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军队三甲医院临床科室效率评价

2018-04-27杨鸿洋李燕妮龙宪连陈秀丽

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 2018年3期
关键词:内科军队外科

杨鸿洋,冯 鑫,李燕妮,龙宪连,陈秀丽,刘 旭

(1.火箭军总医院医务部,北京 100088;2.火箭军总医院政治部,北京 100088;3.第二军医大学卫生勤务学系卫生勤务学教研室,上海 200433)

国家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国防和军队改革逐步走向深水区,军队医院建设发展面临新的巨大挑战。一方面,分级诊疗、医药分离、公立医院改革等医改措施落地推行,要求军队医院尤其是三甲医院在突出特色、建强专科、打造品牌上有所举措;另一方面,随着军队规模结构优化调整,军队医院作为非战斗机构,在人员、床位上的精简不可逆转[1],发展模式将进一步由扩大数量规模向深挖质量内涵转型,客观上要求军队医院的发展决策,必须在量化数据分析的基础上,合理优化院内有限资源配置,不断提升质量效益。

临床科室效率评价是指对不同科室在投入资源与服务产出上的比较分析。就军队医院而言,其临床科室须投入人力、物力、财力多种资源,实现军事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多种产出,具有“多投入-多产出”指标的显著特点,对效率评价方法提出较高的要求。数据包络分析(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 DEA)作为运筹学、经济学和管理科学的交叉学科,可通过数学规划模型对多个具有相同投入、产出的决策单元(Decision Making Unit, DMU)的相对有效性进行量化评价[2],在医疗机构投入产出效率测算中得到广泛应用。本文以军队某三甲医院临床科室为研究对象,采用DEA方法开展效率评价,为医院学科建设、科室布局的发展决策提供理论支撑。

1 资料与方法

1.1资料来源以军队某三甲医院中相对稳定的临床科室为研究对象。根据DEA方法中投入产出指标数量总数不超过被评价对象数量一半的原则,通过专家咨询、文献回顾的方法,以2016年临床各科室展开床位数、医护人员数(军人及聘用制合同人员)作为投入指标,门诊人次、出院人次、手术人次(仅外科组)作为产出指标(根据《军队医疗岗位绩效考核办法》,在产出指标统计中,军人医疗服务量按对外医疗服务量的2倍统计),按照内科、外科分组分别评价科室相对效率。上述指标统计数据由医院质量控制科、人力资源部等分别通过医院信息系统抓取。

1.2评价方法常用的DEA模型包括CCR模型、BCC模型、C2WH模型、柯布道格拉斯模型等[3]。基于“规模报酬可变”(Variable Return to Scale, VRS)假设的BCC模型,可在判断各DMU技术和规模两方面是否同时有效的基础上,测算评价对象在现有规模下的纯技术效率(Pure-Technical Efficiency, PTE),得出相对无效科室的投入冗余值与产出不足值。同时,考虑到军队医院临床科室在人员聘用、床位规模等生产要素投入上受到客观限制的实际,本研究采用以产出为导向(测量在投入不变的条件下可按比例增加多少产出)的BCC模型开展实证研究,通过数据包络分析程序DEAP 2.1进行计算。

2 结 果

2.1综合效率评价2016年度该医院内科、外科科室综合效率评价结果显示(表1、表2),其中,内科组的I6、I7、I8三个科室,以及外科组的S2、S4、S7、S8、S9、S10六个科室的综合效率为1,即同时实现技术有效和规模有效,DEA有效的比率分别为37.5%和40%。这些科室代表各自组内最佳的决策单元,构成各自组内的生产前沿面。其余科室综合效率小于1,体现为未能同时达到技术有效和规模有效,存在投入过剩或产出不足的技术问题,或存在现有规模偏大或偏小的问题。

2.2DEA无效科室的投影分析运用BCC模型,根据被评价对象在生产前沿面上的“投影”,可测算各科室各项投入产出指标实际值与理论目标值之间的差距,从而为有效改进提供明确的标准。该院内科、外科科室投影分析结果显示(表3、表4),未达到技术有效的科室,均存在产出不足或投入冗余,投影分析结果具体给出各科室通过技术上改进后可达到的目标。

表1 内科科室综合效率评价结果

表2 外科科室综合效率评价结果

表3 内科科室投影分析结果

表4 外科科室投影分析结果

3 讨 论

3.1数据包络分析结果与实际情况基本相符根据本次研究分析结果,内科科室中DEA有效的是I6、I7、I8三个科室,综合效率较低的是I1科室;外科科室中DEA有效的是S2、S4、S7、S8、S9、S10六个科室,综合效率较低的是S3、S5、S6三个科室。这一结果与医院医务管理部门日常工作中的判断基本符合。

3.2量化数据分析为科学决策提供理论支撑临床科室效率评价具有“多投入-多产出”指标的显著特点,而DEA方法不用借助回归函数,同时不要求对投入和产出指标赋予权重,避免权重分配时评价者主观判断对评价结果的影响。分析结果能够为临床科室发展的决策提供更为明确的参考依据,如外科科室S3规模效率尚可,纯技术效率较低,应将提升科室管理、业务能力和技术水平等作为改进科室效率的重点,通过打造品牌技术吸引患者,以保持市场份额,更好地完成军民融合任务;而外科科室S11技术有效,但规模效率偏低且处于规模报酬递减状态,提示可考虑适度压缩科室规模,以获得更高的投入产出效率。

3.3军队医院临床科室发展与使命任务结合数据包络分析虽然提供较为客观的量化分析结果,但这一结果是基于同一组参与比较的临床科室所获得的相对效率,在实际运用中还应注意考虑各科室的发展阶段、人员构成、专业特点、病种情况等影响因素[4]。同时,在医改、军改大背景下,军队医院既要注重提升效益,更要将工作重心进一步向“为兵服务”聚焦。临床科室的建设一方面应当参考科学评价的依据,另一方面必须更加突出“姓军为兵”的根本使命。如该医院I1、S3、S5、S6等科室的综合效率处于较低水平,但均为卫勤保障能力建设发展的核心科室。这提示军事医学学科建设亟待加强,要求医院在未来建设发展中应注重将保障打赢与服务百姓的目标更好地有机结合[5],在科室之间优化资源配置,加大各方面政策支持力度,不断建强军事医学学科,确保军队医院改革目标的有效落实。

【参考文献】

[1] 刘晓明. 改革形势下军队医院发展策略[J]. 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 2017, 24(3):208-209.

[2] 魏权龄. 数据包络分析(DEA)[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6:9-10.

[3] 谢娟, 马亚楠, 赵颖,等. 数据包络分析法在医院临床科室相对效率评价中的应用[J]. 中国卫生统计, 2010, 27(1):88-89.

[4] 谢世堂, 戴力辉, 张梦平,等. 数据包络分析在临床科室绩效管理中的应用[J]. 中国医院管理, 2014, 34(10):46-48.

[5] 陈友东, 孙昕, 何秀芝. 基于DEA模型分析某军队医院临床科室运行效率[J]. 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 2016, 23(2):158-160.

猜你喜欢

内科军队外科
呼吸内科治疗慢性咳嗽的临床治疗体会
肩肘外科进展与展望
军队的4月1日
军队组织形态解读
《腹腔镜外科杂志》征稿、征订启事
《腹腔镜外科杂志》征稿、征订启事
急诊消化内科上消化道出血治疗
扁平足的外科治疗进展
PBL教学法在中医内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PBL与CTM在中医内科教学中联合应用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