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氧流量驱动氧气雾化吸入在脑出血术后患者中的效果分析

2018-04-25王秀娥凤城市中医院护理部辽宁丹东118100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18年6期
关键词:氧气雾化脑出血

王秀娥 凤城市中医院护理部 (辽宁 丹东 118100)

驱动氧气雾化吸入法是利用氧高速运转所形成的负压直接将液滴变为微小的雾滴,以高流量氧为动力将这些微小的雾滴吹入气管,方便其进入细小气管和肺组织内部,使细小气管的痉挛,水肿及炎症等多种情况得以解除。脑出血术后患者大多具有高龄、昏迷、长期卧床、排痰能力差等特点,加之气管插管等侵入性的手术操作,可以使肺部发生感染的现象。肺部感染是脑出血术后患者常见的并发症,其可直接影响患者的预后;严重者甚至会导致患者死亡。

研究表明,雾化吸入与间接吸氧相互结合,能更好地改善患者呼吸不畅的状况,使肺动脉高压有所下降,是临床上祛痰、消炎等方面可以取的良好的疗效。同时,也是局部用药的有效方法。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2017年6月本科室脑出血术后卧床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64例,女32例,年龄37~85岁,平均62岁。将96例患者随机分成3组,每组32例。第1组中男22例,女10例;平均年龄(60.73±2.25)岁。第2组中男21例,女11例,平均年龄(57.28±6.14)岁。第3组中男23例,女9例,平均年龄(63.17±1.56)岁。3组患者在性别比、年龄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此外,在患者的意识清楚程度、雾化前心率,雾化前血压及雾化前血氧饱和度的差异均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因此,三组的一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纳入标准:患者脑出血术后出现咳嗽痰多且多为脓痰,肺部听诊出现干湿啰音。且排除严重酗酒或严重吸烟以及其他脏腑出现病变的患者。

1.2 方法

物品:本研究3组患者均采用面罩型医用雾化吸入器(广州市韦士泰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管道氧、湿化瓶、计时器。吸入药液为生理盐水5mL和盐酸氨溴索注射液15mg。操作:依据医嘱,患者每天需要进行3次雾化,每次雾化需要间隔8h。操作前协助患者漱口,清洁口腔。同时协助患者采取坐位或半卧位;若是重症患者应协助其采取平卧位。在操作过程中,将雾化面罩紧紧扣于患者的口鼻处,指导患者作深而慢的,多次重复的呼吸,这样可以使药物充分吸收,雾化后进行叩背排痰,将已经被稀释的痰液顺利排出。第1、2、3组患者分别以氧流量3L/min、6L/min、9L/min做雾化。

1.3 观察指标

患者在不同氧流量驱动氧气雾化吸入下3组间4项指标的差异,即雾化时患者的心率、血氧饱和度和主观感受(呛咳、憋气、胸闷)。此外,还需要观察雾化后患者首次排痰量。雾化时要利用多功能心电监护仪(心律、血氧饱和度)、血压仪(血压)、听诊器、有刻度的量杯(测量首次排痰量)并记录患者的主观感受。

1.4 统计学分析

本文应用统计学软件CHISS对回顾性资料中所包含的数据进行相关处理,t检验用于计量资料,计数资料(率)进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3组脑出血术后患者不同氧流量氧气雾化吸入均取得一定的疗效。第1组初次咳痰量显著低于第2组和第3组(P<0.05),3组雾化后患者的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均无明显差别。但第3组在患者的初次咳痰量以及雾化时患者的主观感受是有明显差异,见表1。

表1.3组脑出血术后肺部感染患者不同氧流量氧气雾化的效果比较

3.讨论

据报道,对脑出血患者的预后产生重要影响的危险因素是合并感染[1]。合并感染的患者呼吸道感染所占比例已超出一半[2],脑出血患者发生呼吸道感染的危险因素有许多。其中常见的有患者基本状况(例如:高龄、肺部疾病的既往史、患者吸烟史等)。这类患者的身体机能退化程度比较高,抵抗力通常较低。此外,脑出血术后也会伴随一些因素(例如:长期卧床、昏迷、偏瘫、不能常规的进行咳嗽咳痰等)也会合并肺部感染。当肺内感染比较严重,引起痰液阻塞加重形成阻塞性肺炎、肺不张时,需要进行雾化吸入,促进痰液引流[3]。驱动氧气雾化吸入法是利用高速的气流通过雾化器中央管这个细小的孔喷出时,使其周围产生负压,使药液被压成雾滴。然后用软管将其与面罩相连施行雾化的辅助方法。氧气雾化吸入的雾粒直径约为2~4μm。药液随着深而慢的吸气可深入肺组织的深层可直接作用于靶点进而产生疗效。其具有广泛的作用。例如:呼吸道感染,炎症、水肿,支气管痉挛,稀化痰液,改善呼吸,湿化呼吸道以及间歇给药[4]。

结合研究结果和笔者临床经验分析如下:氧流量为3L/min时,雾量不够大,达不到理想疗效;氧流量为9L/min时,临床疗效有所下降还导致患者出现呛咳,气憋的不良症状,当流量为6L/min时,临床疗效最佳且不伴有不良症状。笔者认为氧流量低,氧气流动速度就会相对降低,压差就会相应减小,因而雾化的量就会下降,会减少整体的雾化量,进而影响患者雾化的效果同时还会影响患者的主观感受。氧流量过高则会使呼吸暂停的机率提高。当氧流量过大时,流速也随之加快,压差变大,雾量会变大,进而导致短时间内有大量水分涌入气道,使呼吸道内原来的黏稠分泌物吸水膨胀,进而加重气道的堵塞情况。可能会使患者产生呛咳,憋气,胸闷等不适症状。此外,笔者认为氧流量过高,还有可能使造成大量药液发生挥发,不能被人体吸收,降低了药物吸收率,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疗效。因而,一定要选择个适宜的氧流量流速。

本研究表明,在进行氧气雾化吸入术及氧流量稳定在6L/min时,气雾颗粒的吸收率较高,疗效最好,患者的主观感受较好,患者也十分容易接受。因此,该研究中6L/min的氧流量为氧气雾化吸入术最为合适的氧流量,其可以使氧气雾化吸入达到最佳的疗效。

[1]徐敬轩,栾新平,杨岩,等.脑出血患者术后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5,25(18):4230-4232.

[2]张茹芳.脑出血患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3,23(5):1025-1026.

[3]林建虎,卢艳艳,陆川,等.脑出血术后患者并发肺部感染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3,23(9):2060-2061.

[4]倪 媛.不同氧流量影响外科患者氧气雾化吸入效果的研究[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2,16(14):52-61.

猜你喜欢

氧气雾化脑出血
聚焦空气与氧气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出血的疗效观察
氧气的测定与制取
氧气汇流排间电气设计
扩大翼点入路改良手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并脑疝疗效观察
高血压脑出血外科治疗进展
慢性咽炎雾化剂含漱治疗慢性咽炎的疗效观察
雾化时需要注意什么?
地球上的氧气能用得完吗?
解读DeVilbiss TTS智能雾化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