展的重要驱动因素,更是心衰发生、发展的重要诱因。血清hs-CRP可灵敏地反映AS斑块炎性刺激及组织损伤程度。针对缺乏明显炎症表现ASCVD人群,其体内的慢性炎症状态易于被忽略。

2011年ACC/AHA心衰指南指出,针对ASCVD的患者应常规进行CRP和BNP检查,以了解患者的心脏功能及心衰程度、危险因素。2017年ACC/AHA心衰指南再次强调了早期监测存在心衰危险因素人群的CRP、BNP及心电图的重要性(Ⅱa类推荐)[5]。

本研究中,观察组均为临床诊断NYHA心功能分级Ⅰ~Ⅱ的患者,这类人群在日常临床工作中通常被认为心脏功能正常。但本研究发现,该类人群的BNP水平已经明显较正常老年人群升高,不仅显著高于35 pg/ml的水平,更接近于相关研究的156 pg/ml。同时,CRP的水平也显示类似的升高趋势。说明这些患者所面临的心衰风险较对照组明显升高。针对此类患者应根据心衰指南进行相应的上游抗心衰治疗,启动个体化早期抗心衰治疗的干预策略,以减少或延迟心衰的发生。心血管医师及社区医师应该对该类患者的心衰风险有足够的认识,不能仅仅看到眼前的“斑块”,而忽略了将来的“心衰”。

综上所述,对于存在心衰风险的ASCVD患者,即使临床心血管评估结论是心功能正常或接近正常,也应进行BNP和CRP的常规随访,从而早期发现已经存在心衰的患者,并针对其基础疾病结合心衰治疗指南进行相应的药物干预,力求早期治疗,达到尽量保护患者心功能的目的。

【参考文献】

[1]Stone NJ,Robinson JG,Lichtenstein AH,et al.2013 ACC/AHA guideline on the treatment of blood cholesterol to reduce atherosclerotic cardiovascular risk in adults:a report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Task Force on Practice Guidelines[J].JAm Coll Cardiol,2014,63(25 pt B):2889-2934.

[2]Smith SC Jr,Benjamin EJ,Bonow RO,et al.AHA/ACCF secondary prevention and risk reduction therapy for patients with coronary and other atherosclerotic vascular disease:2011 update:a guideline from the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and 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 Foundation[J].Circulation,2011,124:2458-2473.

[3]陈伟伟,高润霖,刘力生,等.《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6》概要[J].中国循环杂志,2017,32(6):521-530.

[4]Roger VL,Weston SA,Redfield MM,et al.Trends in heart failure incidence and survival in a community-based population[J].JAMA,2004,292(3):344-350.

[5]Yancy CW,Jessup M,Bozkurt B,et al.2017 ACC/AHA/HFSA Focused Update of the 2013 ACCF/AHA Guideline for the management of heart failure:a report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Task Force on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 and the Heart Failure Society of America[J].JCard Fail,2017,23(8):628-651.

[6]Devecchis R,Esposito C,Ariano C,et al.Possible role of BNP for an early diagnosis of asymptomatic left ventricular dysfunction:a retrospective study[J].Minerva Cardioaniol,2014,62(2):147-159.

猜你喜欢

心衰心功能动脉
胰十二指肠上动脉前支假性动脉瘤1例
国外心衰患者二元关系的研究进展
睡眠质量与心衰风险密切相关
讨论每天短时连续透析治疗慢性肾脏病合并心衰
血浆corin、NEP、BNP与心功能衰竭及左室收缩功能的相关性
双侧腋动脉分支及右侧肱动脉分支变异一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舒张性心功能不全临床观察
单纯吻合指动脉在末节断指再植术中的应用
介入栓塞治疗肾上腺转移癌供血动脉的初步探讨
冠状动脉支架置入后左心功能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