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裂缝》的后现代主义特征

2018-04-22杜洁

北方文学 2018年8期
关键词:戏仿碎片化后现代主义

杜洁

摘要:英国文坛巨匠多丽丝·莱辛自2007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以来,倍受中西方评论家的关注,她风格多变的文学书写因小说《裂缝》的问世而达到新的高度。《裂缝》是一部典型的后现代主义作品。主题戏仿《圣经》创世纪,碎片化的叙事等赋予《裂缝》明显的后现代主义特征。这展示一个传统女性作家敢于质疑权威的勇气。小说后半部分通过对男女两性之间的矛盾、斗争的书写,又体现莱辛高瞻远瞩,在质疑权威的同时,对人类未来,男女两性关系做出的思考:唯有两者之间的和谐才是人类向前的光明大道。

关键词:《裂缝》;戏仿;碎片化;后现代主义

一、《裂缝》主题戏仿《圣经》人类起源说

戏仿是一种古老的文学手法,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前五世纪。巴赫金认为,戏仿体是双生话语中的一种,即在戏仿体中存在着两种声音和意识。在与仿格体的比较中,巴赫金昭示了戏仿体的主要特征。仿格体与戏仿体都是在利用他人话语,但是在仿格体中,二者并不存在矛盾,而是有同一的指向,而且不同的话语有可能融合成一种声音。而在戏仿体里,不同的声音不仅各自独立,相互保持着距离,而且是互相对立的,决不会出现不同的声音融为一体的情况。[4]345 后现代主义的戏仿属于上述中的后一种情况。后现代的戏仿体虽是一种话语对另一种话语的模仿,但是二者矛盾重重,所指不一,相互对立。

《裂缝》在主题上充分使用了后现代主义小说的创作策略:戏仿重写经典,这正是后现代主义质疑传统所常用的游戏化书写手段。小说《裂缝》在开篇,作者就用戏谑的口吻为她讲授人类的起源做铺垫:

“我这里要讲述的历史是基于古老的历史资料,它们最初是口口相传,后来才以书写的方式留传至今的。这些史料记录的是最早期的人类的情况。我认为任何一个完成这些材料整理并把它当作正统学术研究结果的学者将会被攻击、挑战、质疑……你会一直说,但是你不知道我现在所告诉你的不一定是真的,我告诉你的只是我个人看到读到而已,而且它又是如此的不同。”[3]6-7

莱辛本要讲述关于人类起源的故事,但是她却采用如此不认真、严肃的态度来开始,所研读的史料来源不详,甚至开始是以口口相传的方式留下来。她自己深知以这样的方式来讲述人类的起源肯定会受到学术圈的攻击,但她还是一如既往的开始了故事,由此可见,莱辛是抱着对传统文化的不屑、质疑甚至挑战书写《裂缝》的。

《圣经》是西方宗教和文学以及文化的根基。作为基督教的灵魂,它被誉为“万书之王”,曾被翻译为1800多种文字。这部经典之作深深渗透并影响西方国家的文学、经济、艺术、政治、价值体系等。关于人类起源,《圣经旧约》创世纪中如此描述:“耶和华神用地上的尘土造人,将生气吹在他鼻孔里,他就成了有灵的活人,名叫亚当。耶和华神使他沉睡,他就睡了;于是取下他的一条肋骨,又把肉合起来。耶和华神就用那人身上所取的肋骨造成一个女人,领她到那人跟前。那人说:“这是我骨中的骨,肉中的肉,可以称她为女人,因为她是从男人身上取出来的。”[1]2:7;2:21-23显而易见,亚当先于夏娃被创造,且夏娃的身体是从亚当的一根肋骨所变,寓意夏娃是属于亚当的。

《裂缝》开篇,莱辛就用戏谑的口吻讲述在她自己也不确定是什么时候的那些久远年代,人类最初只有女性,她们生活在靠近海边的名叫裂缝的岩洞中,她们以海为生并称自己为裂缝人,她们认为自己是属于大海的。她们靠燃烧干燥的海草和木头取暖,靠抓捕海鱼为食。她们的日常是赤身裸体躺在温暖的沙滩上晒太阳或在近海滩水域游泳。她们群体分工明确,有放哨、捕鱼的、收集海草等,她们的生活被描述为田园般的美好。最令人咋舌的是她们受孕也全靠自身:

“当月亮最大最圆时,我们就爬到裂缝上方长有红花的地方,我们折些花朵揉碎,大量的红色汁液就会流出,然后从更高处流下的泉水冲刷着红色花朵的汁液流到低处,我们这些成年的裂缝人也让这红色的液体流经并冲刷我们的身体,月光也让我们的血液流动,这样,我们的子宫就能充盈并生出新的裂缝人。”[3]9

由此可见,这个版本的人类起源故事中,女性是唯一的主角,唯一的存在。就连众所周知的需要男女交配并让女性受孕生子都不必要。而且她们只生裂缝人……和她们一样的女婴。这一切严重违背传统伦理道德,甚至在很多基督徒看来是亵渎《圣经》创世纪。

但莱辛的杜撰则刚刚开始,根据故事的讲述者麦尔所述,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裂缝人时不时生出一个带把的男婴,这实在让裂缝人恐慌。她们觉得自己漂亮有用,而这样的异类婴孩简直丑到极点:

“我们就像暴风雨过后从海滩上捡回来的贝壳,裂缝岩石上的红花一样漂亮,我们浑圆的乳房可以喂养孩子,裂缝般的阴户隐蔽、漂亮且能生孩子。而你们身上长的包包和管子状的凸起物让你们看起来像海里生物。而你们不能挤出奶水的奶头根本就是无用。于是,偶尔出生的这些被认为是畸形胎的男婴被扔到一块叫杀人岩的地方,老鹰会叼走他们美食一餐。”[3]11-12

这些反《圣经》、反伦理的故事听上去十分骇人。女性先于男性来到这个世界,她们单性繁殖后代,她们生活简单、和谐、有序。但突然出生的男婴扰乱了她们的正常生活秩序,不过她们处理的方式简单粗暴,直接把男婴丢到老鹰盘旋的杀人岩。

莱辛这样的杜撰,是典型的后现代的反经典重写戏仿。戏仿特别强调其对传统的颠覆和批判的功能,《圣经》里上帝创造的伊甸园中,亚当先于夏娃出现且他们起初生活的和谐快乐,他们聪明睿智。而在莱辛杜撰的故事中,情况恰恰颠倒,女性先于男性存在且女性独立、强大,自成有序的社会体系。这充分体现向来有强烈女性主义意识的莱辛向传统权威发起挑战。她质疑女性处于后者、他者地位的不合理性并勇敢杜撰故事和對抗经典。

但上述故事只是小说的开篇而已,后来,裂缝人更频繁生出男婴,于是她们中有人就开始虐待这些男婴,甚至有些被剪去生殖器当实验品喂养。但大多数男婴还是被放到杀人岩。裂缝中的看守人发现被扔走的男婴并未被老鹰啄食,相反,而是被放到靠近海边的山谷,被母鹿悉心养活且他们已经长大,自成一个部落。于是,裂缝人中胆大的一些走到山谷地带和突起族男性接触,于是,就有了性交,然后年轻裂缝人和突起族的性接触就一发不可收拾,她们频繁来往。但是,和成熟的裂缝人相比,被遗弃且由母鹿养大的突起族野蛮未开化。

“他们越来越受到语言的困扰。裂缝人的语言更清楚更精准。他们尝试记住裂缝人麦尔使用过的词语和词语的组合方式。但是他们知道的太少了,远远不够。”[3]69

他们说话就像孩子,麦尔每次去他们的窝棚,除了交配,很重要的任务是教他们说话。直到后来男性在部族里相互之间模仿麦尔说的话,他们很骄傲自己终于脱离了婴童语言。

因此,和几千年来文化所定义的男强女弱,男主女随角色截然相反,莱辛大胆赐予这些早期女祖先成熟、能干睿智的特性,而意外出现的男性则成了幼稚、野蛮、未开化,甚至话都不会说的类兽人。这无疑重重冲击了西方文化权威。这一切讲述似乎把读者引入一个这样的认知:莱辛是以女性主义战士的姿态来挑战西方权威《圣经》和几千年的男权社会。但是,随着故事的展开,读者最初的认知又被推翻。作者并没有一味的赞颂“夏娃”,相反,她多次有意识提到单性繁殖的女性消极被动并且没有创意。再后来,自从男女有了性接触,裂缝族再也不能靠红花水冲刷身体受孕,没有男性,她们的生活一片惨淡。最终,女性裂缝族选择原谅莽撞爱冒险的男性喷射族,愿意和他们一起重建家园。

至此,莱辛似乎又褪去了她女性主义的外衣。她只是通过戏仿经典传统的方式,告诉读者经典也可以去质疑或者重新定位,男性没必要永远高高凌驾于女性之上,但是女性也不必存着把男性完全否定并踩在脚下的念想。为了长久的和谐生存,唯有彼此的谅解关爱方是大道。

二、碎片化叙事

碎片化叙事是后现代写作的另一个重要特征。哈桑指出,后现代派使一切支离破碎,他们信赖碎片,极力责难“整体性”。他们用碎片对抗整体,秩序、意义、历史、主體等都受到了质疑,一种内在的不确定性成为后现代的主旨。[2]88-89后现代派作家对传统叙事方式,尤其是连贯线性的叙事提出质疑。他们用虚化的情节将碎片串连起来。叙事者的角色不停跳换且一连串的意识、时间顺序和地理位置的跳跃以及篇章的转换,都令习惯了传统叙事的读者费解。这种叙事的偶然性、含混性给读者带来困惑,而这些又恰恰成为后现代主义书写的风格,即反对传统的编年史式和直截了当的讲故事的方式。

小说《裂缝》完美契合了碎片化叙事这个特征,莱辛通过拼贴、碎片化的叙事和不连贯的情节,使小说的整体性被打破,给读者一种零散和混乱的感觉。《裂缝》整篇小说用了43个老鹰标识将故事切割成37个碎片,且大多数碎片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整篇小说就是由37个碎片拼贴而成。开篇作者讲述自己目睹了家中男仆和女仆之间的爱情纠缠,从而引出自己要讲述故事的主题,然后亮出自己的身份——罗马史学家。然后又提到资料中有些故事描写残暴,并规劝敏感的读者略过后续故事直接跳到29页阅读。[3]7

这种作者有意识建议读者挑选自己感兴趣的章节跳读的方式打乱了传统读者对线性叙事和阅读的依赖。而含混不清的叙事则更使读者一头雾水。“后现代文本并不是作者思想情感的摹写,也不再是连贯流畅而内蕴的微言大义。相反,人们感到语言对自身的剥离,因而只能让自己放弃理性的思维,让无意识自然流出,直接呈现在文本中。”[7]250

“但是你不明白我讲的故事不一定是真的,因为我只是以我现在所看的方式讲故事,但是当时肯定与现在截然不同……那时候是什么时间呢?我(前半故事的讲述者麦尔)不知道。那时候是一段很长的时间,这就是我所知道的。”[3]7-8

作者要讲述的故事严肃,但这样凌乱不确定的叙事让严肃和准确性大打折扣,甚至让读者怀疑故事的可靠性。这正是作者想要传达给读者的信息,即让读者意识到故事的虚构性。再到后来,莱辛反复在现世叙事者古罗马历史学家和古代叙事者麦尔、马洛娜之间进行毫无征兆的转换。且莱辛笔下两位古代叙事者之间没有丝毫衔接,第一位麦尔讲完她的那部分后,时间上就是漫长的断裂,故事戛然而止。然后,历史学家讲述自己的家庭私事。之后不知是多少时间后的另外一位讲述者马罗娜欣然登场,当时对应的男性部落首领霍桑。故事又围绕着这两个人和男女部族之间的斗争继续展开。这里的故事和麦尔的故事没有衔接,因此,这个断代的古老人类历史,伴随着它支离破碎的叙事,使读者在碎片中很难拼凑出一个完整的故事,严肃文学所崇尚的秩序、意义已不复存在。

三、结语

莱辛通过在主题上戏仿《圣经》创世纪,让《裂缝》中更优秀的女性成为这个世界的第一造访者,而偶然出现的男性则被赋予不成熟,不负责任等负面特质。而且莱辛用戏谑的口吻仿创世纪随意篡改书写人类起源的故事,语言支离破碎,时间断层,叙述非线性。这样的叙事方式使小说丧失了整体性,给读者零散混乱的感觉。与严肃文学作品相比,《裂缝》在努力摆脱传统经典的影响。但同时,莱辛在她的伊甸园中,主设了女性先、男性后,女性成熟、男性幼稚的前提后,笔锋又转,通过男女两个部族之间的斗争告诉读者,女性再成熟稳重,她们依然需要依赖有冒险精神的男性共同去创造持久和谐的生活。因此,莱辛,以她近60年的写作经验和对各种主题的大胆尝试,试图在人类文明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在被高科技所浸透的英国后工业社会的破碎性中去质疑权威,去向传统挑战,去找寻女性地位缺失的缘由。但同时,她又理智的暗示和谐永久的幸福生活是与男性和谐共行。

参考文献:

[1]Anonymous.Holy Bible.New International Version.(2007).

[2].Hassan Ihab.The Postmodern Turn:Essays in Postmodern Theory and Culture.Columbus:Ohio State University Press,1987.

[3]Lessing,Doris.The Cleft.New York:Harper Collins Publishers,2007.

[4]刘辉“后现代小说中的戏仿”英美文学研究论丛,2008:344-349.

[5]彭殊 美国后现代小说中戏仿手法的运用 外国文学,2008,5(87-89).

[6]孙晓冲.后现代分裂文明下对人类命运的深切关注——对多丽丝·莱辛作品《裂缝》的解读[J].大家,2010,24,9.

[7]王岳川.后现代主义文化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

(作者单位:景德镇陶瓷大学)

猜你喜欢

戏仿碎片化后现代主义
素描喜剧: 预期违背、 共鸣制造与戏仿表达
从后现代主义传记戏剧到元传记:重读《戏谑》与《歇斯底里》中的荒诞性
元艺术与后现代主义
后现代主义的幻想
想象力都去哪了
浅谈后现代主义对服装设计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