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鲁豫冀交界地区重要猪病的流行病学调查

2018-04-25刘楠楠刘顺香李紫微刘文强

畜牧与饲料科学 2018年1期
关键词:狂犬病猪瘟猪场

刘楠楠,刘顺香,李紫微,于 轩,刘文强

(聊城大学,山东 聊城 252059)

鲁豫冀交界地区人流量大,物资来往频繁,使猪病之间的传播更为迅速,也出现了猪病间交叉互感的现象[1]。开展鲁豫冀交界地区重要猪病病原的流行病学调查是做好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的基础,事关该地区畜牧业的健康发展和公共卫生安全。近年来,鲁豫冀各个地区都分别对猪瘟(classical swine fever,CSF)、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PRRS)、猪伪狂犬病(porcine pseudorabies,PR)、猪流行性腹泻 (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PED)4 种重要猪病展开了相关的流行病学分析,但按照属地管理原则,不能从整体上掌握鲁豫冀交界地区的重要猪病的流行特点。为此,该研究于2016年3月—2017年10月利用ELISA检测试剂盒对鲁豫冀交界地区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以期揭示该地区重要猪病的流行情况,为该地区猪病的防治、净化提供确凿的科学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表1 不同类型的猪场猪瘟抗体和抗原检测结果

2016年3月—2017年10月从鲁豫冀交界地区的A~F 6个地区(A、B为山东地区,C、D为河北地区,E、F为河南地区)的猪场采集了1 196份样本 (除血样外还包括用于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检测的脾、肝、肺等病料),包括A地区212份,B地区166份,C地区224份,D地区 202份,E地区182份,F地区210份,其中大型猪场651份(母猪占130份),中型猪场449份(母猪占60份),小型猪场96份(母猪占30份)采集血样。

1.2 方法

对采集的血液和病料,用ELISA检测试剂盒(深圳绿诗源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生产,2015-01版)对猪瘟(classical swine fever,CSF)、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 (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 PRRS)、 猪 伪 狂 犬 病 (porcine pseudorabies,PR)、猪流行性腹泻(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PED)进行血清学检验。使用Excel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结果

2.1.1 猪瘟:共检测598份血清,猪瘟抗体阳性率达 82.94%(496/598)。其中母猪抗体阳性率达88.64%(195/220),仔猪及育肥猪猪瘟抗体阳性率达79.63%(301/378);猪瘟234份抗原检测中6份为野毒感染,阳性率为2.56%。大型猪场抗体检测335份血清中,母猪阳性率为88.96%,60日龄以内的仔猪阳性率为85.83%,育肥猪阳性率为72.94%;抗原检测了112份血清,母猪阳性率为1.72%,仔猪和育肥猪暂时没有发现野毒感染。中型猪场抗体检测201份血清,母猪阳性率为91.67%,60日龄以内的仔猪阳性率为82.42%,育肥猪阳性率为70.00%;抗原检测72份血清,母猪阳性率为2.70%,60日龄以内仔猪阳性率为1.00%,育肥猪暂时没有检测出野毒感染的情况。小型猪场抗体检测62份血清,母猪抗体阳性率为83.33%,60日龄以内仔猪阳性率为76.19%,育肥猪阳性率为72.72%;抗原检测50份血清,母猪阳性率为4.00%,60日龄以内仔猪阳性率为6.67%,育肥猪阳性率为1.00%。统计结果见表1。

根据调查显示,目前猪瘟的检出率相对较低,部分猪场猪瘟与PRRS混合感染,在混合感染中的猪瘟以急性猪瘟占多数[2]。与猪瘟发生混合感染的最常见疾病是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和猪圆环病毒病,而猪瘟单独发病较少。另外,研究发现成年猪感染后症状较轻,不排除有耐过的可能性。怀孕母猪感染后可引起死产、仔猪出生后早期死亡。仔猪感染后通常体温时高时低,呈弛张热型,便秘或痢交替,以下痢为主。而且该病可感染不同年龄、性别和品种的猪,非免疫的猪可于任何季节发病[3]。

2.1.2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抗体阳性率为81.94%(490/598), 抗原阳性率为 20.73%(51/246)。抗体检测结果如下:A地区阳性率为85.26% (81/95),B 地 区 阳 性 率 为 76.36% (84/110),C 地区抗体检测阳性率为 81.01%(64/79),D地区阳性率为83.00%(83/100),E地区阳性率为80.00%(76/95),F 地区阳性率为 85.71%(102/119),详细结果见表 2。抗原检测结果(见表 3):母猪抗原阳性率为28.44%(31/109),60日龄以内仔猪87份血清中抗原阳性率为14.94%,育肥猪抗原阳性率为14.00%(7/50)。

表2 不同地区猪场PRRS抗体阳性率检测结果

表3 不同类型猪PRRS抗原阳性率检测结果

根据调查显示,妊娠后期母猪发生流产、早产,产死胎、胎儿木乃伊化,产弱仔。母猪流产率可达50%~70%,死亡率可达35%以上,木乃伊胎可达25%,部分新生仔猪表现呼吸困难、运动失调及轻瘫等症状,产后1周内死亡率明显增高(40%~80%)[4]。少数母猪表现为产后无乳、胎衣停滞及阴道分泌物增多。1月龄仔猪表现出典型的呼吸道症状,食欲减退或废绝,体温升高至40℃以上,腹泻。被毛粗乱,共济失调,渐进性消瘦,眼睑水肿。少部分仔猪可见耳部、体表皮肤发紫。断奶前仔猪死亡率可达80%~100%,断奶后仔猪的增重降低,日增重可下降50%~75%,死亡率升高(10%~25%)[5-7]。耐过猪生长缓慢,易继发其他疾病。生长猪和育肥猪仅表现出轻度的临诊症状,有不同程度的呼吸系统症状。

2.1.3 猪伪狂犬病:共检测665份血清,猪伪狂犬病gE抗体阳性率为14.59%(97/665)、gB抗体阳性率为72.78%(484/665)。其中,A、B地区的母猪检测猪伪狂犬病gE抗体阳性率为15.20%,gB抗体阳性率为85.20%;60日龄以内仔猪猪伪狂犬病gE抗体暂时未检测出,gB抗体阳性率为100%;育肥猪未检测出猪伪狂犬病gE抗体,gB抗体阳性率为80.65%。C、D地区的母猪猪伪狂犬病gE抗体阳性率为23.33%,gB抗体阳性率为60.67%;仔猪猪伪狂犬病gE抗体阳性率为28.57%,gB抗体阳性率为67.86%;育肥猪未检测到猪伪狂犬病gE抗体,gB抗体阳性率为40.00%。E、F地区母猪猪伪狂犬病gE抗体阳性率为11.00%,gB抗体阳性率为61.00%;仔猪猪伪狂犬病gE抗体阳性率为9.68%,gB抗体阳性率为54.84%;育肥猪gE抗体阳性率为10.00%,gB抗体阳性率为45.00%。详细结果见表4。

猪发生伪狂犬病后,其临床症状因日龄不同而异,成年猪呈隐性感染,怀孕母猪可导致流产、死胎、木乃伊胎和种猪不育等综合征候群;15日龄以内的仔猪发病死亡率可达100%,仔猪发病率可达40%,死亡率达20%左右;对成年肥猪可引起生长停滞、增重缓慢等,而且猪伪狂犬病野毒抗体在规模化猪场仍普遍存在。但是,绝大多数猪感染伪狂犬病毒后,通常无临床症状,是病毒的持续携带者,呈隐性感染,即使表现有临床症状,也多以呼吸道症状呈现,容易恢复,没有导致高死亡率[8-10],因此容易被养殖户忽略而导致防疫不到位的情况普遍存在。

%表4 不同地区猪伪狂犬病gE、gB抗体阳性率检测结果

另外,根据调查结果显示,猪伪狂犬gE抗体阳性率总体达14.59%,表明该地区猪存在伪狂犬野毒感染。在665份血清中,有24份血清同时检测到了gE抗体和gB抗体,说明野毒感染后,gE、gB抗体可同时存在。

2.1.4 猪流行性腹泻:从6个地区的发生严重腹泻的猪场采样进行检测,结果显示,单独感染PEDV的猪场占总数的16.36%。在检测PEDV的200份血清中,总阳性率为47.50%,其中免疫群体的阳性率为63.30%,未免疫群体的阳性率为35.00%。规模化猪场猪腹泻发病率分别为27.81%(大型)、55.42%(中型)、65.23%(小型)。 A 地区阳性率达42.31%,B地区阳性率达51.79%,C地区阳性率达41.67%,D地区阳性率达40.63%,E地区阳性率达50.00%,F地区阳性率达60.00%。详细结果见表5。

表5 不同地区PEDV样品检测结果

通过ELISA检测和调查猪场的数据显示,猪的流行性腹泻病毒在猪群中持续存在,哺乳仔猪、架子猪和育肥猪的发病率可达100%,尤其以哺乳仔猪严重。母猪的发病率在15%~90%。该病主要在冬季多发,夏季也可发生[11]。另外,笔者在实践中还发现通常1头猪发病后,同圈或邻圈的猪在1周内相继发病,2~3周后症状可缓解。病猪表现出呕吐、腹泻和脱水,但程度较轻、传播稍慢。少数病猪出现体温升高1~2℃,精神沉郁,食欲减退或不食,尤其是繁殖种猪。年龄越小,症状反而越重,1周内新生仔猪常于腹泻后2~4 d内因脱水而死亡,病死率可达 50.00%[12]。

2.2 分析

2.2.1 猪瘟:至今为止,我国范围最广、资料最为翔实的猪瘟流行病学调查工作是1998—2002年由军事兽医研究所涂长春教授领导的课题组进行的,结果表明:我国CSFV流行毒株分为2个基因群。基因2群是我国猪瘟流行中的优势基因群,占93.6%,而基因1群在我国CSF流行中作用较弱。涂教授指出我国猪瘟病毒可能有不同的传染来源。根据对鲁豫冀三省交界地区的血清学调查,目前猪瘟的抗体阳性率达82.94%,野毒感染率为2.56%,表明目前猪瘟的免疫疫苗效果较好,但仍然存在野毒感染的情况,不排除存在免疫失败的现象,该研究还检测了免疫猪瘟疫苗前的血清样品,感染率达4.54%,表明猪瘟自然感染的现象仍然是存在的。

2.2.2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当今我国流行的PRRSV以北美洲型(基因2型)毒株为主,但呈现致病性和基因组变异的多样性。我国的基因2型PRRSV至少可以分为5个亚群,其中大多数属于亚群3[13]。根据PRRS抗体阳性率为81.94%,抗原阳性率为20.73%的数据显示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疫苗免疫情况较好,但抗原检出率相对猪瘟的较高,PRRS的防控程度比猪瘟的防控程度低,同时研究表明PRRSV阳性的血清的猪只较PRRSV阴性的猪只猪瘟的样本OD值低(猪只均注射过免疫猪瘟疫苗),说明PRRSV可以不同程度地干扰猪瘟抗体水平的产生。另外对猪场的调查发现其部分猪场存在盲目引种的现象,并且在发生PRRS的猪场,猪瘟疫苗免疫会受到干扰,引起非典型猪瘟的发生,也有猪场发现猪的流行性乙脑和猪细小病毒病的发病有增 加趋势[14-16]。

2.2.3 猪伪狂犬病:gE抗体阳性率为14.59%的数据显示该交界地区存在着伪狂犬野毒感染。gB抗体阳性率为72.78%,母猪gB抗体水平高可能是疫苗免疫的结果,60日龄以内仔猪gB抗体水平也受母源抗体水平的影响。另外,部分养殖场已经注射过猪伪狂犬病疫苗,但仍然有母猪被检测出gE抗体阳性,而其他猪只gB抗体滴度都很好,这说明疫苗本身的质量没有问题,可能是防疫的程序有偏差,或是免疫剂量不足,最大的可能是这些母猪在引种时就已带毒,预防接种并不能消灭已感染猪伪狂犬病毒[17]。

2.2.4 猪流行性腹泻:根据调查显示,猪场单独感染PEDV较少,普遍属于混合感染,三省普遍检测抗体阳性率较高,呈现显著的跨省范围内的地方流行性。弱毒苗比灭活苗的抗体阳性率低,可能与弱毒苗的抗体持续时间短有关。大型规模化猪场猪腹泻发病率为27.81%,发病率最低,这也与猪场的规模化养殖以及使用的疫苗有效相关。未免疫疫苗的猪只也产生相应的抗体,说明猪场存在着自然感染的情况。

3 讨论

对鲁豫冀交界地区选取了6个地区进行取样,共检测1 196份血清,其中598份用于猪瘟和PRRS检测,猪瘟抗体阳性率为82.94%(496/598),抗原检测阳性率为 2.56%(6/234),表明猪瘟自然感染的现象仍然是存在的,虽然通过长期广泛的免疫接种,猪瘟在我国的大规模流行早已得到有效的控制,但猪瘟仍是危害养猪业最重的疫病之一。从长远来看,猪瘟仍是危害养猪业最大的疫病。在PRRS 490份抗体检测显示阳性,阳性率为81.94%,抗原检测阳性率为20.73%(51/246),三省交界地区自然感染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的情况较严重。猪伪狂犬病gE抗体阳性率为14.59%,gB抗体阳性率为72.78%,猪只在感染伪狂犬病毒后,终身带毒,在受到应激或免疫抑制因素作用时潜伏感染可被激活,引起猪伪狂犬病暴发甚至流行。检测PEDV的200份血清中,总阳性率为47.50%,其中免疫群体的阳性率为63.30%,未免疫群体的阳性率为35.00%,且呈现显著的跨省范围内的地方流行性。我国是养猪大国,但养猪业的现代化水平还较低,特别是饲养管理水平和疫病防御技术力量与发达国家相比有较大差距。因此,控制好猪疫病还是一个比较艰巨的任务,要有国家兽医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同时基层畜牧兽医人员要对该病有一个比较清醒的认识,严格把控种猪的引进关,应加强鲁豫冀交界地区猪瘟、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猪伪狂犬病、猪流行性腹泻的防控工作[18]。

[1]赵浩军,王先炜,姜平,等.PMWS患病猪群中PCV2与CSFV、PPV、PRRSV混合感染调查 [J].畜牧与兽医,2007,39(3):32-35.

[2]张长龙,严宝英,贾文孝,等.猪瘟、猪口蹄疫、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苗有效免疫试验初探[J].动物医学进展,2009,30(7):101-103.

[3]陈溥言.兽医传染病学[M].5版.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135-140.

[4]刘忠华,余兴龙,李润成,等.高致病性猪呼吸与繁殖综合征病RT-PCR快速鉴别诊断方法的建立与临床应用[J].微生物学通报,2008,35(8):1268-1272.

[5]王君玮,徐天刚,吴延功,等.山东省部分地区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的血清学调查[J].畜牧与兽医,2004,36(4):32-33.

[6]刘光清,察雪辉,仇华吉,等.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研究进展[J].中国预防兽医学报,2001,23(1):72-76.

[7]侯丽丽,赵铁柱,遇秀玲,等.高致病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分子流行病学调查 [J].中国兽医学报,2009,29(6):677-682.

[8]白挨泉.猪伪狂犬病及其防制[M].北京:金盾出版社,2008.

[9]林文耀,曾容愚,李聪,等.2011—2015年规模化猪场伪狂犬病野毒感染血清流行病学调查[J].养猪,2016(2):113-116.

[10]徐苏标.猪伪狂犬病流行现状与防控策略[J].猪业观察,2014(8):98-100.

[11]马力,杨丽梅,王艳,等.仔猪流行性腹泻的综合防治[J].畜禽业,2009(1):70-72.

[12]陈庆民.浅谈猪流行性腹泻的诊断与防治[J].养殖与饲料,2007(8):36-37.

[13]陆承平.兽医微生物学[M].2版.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7:151-154.

[14]王戈平.青海省规模化猪场母猪繁殖障碍疾病的检测[J].中国兽医科技,2004,34(3):68-69.

[15]李岩,张鲁安,陈磊,等.新疆部分规模化猪场繁殖障碍类疾病的调查与防制[J].中国兽医科学,2003,33(10):31-33.

[16]许立华,王玲,芦银华,等.三种猪繁殖障碍性病毒混合感染的分子生物学调查 [J].中国兽医科学,2004,34(7):40-43.

[17]郭立柱,徐志文,王小玉,等.新型伪狂犬病病毒基因缺失株的构建及生物学特性研究(初报)[J].四川农业大学学报,2000,18(1):1-3.

[18]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动物传染病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8:73-81.

猜你喜欢

狂犬病猪瘟猪场
分类做好猪场防暑措施
夏季猪场如何驱赶蚊子
猪场降本增效 聚焦五个重点
在现代猪场工作 一天要洗8次澡
打败狂犬病
猪瘟爆发,猪肉还敢吃吗?
非洲猪瘟来袭,这些问题一定要知道
猪瘟病毒感染的诊治
一例外购猪猪瘟暴发后的诊断与防控措施
抗狂犬病VHH和疫苗用于暴露后处置显著提高小鼠对致死性狂犬病感染的保护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