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中国变形神话及其文化价值

2018-04-25林佳锐

青年时代 2018年7期
关键词:文化价值伦理生命

林佳锐

摘 要:中国古代的神话丰富多彩,而变形神话是最具代表性的题材。本文以《山海经》中的神话为例,从内涵剖析、中西对比、古今关系、点面结合等角度,尝试探究变形神话及其文化意蕴。变形神话中蕴含着先民对于生命长存的永恒追求,对于伦理道德的朴素认知,而此類神话也为赋予后世源源不断的精神养料。

关键词:变形神话;文化价值;生命;伦理

一、简要概述变形神话

欲言变形神话,我们得先了解,何为神话。神话,虽说大部分诞生于“人类的童年时期”,但却是原始人类的综合意识形态的集中反映,既包含先民对世界的认识和解释,也涵盖了百科全书式的知识体系,更是真挚愿望的朴素表达。

而德国著名哲学家卡西尔,在其著作《人论》中提出“如果神话世界有什么典型特点和突出特征的话,如果它有什么支配它的法则的话,那就是变形的法则。”

“变形”,一般学术讨论上也称之为“变化”,正如美国著名学者斯蒂·汤普森在《民俗、神话和传说标准大辞典》中阐述:“一个人,一个动物或物体,改变了自身的形状并以另一种新的形状出现,我们称之为变形。”那么,借此概念,变形神话就是那些讲述人或各种动、植物以及无生物的形体发生变化的神话。

人在自身生存的现实世界中,永远不会超越其天生的特定形体和时空的界限,但人类凭借内心深处的突破限制的强烈欲望和智慧的幻想,克服了形体上的束缚,以弥补现实的不足,变形神话就应运而生。

而在中国的古代神话典籍中,《山海经》无疑是变形神话的聚集之地,也使这部作品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我们耳熟能详的夸父逐日、精卫填海的神话故事,便都是典型的变形神话。中国的变形神话不仅解释了生命与死亡的问题,表达了原始初民对此的思考与追求,而且发挥了原始的智慧,以充分自由的想象将先民的感受和需求用象征的形式表达出来。

二、变形神话蕴含的文化意义

变形神话内蕴丰富,从文化意义的角度而言,主要体现为原始初民对于生命意识的思考以及朴素的道德伦理的构建。

(一)变形神话蕴含的生命意识

一是物我混同,万物有灵。原始初民用他们无穷的幻想和智慧,创造出了一个诡异神秘、生机勃勃的神话世界。在原始先民的观念中,人和万物都是茫茫世界中的一份子,二者的区别只是在于形体的不同。人和万物的生命在本质上是相同的,所经历的过程亦是一致的。而通过种种方式,人可以转化为万物,万物也可转化为人,人和万物是相通的。

变形神话传达的物我混同的这一观念,深刻体现了原始先民对自然的尊敬与对万物的平等。而从另一层面讲,这也是变形神话能够出现、发展的前提。若没有物我近乎等同的观念支撑,变形也就不复存在。

二是对死亡现象的坚定而顽强的否定。卡西尔在《人论》中也讲到:“变形神话,甚至说全部神话,体现的是人类对死亡现象的坚定而顽强的否定。”神话的产生,归根究底是人类抗拒死亡。有生就有死,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现实和规律,然而无数哲人和芸芸众生不愿承认生命死亡这一事实。显然,先民自是无法接受所热爱生命的形态,竟然必是要终结的客观现实。于是,一个可怕的阴影笼罩在生命当中,先民们思考生命将如何长久继续。

在此种心理需求之下,原始先民创造了神话,在那里有超越生死的神奇,有一个永恒不朽的世界,这使短暂的、无常的、有限的人生,似乎就可以得到另一种可能性,人们的心也就不再那么惶恐不安。由此可见,变形神话就是这种心理的绝佳反映。

变形神话,如同卡西尔所说,是一种“巧辩掩饰”,他说:“神话教导人们死亡并非生命的结束,它仅意味生命形式的改变,存在的一种形式变成了另一种形式,如此而已。生命与死亡之间,并无明确而严格的区分,两者的分界线暧昧而含糊,生与死两个词语甚至可以互相替代。”世上万物并不是互相阻隔,各行其是的,相反,每一个生命体其实都是另一个生命体的延续,它只是转化了另外一种形式。死与再生,是各民族神话的共同主题,探询死亡的原因与对再生的要求,是人类最初而且是最热切的一个问题,而由死到再生的过渡,通常经过是人通过死亡变形为物的形象来使之完成的。

而精卫填海例子,便是这种变形神话的典型代表。面对悲剧,面对损失,人类心理是有一种修补能力,而这种修补是借用另外一种可能性,而达到心理创伤的平衡。所以,女娃化为了精卫鸟,誓将海填平,从此不要再发生类似的悲剧了。在这个神话故事里,一个神基本是人的造型,她死后转化为另外一个生命的形态,而从此超越历史,永恒地存在,成为一种伟大的存在。死与再生的主题,表现出人类的特别,也看出人类的脆弱,用变形神话这种方式,来弥平心中的空缺和遗憾。

整个变形神话所折射的生命观就是对死亡现象的拒绝和否定,是对生命复活和生命循环的执着信仰,是对生命永生的永恒追求,宣泄了一种强烈的不可毁灭的生命意识。

(二)变形神话蕴含的道德伦理

心理学家荣格说,神话在反映远古时代人们的生活模式和思想情感的同时,也反映了他们的道德和伦理意识。从现在看来,变形神话中表现出来的伦理观念仍然支撑着我们道德天平的根基。

盘古和刑天,便是这方面的突出例子。宇宙的开辟者盘古,从竭力创世直到死去,他的头成为山岳,气为风云,他的声音成为雷,四肢成为地的四方,血成为河流,肉成为泥土,胡须成为星宿,皮肤和头发成为草木,他的牙齿、骨和骨髓成为金石和珍宝,他的汗水成为雨,在他身上爬的虫子成为人类。尸化神,其中便蕴含着原始先民们的价值取向与道德判断。伟大的创造天地的人物,自然是不朽的,自然是值得永远歌颂的。

在《山海经·海外西经》中记载:“刑天与帝争神,帝断其首,葬之於常羊之山,乃以乳为目,以脐为口,操干以舞。”以戚为武器。刑天虽然失败,但是他永不妥协的精神却永远激励着后人。晋朝的大诗人陶渊明写诗对刑天的这种精神大加赞颂,诗中云:“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著名作家茅盾也认为:“精卫与刑天是属于同型的神话,都是描写百折不回的毅力和意志的,这是属于道德意识的鸟兽神话。”

三、变形神话的中西差异

变形神话,体现的是面对死亡这个必然的现象而做的精神上的努力,因此,死与再生的主题几乎是超越历史、超越国界,变成所有人类非常普遍心理的一种反映。而在这形形色色、各式各样的变形中,背后隐含的逻辑也体现出中西方文化认识上的差异。

一个日本学者的研究成果指出,如若我们将时间拉长,中西方变形的不一样,决定于各自文化的性格。变形的模式依照的推演关系不同,起于何种生命,终于何种生命,即变形的逻辑关系存在差异。

中国的神话变形是向心型变形,即由其他生命体变形为人。在中国的人本主义的文化认知之下,人是最高的生命存在,人是宇宙中心。原先的神话,例如《山海经》还没有这个现象,生命等级是平等的,人类没有那么傲慢。后来中国小说中的变形逻辑悄然发生改变,人越来越自以为是,贬低其他生命体,这样向心型就慢慢成为了主流。

而西方的神话变形逻辑是离心型变形,即由人变形为其他生命体。人变化成为其他生命形式,例如:达芙妮变身月桂树、宙斯变身天鹅等。从这个侧面也可以反映出,在西方的认知逻辑中,生命形式可能更为平等一些。

四、变形神话与文学发展

(一)变形神话推动着文体的形成与发展

神话,是孕育自非逻辑性之思维运作和感性之想象力互动的心灵的结晶,是原始文化的綜合表现。从这个意义上说,神话又是文学艺术的源头和最深层的土壤,它孕育着文学思想与诸种文体的萌芽。我国的各种文体的形成与发展,都或多或少地沿袭着神话的影响,为代表的是小说这一文体。

而于变形神话而言,以一个例子来表现,经典小说《聊斋志异》便有其影响的印记。《聊斋志异》大量采用了变形的情节,在作者的笔下,各种狐妖鬼魅变幻成女子的模样,赋予各种独特的性格与风姿,大胆追求理想与爱情。

(二)变形神话给予浪漫主义的精神基因

变形神话传递的先民的生命意识,是一种顽强的生命力的体现,是对于死亡思考的浪漫主义表达。生命已经不仅仅局限于特定的时空界限,他们之间可以通过变形而得到转化与超越,进而完成正常状态下个体生命无法企及的事情。变形神话中的浪漫主义的基因代代相传,人们通过心中这种强烈的生命意识,执着地表达着对生命的热爱以及美好生活的向往。

而变形神话中道德伦理的张扬则是另一方面的浪漫主义。道德伦理的评价思维下,变形神话涌现了一大批英雄,而他们也多是悲剧式的英雄。他们的变形是一种牺牲,而这种牺牲,是为了一种崇高的目的。明知道希望渺茫而从未放弃,这种悲剧不令人害怕,相反的,是给予人心希望与力量。

五、结语——永恒的魅力

在原始先民看来,变形神话形象表达出了对生命长存的永恒追求,对伦理道德的朴素认知等。而从中西对比,以及古今延续中,我们可以看到,变形这一艺术的强大生命力与丰富内涵。

总之,变形神话作为神话里的特别存在,是先民智慧与想象的集中体现,真正的变形不复存在,而“变形”的情结代代相传,变形神话在后世的土壤中得以继续。一则是变形神话直接被运用到文学创作中,文体与题材皆受影响;二则变形神话蕴含的朴素的道德伦理至今是人们精神与思想的源泉。可见,变形神话生生不息,具有永恒的艺术魅力。

参考文献:

[1]袁珂.中国神话史[M].北京: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5.

[2]袁珂.中国古代神话[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4.

[3]赵沛霖.先秦神话思想史论[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6.

[4]卡西尔.人论[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

[5]顾玲玲.中国变形神话研究[D].武汉:中南民族大学,2012.

[6]刘捷.《山海经》中的变形神话及其文化功能[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

猜你喜欢

文化价值伦理生命
《心之死》的趣味与伦理焦虑
护生眼中的伦理修养
承德外八庙的文化价值与保护策略探析
这是用生命在玩自拍啊
可遇不可求的“生命三角”
医改莫忘构建伦理新机制
婚姻家庭法的伦理性及其立法延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