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缅关系的脉络和逻辑

2018-04-23李晨阳

世界知识 2018年2期
关键词:缅甸转型政治

李晨阳

近几年的中缅关系演变似乎让国人大跌眼镜。2011年3月底缅甸军政府移交国家权力给吴登盛领导的巩发党政府,不少人认为这是“换汤不换药”,中缅关系不会受影响。但是2011年9月30日,吴登盛宣布在其任期内搁置密松电站,随即莱比塘铜矿等中国在缅甸重大投资项目均受到冲击,“中国丢了缅甸”的论调充斥中国媒体,许多人甚至质问“谁丢了缅甸”。随着2015年11月缅甸大选临近,国人又走向了另一个极端,认为一旦杜昂山素季领导的民盟获胜,中国将面对一个亲西方的缅甸政府,因而希望巩发党获胜。不过民盟2016年4月开始执政后,经过短暂的调适,民盟政府与中国的热络程度似乎超过了巩发党时期,曾被认为铁定亲西方的杜昂山素季在一年多时间里三次访问中国,对中国提出的“人字型”经济走廊反应热烈,缅甸社会各界纷纷感谢中国在“罗兴亚人”问题上对缅甸的支持,密松电站、中缅铁路、皎漂开发等重大项目似乎又见到了曙光。但是,以后的中缅关系会怎样发展呢?我们有必要透过现象厘清中缅关系发展的脉络和背后的逻辑。

地缘、族缘和文缘奠定了中缅关系长期友好的基础。

国家利益仍是民族国家处理对外关系的基本原则

冷战结束后,尤其是随着欧盟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不少人认为“地球村”的实现指日可待,但是《欧盟宪法条约》的夭折、英国脱欧以及苏格兰、西班牙加泰罗尼亚地区要求独立,使我们再度认识到,民族国家仍是当今国际关系的主体,国家利益仍是民族国家对外交往的基本原则。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虽然也是国家利益的组成部分,但是不可能取代领土、主权、安全和经济等领域的重大国家利益。换句话说,缅甸虽然实现了政治转型,但是其对外交往不会根据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选边站队,不会盲目地追随美国与中国作对,只会根据其国家利益的轻重缓急处理对外关系,从另一个角度来看,美日虽然在全球大打民主和人权牌,但美国曾长期与军人执政的泰国以及沙特阿拉伯等绝对君主制国家维持着密切的合作。从中缅关系历史看,实行议会民主制的缅甸政府在1948年至1962年间与共产党执政的新中国共同倡导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签署了边界条约,开创了中缅关系的新篇章。所以,国内认为中国不能与政治转型后的缅甸友好相处的观点,既是对国际关系发展阶段的认知错误,也是对我们的制度、理论、道路和文化缺乏自信的表现。

地缘、族缘和文缘奠定了中缅关系长期友好的基础

缅甸的精英人物经过与西方国家的短暂热络之后,很快就感觉到自身与中国在人种、思维习惯、待人接物、饮食文化等方面的相似性,政治体制差异性对中缅关系的影响不断下降。

首先,中缅两国有着2200多公里的陆地边界。2015年11月杜昂山素季被解除软禁后,多次表示中缅两国是山水相连的邻国,愿意和中国友好相处。其实这并不是杜昂山素季敷衍中国媒体,而是包括她在内的缅甸精英对于中缅地缘关系的准确认知和共识,即无论哪股政治力量执政,缅甸都不可能置中国这个巨大的邻国于不顾。其次,从语言谱系来看,缅语和汉语同属汉藏语系,两者之间有不少发音类似的词汇,缅语与藏语、彝语同样有着很近的语言亲属关系。很多缅甸学者和精英人物对中缅语言的亲属关系很感兴趣,无形中拉近了双方关系。从体质人类学来看,不仅缅族与汉族同属南蒙古利亚人种,中缅两国之间还存在着16个同源的跨境民族。第三,相同的文化习俗是中缅关系的润滑剂。缅甸转型之初,很多缅甸精英都纷纷前往美国、欧洲访问,但时间一长,我们发现在美国举行的关于缅甸问题的国际学术会议上缅甸学者越来越少,缅甸学者到美国智库交流的频率也在下降。一开始我们对此很好奇,后来才明白,除了路途遥远之外,缅甸学者对于美国式的国际接待不习惯,也不习惯美国的饮食以及美国人过于直白的表达方式。而中缅两国之间一个半小时的时差让人没感觉,气候差距不大,饮食也相似,关键是两国都讲究礼仪、好客,表达含蓄。相比而言,中缅之间的人文交流更加顺畅。总之,缅甸政治转型并没有影响到中缅之间始终存在的天然纽带。

中国发展模式对缅甸有着极大吸引力

缅甸是二战后军人掌权时间最长的国家,累计超过了半个世纪。从2010年11月启动政治转型至今,缅甸政局的稳定性超出了多数人的预期。但缅甸民主化的社会、经济、文化、政治基础并不牢固,目前呈现出“转”而未“成型”、“稳”中有“不定”的特点,未来难以成为发展中国家政治转型的成功典范。一是缅甸的政治转型尚未达到正常转型所要求的条件。如缅甸的经济发展水平和人均GDP过低、社会结构单一、中产阶级力量弱小、现代民主政治文化缺失、政党和社团不成熟、非政府组织和媒体超前发展,等等。这就意味着民主政体在缅甸的正常运转还缺乏良好的基础。二是缅甸存在严重的民族宗教矛盾。由于民选政府无力独自解决长期存在的民族宗教问题,一方面为军人长期干政留下了巨大的空间,另一方面缅甸需要邻国、尤其是中国协助其推进民族和解进程,在国际上需要中国支持其解决“罗兴亚人”问题的立场和政策。三是外部势力的干预。美欧日等竭力推动缅甸的民主化,但对民主化之后的发展问题并不关心,也不投入,反而在“罗兴亚人”问题上对缅施加了巨大压力,引起了缅甸社会各界的普遍反感。四是中国发展模式的日渐成熟和取得的伟大成就使相当多的缅甸人觉得无需舍近求远去学西方。

但是,中缅关系再度好转并不只是因为上述几方面因素,最重要的一点是十八大以来中国积极践行“安邻、睦邻、富邻”和“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周边外交政策,努力适应缅甸的变化,不断加大人文交流力度,加大对缅甸民生的投入。所以,近期中缅关系的变化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中国对缅甸的开放、包容和口惠实至的政策逐渐产生了积极效应,尤其是中国在“罗兴亚人”问题上的态度使大多数缅甸人认识到中国才是其真正的朋友。

正视存在的问题和挑战

虽然近期缅甸上上下下对华态度都有明显变化,2017年吴廷觉、杜昂山素季、国防军总司令敏昂莱等缅甸军政领导人密集访华,缅方明确表示同意联合推进中缅经济走廊建设,但这并不意味着中缅之间的深度合作将一帆风顺。目前密松电站被搁置的中缅合作困局尚未打破,我们更要居安思危,正视存在的问题和挑战。

首先,出于对大国的恐懼和自身安全的担忧,大国平衡和中立主义始终是缅甸外交的基本原则,缅甸独立后历届政府都没有改变这一立场,因而缅甸过去、现在和将来都会努力避免过分依赖中国、美国、日本、印度、欧盟中的某一方,在政治、经济、安全等领域也是如此。其次,缅北“民地武”问题一直是影响中缅关系的重大问题,是中缅缺少战略互信的主要原因之一。第三,缅甸传统的文化因素不可忽视。缅甸一般不会对友好邻邦提出的合作方案直接说“不”,但历史经验告诉我们,今后中缅两国在经济走廊建设方面的谈判将是非常艰难的,尤其是在具体条款方面可能会有反复。第四,缅甸政治发展存在变数。总体上缅甸的政治转型短期内不会发生逆转,但发展道路将不平坦,未来军人接管政权的可能性不能排除。当然,不到国家局势濒临失控的程度,军队不会出手。第五,缅甸对华民意存在变数。缅甸对华民意近期有所转变,但还没有发生质变。在2020年大选前后,民盟为了保住执政地位,其政策和立场容易受民意的左右。一旦中缅之间的某个问题被西方媒体或缅国内势力炒作起来,中缅合作就可能再次受到严重冲击。第六,域外大国的挑唆与竞争不会停止。美日印欧不会坐视中缅关系的好转和中缅合作的深化,一定会从各个角度加以阻挠。

对于未来中缅关系的发展,近期双方要以大气魄超越“密松困局”,然后聚焦“一带一路”框架下的中缅经济走廊建设,以合作求发展,以发展促和平,进而夯实中缅命运共同体的经济和社会基础。

(作者为云南大学缅甸研究院院长、研究员)

猜你喜欢

缅甸转型政治
转型发展开新局 乘风破浪向未来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航天器在轨管理模式转型与实践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转型
缅甸总统吴廷觉访华
缅甸非常之旅
沣芝转型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