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麻杏石甘汤对支源体肺炎患儿血清炎症因子、免疫球蛋白水平影响及临床治疗效果研究*

2018-04-24于红权

陕西中医 2018年3期
关键词:甘汤麻杏石支原体

于红权

河南省安阳市人民医院(安阳455000)

小儿肺炎是儿科常见病,多发生于春冬季节,细菌、病毒、支原体感染均可引起肺炎,其中以支原体肺炎比较常见。支原体既是感染原,又是变应原,可刺激B淋巴细胞产生特异性免疫球蛋白,与机体组织抗原结合而引起气道免疫性炎症损伤,感染发生后患儿可出现发热、咳嗽、喘息等症状,严重者可导致呼吸衰竭和肺外损害[1]。目前西医治疗小儿肺炎多采用抗生素治疗,但不良反应较大,还可因药物滥用而导致耐药现象的发生[2]。因此单纯的西药治疗对小儿肺炎的疗效并不尽如人意。

肺炎支原体肺炎属于中医理论中“咳嗽”之范畴,以痰热壅肺证最常见,与外感时邪,肺气不宣,风热之邪与体内湿邪搏结,引起气动痰升有关,治则以清肺化痰、宣泄止咳为法[3]。将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肺炎不失为一个良好的选择。

资料与方法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收治的118例支原体肺炎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对照组:患儿59例,男30例、女29例;年龄1~8岁,平均年龄(4.32±1.65)岁;体重10~25 kg,平均体重(16.54±4.32)kg;病程3~7 d,平均病程(4.12±1.33)d。观察组:患儿59例,男31例、女28例;年龄1~9岁,平均年龄(4.45±1.72)岁;体重9.5~26 kg,平均体重(16.81±4.51)kg;病程3~7d,平均病程(4.33±1.21)d。两组在年龄、体重、性别、病程等方面无统计学差异,具有良好的可比性。本研究获得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后实施,入组前家长签署知情同意书。

诊断标准:西医诊断标准参考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2015版《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诊治专家共识》[4]中的诊断标准。中医诊断标准符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5]中关于风热犯肺证的诊断标准。纳入标准:符合上述中西医诊断标准;明胶凝集法检测血清MP-IgM抗体滴度>1∶160;入组前未接受其他治疗;患儿家长对治疗方案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合并心、肺、肝、肾功能障碍、自身免疫系统疾病、严重营养不良、先天性遗传代谢疾病;合并军团菌、立克次体、肺炎衣原体、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甲型流感病毒、乙型流感病毒和副流感病毒感染等其他感染;合并哮喘、过敏性鼻炎;入组前已接受其他治疗。

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儿给予阿奇霉素干混悬剂(国药准字 H20057207),首剂量为10 mg/(kg·d),顿服。第2~5天剂量为5 mg/(kg·d)。治疗过程中如体温升高至38.5℃以上者给予布洛芬混悬液(国药准字H19991011)进行退热治疗,1~3岁,体重10~15 kg,1次用量4 ml;4~6岁,体重16~21 kg,1次用量5 ml;7~9岁,22~27 kg,1次用量8 ml。观察组患儿在此基础上给予麻杏石甘汤治疗。基本方用炙麻黄、杏仁各6 g,生石膏20 g,甘草3 g。伴咽喉肿痛者加射干6 g以清肺化痰、止咳利咽;身热烦渴者加元参6 g以清热降火、解毒散结;痰多喘息者加莱菔子10 g以化痰止咳、清热生津。上药每日一剂,水煎取汁60 ml,早晚温服。连续治疗5 d。

3 疗效评价标准

两组分别于治疗前、治疗5 d后抽取空腹静脉血,置入无菌抗凝试管中,3000 r/min低速离心10 min,其血清冻存于-80℃冰箱。一份血标本采用免疫速率散射比浊法检测免疫球蛋白IgG、IgA、IgM,检测仪器为日本奥林巴斯公司Olympus 540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另一份血标本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介素6(IL-6),检测仪器为美国BI0-TEK全自动酶标仪,试剂盒购自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参考陈海鹏[6]的疗效标准,痊愈:咳嗽、发热、肺部啰音消失,X线检查结果提示肺部炎症阴影吸收,中医症状积分较治疗前减少≥90%。显效:发热症状消失,偶尔咳嗽,肺部啰音消失,X 线检查结果提示肺部炎症阴影基本吸收,两肺野无小点片状模糊阴影,中医症状积分较治疗前减少70%~89%。进步:阵发性咳嗽,肺部啰音减少,X线检查结果提示肺部部分阴影吸收,中医症状积分较治疗前减少 30%~69%。无效:症状体征无明显变化或加重,中医症状积分较治疗前减少<30%或增加。愈显率=[(痊愈+显效)例数/总例数]×100%。

4 统计学方法

结 果

1 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后观察组愈显率为96.6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4.75%,组间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χ2=4.9125,P<0.05),见表1。

2 治疗前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无统计学意义(t=0.4382,t=0.2339,t=0.1676,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CRP、TNF-α、IL-6水平低于对照组,组间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t=3.4871,t=2.8510,t=3.4658,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比较

3 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比较 治疗前两组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无统计学差异(t=0.1495,t=0.3448,t=0.1621,P>0.05);治疗后观察组IgG、IgM、IgA水平高于对照组,组间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t=2.0074,t=2.7267,t=2.3055,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比较(g/L)

4 治疗期间不良反应比较 治疗期间对照组患儿出现胃肠道不适8例、皮疹2例、关节疼痛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8.64%。观察组患儿治疗期间出现胃肠道不适3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08%。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

讨 论

支原体是引起急性呼吸道感染的常见致病微生物,多数成年人体内已存在抗体,因此很少发病。小儿由于免疫功能低下、呼吸系统发育尚不完善等原因,在支原体感染后出现头痛、发热、鼻塞、流涕、咳嗽、呕吐等症状,病情进展迅速,可出现肺外损害,严重时危及患儿的生命安全。目前西医临床一般采用抗感染、抗炎、退热等对症治疗为主。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是目前临床治疗支原体肺炎的首选抗生素,其中以阿奇霉素比较常用。但抗生素使用期间易出现不良反应,易产生耐药性,可能导致病情迁延不愈[7]。

中医学理论认为小儿肺炎属于“喘嗽”之范畴,与外邪犯肺、肺失宣降密切相关。小儿肺腑稚嫩,易受外邪入侵,风热袭肺后与体内湿邪搏结,导致肺中热盛,痰热壅肺。治则以清宣肺热、化痰止咳为法。麻杏石甘汤方出自《伤寒论》,是中医解表剂的代表方剂之一,方中以麻黄为君,功擅宣肺气、泄邪热,配伍辛甘大寒之石膏为臣药,可宣肺祛邪,使肺气肃降有权、喘息可平。佐以杏仁降气,助麻黄、石膏清肺平喘。甘草兼为佐使药,可益气和中,调和全方[8]。有研究发现,麻杏石甘汤的活性成分麻黄碱具有镇咳平喘、化痰退热的药理作用。本研究这一结果提示,采用麻杏石甘汤辅助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有助于缓解或消除患儿咳嗽、发热、肺部啰音等症状,减轻其痛苦。

药理学研究发现,支原体感染后可侵犯纤毛上皮、肺泡,通过其细胞膜神经氨酸受体吸附于宿主呼吸道上皮细胞表面,释放大量的炎症介质,对局部组织造成炎性损伤[9]。气道炎症反应是支原体肺炎的主要病理改变之一。CRP是机体急性时相反应蛋白,是反映炎症水平的敏感指标。TNF-α可触发炎症反应,促进IL-6等炎症细胞因子的释放。本研究中采用麻杏石甘汤辅助治疗者治疗后血清CRP、TNF-α、IL-6水平低于仅采用西医治疗者。这一结果提示,采用麻杏石甘汤辅助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有助于减轻炎症反应程度,促进病情转归。这与麻杏石甘汤具有明显的抗炎、体外抑菌等药理作用有关。

免疫球蛋白是由机体免疫系统淋巴细胞合成的免疫效应分子,参与体液免疫。IgM是机体免疫应答中最早出现的免疫球蛋白,具有溶菌、溶血、抗原结合作用;免疫球蛋白IgA具有抗菌、抗病毒、抗毒素作用;IgG是血清免疫球蛋白的主要成分,可调节吞噬细胞的吞噬、中和毒素等功能[10]。本研究中采用麻杏石甘汤辅助治疗者治疗后IgG、IgM、IgA水平高于仅采用西医治疗者。这一结果提示,采用麻杏石甘汤辅助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有助于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通过增强自身抗病能力而促进康复进程。

[1] 张昕婷,张俊英,曹爱华.济南市1300例儿童呼吸道疾病流行病学分析[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14,35(11):1275-1277.

[2] Fraser B C,Anderson D E,White B J,etal.Associations of various physical and blood analysis variables with experimentally induced Mycoplasma bovis pneumonia in calves.[J].American Journal of Veterinary Research,2014,75(2):200-207.

[3] 谷春华,任君霞,杨立波,等.连花急支片治疗急性气管-支气管炎痰热壅肺证随机双盲多中心临床试验[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5,22(9):18-21.

[4]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编辑委员会.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诊治专家共识(2015版)[J].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15,30(17):1304-1308.

[5]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132-133.

[6] 陈海鹏,吴力群.蒿芩麻杏石甘汤治疗肺炎支原体感染所致儿童急性支气管炎和轻症肺炎23例[J].河南中医,2016,36(4):636-637.

[7] 黄文娴,何 薇,罗光亮,等.千金苇茎汤合麻杏石甘汤联合阿奇霉素治疗肺炎支原体肺炎疗效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2017,9(3):188-190.

[8] 胡元辉.基于麻杏石甘汤治疗小儿肺炎的疗效、不良反应及量演效分析[J].中医临床研究,2016,8(20):89,91.

[9] 王云霞,刘文光,谷 强.合并支原体感染的大叶性肺炎患儿肺泡灌洗液中常规细胞学检测及意义[J].中国内镜杂志,2016,22(2):216-220.

[10] 苏 蓉,杜 赢,童珺颖,等.阿奇霉素与红霉素治疗小儿肺炎500例对比观察[J].陕西医学杂志,2016,45(1):89-90.

猜你喜欢

甘汤麻杏石支原体
Comparing the effects of three decoctions for coronavirus disease 2019 on 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2-related tolllike receptors-mediated inflammations
加味麻杏石甘汤联合信必可都保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寒包热证)的疗效研究
麻杏石甘口服液防治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的应用试验
苓桂术甘汤联合美托洛尔片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
藏羊支原体肺炎的诊断与治疗
猪支原体肺炎的诊断与防治
鸡败血支原体的流行特点、鉴别诊断及防治
反复发烧、咳嗽,都是肺炎支原体惹的祸
观察在西药治疗基础上加用加味麻杏石甘汤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