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苏州城市文化与城市空间的互动发展

2018-04-25赵亚男

神州·上旬刊 2018年4期
关键词:互动发展城市空间城市文化

赵亚男

摘要:文化指的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进行的物质财富以及精神财富创造总和,包含了物质文明、制度文化以及人类心理文化。从狭义上来说,文化单独指的是意识形态所创造的精神文明,包括自然技术以及社会意识形态。在城市发展的过程中,物质与精神的載体就是城市空间与城市文化,两者同时影响着城市的发展趋势。现如今,经济全球化带动了城市化迅速发展,不同城市之间的发展面貌逐渐趋同,很多城市甚至丧失了自身原有的文化底蕴。本文综合分析了苏州的城市文化与城市空间特性,深入探讨在城市文化与城市空间互动的基础上,对于苏州的城市空间塑造以及城市文化提升的具体策略。

关键词:城市文化;城市空间;互动发展

一、城市文化与城市空间

一座城市所蕴含的文化特征能够体现出城市的整体气质,同时也涵盖了城市发展的历史文明以及现代文明,城市文化是城市中居民共同创造的物质与精神财富总和。其中物质财富包括了城市建筑、园林、公共设施、交通环境等等;非物质财富指的是社会价值观、道德品质、宗教信仰以及人们的日常生活方式等等。不同的城市文化孕育了不同的地域文明,同时不同的地域条件也能够打造出不同的文化,例如自然环境、民俗形态都能够影响到整体的文明特性。城市地域文化作为城市发展的基础能够促进特色城市文化形成,具体体现在城市空间形态、社会风俗等多方面。例如北京城是以紫禁城为中轴线,体现的是皇室雄伟。苏州城则是依水而建,在水边设立街道,体现的是水乡文明。不同区域城市居民会通过当地的精神面貌以及习俗习惯来进行城市建设,进而逐步突出当地的城市文化特征。

城市文化与城市空间是虚实结合的关系,城市文化代表了城市的精神层面,城市空间则是物质层面,并且两者互相推动,互相作用。

(一)城市文化是城市的灵魂

1、城市文脉是城市的记忆

作为城市发展的精神内涵,城市文化体现了一座城市的具体文脉以及文化特色。城市文脉指的就是城市的历史文化,包含了城市发展以及城市相关地域特色的时空环境,城市在经过长时间的发展之后会形成符合当地自然环境以及社会习俗的特色城市景观,城市的历史文化中比较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是城市中的传统区域。苏州的文脉以江南水网为基础,城市布局体现了古老的水城对于水体的多方位适应,并且最终发展为苏州城市特有的双棋盘布局。同时受到吴文化以及水域文化的影响,苏州古城中包含了高雅的古典园林、错落有致的建筑群、粉墙黛瓦民居以及特色的水巷。城市的文脉是在历史发展长河中不断产生变化的,其发展过程也是对于城市传统文化的不断传承,同时也会积极的吸收外来文化,并且创造出新的文化。苏州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形成了特色的苏州园区,不同于古城区的淡雅古朴,苏州园区体现了崭新的城市风貌。为了在这一过程中把握苏州固有的城市特色,就必须要重视以及传承好城市文脉,并且使之不断得到充实与完善。

2、城市本质属性由城市特色体现

想要体现出一座城市区别于其他城市的不同之处,就需要塑造该城市的特色,这也是城市的本质属性。其中最为关键的就是城市文脉的不同,决定了城市特色的不同。城市特色是由自然环境以及人文环境共同组成,包含了城市风貌特色以及城市地域文化特色。城市想要充分的激发出自身的发展潜力就需要始终体现出自身的个性,形成具有地域性的特征。城市的管理者以及建设者需要共同协商,要保持对于传统文化的尊重,在不破坏原有的城市文化以及生态环境基础上进行城市特色建设,一旦出现对于传统文化的不遵循,那么就很有可能造成城市特色的缺失。在进行城市规划的时候,要对城市特色中的产业、文化、物质空间进行不断优化,地方性产业决定了城市的产业特色,城市文化也能够体现出城市特色,要充分利用城市的自然、文化资源并且予以强有力的发展,进而在物质空间营造方面对具体的城市建筑、色彩进行引导,形成良好的特色城市。

(二)城市文化引导着城市空间发展

城市空间作为城市文化的重要物质载体,包含了布局、公共设施、建筑等众多城市具体要素,城市空间形态的变化也是随着城市文化的发展方向进行发展的。苏州的城市空间是随着历史演变以及城市文化发展而进行不断变化的。

1、城市文化影响城市布局

城市的布局能够体现出不同城市的地域性特征。苏州最早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当时伍子胥提出了朴素的自然哲学观,讲究“象天法地”,同时依据苏州当地居民的亲水习俗构建了苏州的水路棋盘式布局。可以说苏州城市布局的形成是由我国传统哲学观以及封建礼法制度还有当地居民文化共同影响的,城市建造者受到了这些因素的重要价值观影响,从而促进了苏州整体布局的落地生成。随着时间的不断推移,苏州城市布局受到了儒家思想的重要影响,城池向着方正发展,路网也逐渐变得规整。

2、城市文化孕育了城市公共空间

作为江南地区具有代表性的水乡城市,江苏南面就是太湖区域,气候宜人,水产丰富,苏州居民从古至今的耕作生活习惯就与水息息相关,密不可分。水也成为了苏州乃至整个江南地区最为重要的文化发展要素,具体体现在城市公共空间中为水巷、石桥、乌船等一系列城市空间形象。除了著名的水元素之外,苏州的园林也是极为特色的城市公共空间,其形成是由于中国传统文化中古人对于自然风水的认知,同时很多古代的建筑家会将自身的文化修养以及思想抱负融入到自己的建筑作品之中,苏州园林能够充分的体现出人文情怀,其中对于传统封建礼制的对抗性也是尤为突出,园林的选址以及规划建造体现出小巧精致的特征,和苏州古城一直以来的古朴形象相得益彰。

3、城市文化影响建筑风格

城市的建筑是体现城市形象以及城市文化的重要外在特征,同时人们也可以通过城市建筑感受到城市的文化特色,可以说城市文化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城市的建筑物进行传达的。苏州建筑有着江南地区建筑的普遍代表,最为重要的就是粉墙黛瓦建筑特征,也是一种独特且鲜明的建筑符号,其建筑体量与北方建筑相比显得更加灵动淡雅,建筑物上的装饰较多,曲线流畅,可以说建筑风格是与水文化息息相关的。在装饰风格上则更多是鸟、鱼等要素,总体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江南建筑,建筑师利用了具有现代艺术风格的技术手法对传统元素进行重新塑造,取得的效果也是十分突出的,一方面保留了人们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承,另一方面也对于城市的建筑文化进行了有效的丰富,为城市特色文化塑造做出了有效的贡献。

(三)城市空间发展促进城市文化形成与传承

1、城市空间的修复能够重新塑造传统城市文化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城市建设也取得了重大突破,在这一过程中,很多优秀的传统文化逐渐消失在了人們的视野中,这也是很多城市在进行经济发展过程中无法避免的,苏州古城在城市建设中也存在着类似问题,对于城市主干道干将路的修建曾经引起了整个城市居民对于城市开发方式的讨论,苏州对于其特色的城市文化以及传统地域特征有着丰富的感情,在民居修复以及保护工作中提前进行了大量的分析工作,为了防止传统文化被破坏,柯建民先生在进行苏州21/22号街坊建设过程中采用了类型学分析方法,进而制定出了十分详细并且科学的修复方法,对于传统的城市布局进行了有效的尊重与传承。可以说对于苏州传统文化的传承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城市空间修复进行的,这种方式能够在有效的时间以及空间范围内做出最大化的文化保护贡献。

2、城市规划创造新的城市空间与城市文化

城市文化不是一直不变的,而是在传统的基础上不断产生创新,各种不同的文化形式能够通过对于外界的借鉴,进而为自身的城市文化提供新鲜的血液与内涵,这也需要城市在物质层面对新的文化形式给予有效的硬件支撑。所以,城市的建设规划应该提前考虑到这些内容,对于城市文化的发展趋势进行分析,进而为将来有可能出现的文化内容设置好适当的空间,在把握好传统城市文化不断发展与传承的基础上,利用正确有效的城市空间发展规划为城市文化的进一步创新塑造良好环境。

3、创新原有城市空间进而发展城市文化

随着新型产业的逐渐发展以及部分传统产业的消亡,与城市产业密切相关的城市文化也将进行深入转变以及发展,城市空间在未来将会形成新兴文化与传统文化不断融合的趋势,可以说文化与产业之间是和谐共生的。例如苏州对于平江路历史街区的改造,其重点并不是改变了传统的的街道生活,更多的是随着空间的变革,特定区域兴起了以休闲文化为主导的第三产业,改造的街道空间不仅仅承载了苏州传统的街巷生活,更是加入了以休闲娱乐为主的带有产业目的的苏州市民游憩空间。在这一过程中,传统的苏州城市文化通过新的方式在街区中得以重新塑造,并且逐渐受到广大市民的认识与欢迎,很多传统艺术被赋予了新鲜的活力。此外,传统城市空间在被改造之后能够承载更多类型的文化活动,可以逐步与城市发展进行匹配,进而开拓出符合苏州城市文化发展的良好运作城市空间。

二、城市文化与城市空间的互动发展

(一)苏州城市空间存在的问题

1、现代规划思路影响了城市空间布局

在苏州的古城区,其城市空间布局的变化主要体现在路网的改变,因为城市建设的需要,大部分河道进行了填埋,最早在宋代时期苏州城市布局为“六纵十四横两环”,现如今已经减少到了“三横三直一环”,随着城市道路在建设过程中的不断拓宽,传统的双棋盘式路网也遭到了破坏。在苏州城市化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古城苏州已经形成了以古城区为中心,苏州新区、园区为侧翼的布局。园区通过组团式的空间分布形态以及开放性的绿地空间,形成了同古城区完全不同的城市空间布局,这也是城市发展需要不断适应时代特性的具体体现。

2、传统公共空间文化受到外来文化冲击

随着城市经济的不断发展,与外界的接触逐渐增多,在外来文化的不断冲击下,传统苏州城市公共空间的特色也出现了逐渐消亡的趋势,目前仅仅有小部分的河道能够出现在公共视野中,大部分河道已经失去了亲水性,这就导致了苏州一直以来依托于水的水文化的消亡,可以说在历史不断发展的过程中,苏州已经失去了往日水城的风采,水城的特色不复存在。此外,苏州主要的商业中心例如观前街、南门等等并没有体现出苏州城市文化的特色,与大部分城市的步行街街道一样。很多新建的区域尺度过大,没能得到大部分城市居民的参与,没能激发出城市的活力,这样就失去了城市公共空间应有的魅力,不利于城市文化发展。

3、传统建筑特色受到现代建筑方式破坏

社会经济的发展带动了技术的进步,而建筑的技术以及理念从古至今已经有了相当大程度的改变,尤其是在全球化进程不断推动的过程中,不同城市之间的建筑已经开始趋同,笔直的街道、宽阔的广场以及整齐的住宅楼成为现代城市的象征,现代的建筑风格成为城市发展过程中的应用主流。在苏州的新建城区,传统的建筑特色已经接近消失,以往的粉墙黛瓦风格已经彻底被抛弃,取而代之的是厚重的钢筋混凝土,时尚风格的玻璃幕墙,城市整体向着国际化发展,传统建筑消失不见。在建筑色彩、立面以及材料装饰等方面都已经向着现代建筑方式发展,古城黑白灰的色调以及苏式建筑特点消弱,与大部分城市建筑趋同。

(二)互动发展策略

1、科学合理保护文化遗产,维护古城风貌

苏州古城是苏州城市发展过程中重要的文化特色,同时也是延续着苏州历史传统文化的重要见证,对于苏州城市文化发展来说,科学保护历史城区是关键。目前政府方面已经提出了关于苏州古城的全方位保护,但是具体的措施在实行过程中力度不够,在整体保护过程中出现了很多不和谐的因素。例如,山塘街以及平江路等历史街区的商业化过度情况,可以说在珍贵的古城建筑上出现了过多的商业店铺,同时迎来的是来自世界各地的熙熙攘攘的游客,这样一来对于历史街道是一种严重的破坏;古城内部很多道路都进行了不止一次的拓宽,破坏了古城风貌。

想要维护苏州古城风貌需要从以下几点做起。首先需要着手于整个古城空间,对于古城双棋盘水城格局以及古城轮廓线进行保护,对古城的色彩基调细节进行全方位的维护。其次是对于重要历史街区以及老街巷进行保护,例如平江路历史街区、留园虎丘片区等等,保留其历史风貌的真实性与还原性,要对平时的游客数量进行有效限制,对于街道商户数量进行合理的控制,保证能够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最大程度的维护住古城风貌。最后就是名人故居以及历史建筑,还有苏州传统的园林、桥梁,要制定出具体的保护计划,并且实现定期的维护。

2、重视水城文化,重塑水城特色

苏州被誉为东方的威尼斯,可以看出苏州城市的整体特质就是谁的特质,作为历史上十分著名的水城,水承载了苏州城市文化的方方面面,既是灵魂也是文化的外在体现。苏州的民居大多依水而建,街道之间由水连接,居民的日常生活与水密切相关,水乡泽国,河街平行造就了具有苏州特色的水城风貌。甚至到苏州的建筑、饮食文化,民众的信仰理念都与水紧密相连。现如今,苏州城市建设过程中很多河道受到了填埋,并且不少河道由于建筑物的遮挡淡出了人们视野,在这种情况下,即使有着一定开放性也缺乏了亲水特征,所以现在的水城已经没有了以往的韵味。想要恢复水城魅力,首先要系统的梳理苏州水文化,在城市的具体建设规划中根据水系布局进行城市用地调整。其次就需要在城市设计中充分体现水城特色,包括具体的道路、景观、广场等,让民众感受到水的相关特性。最后,要提升亲水性,实现滨水区域的全民参与。

3、塑造特色城市公共空间,提升城市活力

城市公共空间包含了商业中心、公园、广场等公共参与的空间,是民众进行休闲娱乐的公共场所,同时也能反映出城市文化特色,苏州的城市公共空间进行特色表达,主要从建筑以及景观两方面进行。建筑风格应该在现代建筑审美上结合传统的建筑元素,沿用苏州黑白灰的建筑色单调。景观方面应该结合水元素进行设计,对滨水空间进行系统的整理以及规划,在此基础上建设喷泉、水池等具有水特征的景观。另外,公共空间内部的基础设施应该伴随整体空间色彩进行设计,保持统一的风格基调,全面体现出苏州城市文化。

4、合理利用外来文化,继承发展城市地域文化

要从辩证的角度来正确看待外来文化的深入,在地域文化影响下的城市文化发展态度,应该延续传统核心内容,对于外来文化应该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逐步发展苏州城区传统与现代、中西结合的特色地域文化。

三、结语

城市文化能够综合体现城市特色,同时也引导着城市特色空间发展,城市文化与城市空间是相互作用的。在现代化城市建设过程中需要把现代要素与传统文化遗产紧密联系,做好保护与传统,使得传统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进而梳理正确的城市发展价值导向,推动城市在多元文化的冲击下取得良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翁之媛.苏州旧城空间文化创意产业园发展策略研究[M].苏州科技大學,2017.

[2]陈向楠,杨新海.苏州中心城市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发展研究[J].现代城市研究,2015,(7):28-34.

[3]朱晓莉.集聚环境下苏州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研究[J].美与时代:城市,2016,(12):112-113.

猜你喜欢

互动发展城市空间城市文化
浅谈高层建筑设计与城市空间
城市文化口碑对景点品牌价值的交互式嵌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