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还能传唱多久的《夏布神歌》

2018-04-21沈宓

中华手工 2018年4期
关键词:夏布荣昌织机

沈宓

幺妹要勤快,勤快要绩麻,

三天麻篮满,四天就满了弦,

幺妹就把麻团挽。

麻团挽好了,上街去把机匠请,

机匠一进屋,就有麻线牵,

牵起就好刷,刷起就好编。

颜坤吉一边唱着自己编写的《夏布神歌》,一边挽芋子、刷布。如今已88岁高龄的颜坤吉行动越来越不便,早已从织机上退下来了。但他仍舍不得闲下来,只要有空,还会习慣性地去夏布厂里走走看看。从家到工厂不过门百米,可颜坤吉却在这条路上走了一辈子。同时,也见证了夏布在盘龙、在荣昌,甚至全国的盛与衰。

清朝初年,夏布织造技艺随着湖广移民传入荣昌,传到颜坤吉这一代,已经传承了27代。“我从8岁开始挽芋子,12岁开始织布,15岁就开始自编自卖了。”上世纪四五十年代,一匹夏布可以换回一袋米、一篓蛋或一块肉,可以说这是一门足够养活一个家庭的手艺活。那时,刚编织好的夏布带到城里就有人抢着要,不愁销路。为了让大家都能吃饱饭,颜坤吉无偿教授夏布编织技艺,从一个村到一个镇,越来越多人投身夏布织造业中。“早些年,盘龙镇上家家户户都会编夏布。好多人就在家门口挽芋子、挽麻团、梳麻。到了上世纪90年代,夏布市场空前繁荣。麻线还在织机上,商人就先把钱预付了,再慢慢等着交货。那时,盘龙镇上可说是一步一厂,几千台织机在运转,都是织夏布的,供不应求。从荣昌到重庆,再到深圳、广州,最后还被带到了韩国、日本。”这是颜坤吉记忆里夏布最红火的时代。

但是这些年,夏布市场的热度渐渐褪去,许多厂子关厂倒闭,不少年轻技师也出门务工离开了。但这并没有阻止他前行的步伐,学会了修复编织过程中的断线、跳线,为夏布的进一步走进市场破开迷雾。

为了传承这门技艺,他的长子颜太贵跟他一样,8岁时就开始学挽芋子,年轻时就成为父亲的得力助手。但是对于当下,颜坤吉喜忧参半,喜的是孙女颜先英也从事夏布编织,而且带着夏布走向了国际舞台;忧的是颜先英是还在从事夏布制作的唯一一位孙辈。

但令人欣慰的是,近几年,荣昌夏布再次走进大众生活,与一流设计师合作、做成服饰箱包、开专卖店、走上国际T台,甚至身边也有不少人开始穿夏布衣服,还有人当作一种时尚潮流。但作为一门从盘龙镇走出去的手工技艺,不管外界如何变,不管它走多远或是离大众多近,夏布的手工制作技艺始终未变,如果有一天,在蟠龙镇上,有人看到一位满头白发、精神矍铄的老人,一边挽芋子,一边哼唱着《夏布神歌》,那一定是颜坤吉了。

幺妹挽芋子,梭梭匠就把麻布编,

编起去好染,染起就连衫,

青布来捆领,蓝布就打驼肩,

衣服做好了,幺妹就拿去穿,

穿起又好看,幺妹像天仙。

猜你喜欢

夏布荣昌织机
吕继成:给荣昌陶注入新活力
伍艳辉夏布山水画作品欣赏
全国首个荣昌猪数据标准体系发布
确保十九大精神全面落实在荣昌大地上开创“成渝城市群新兴战略支点”新篇章——专访中共荣昌区委书记曹清尧
夏布谣(新余采茶戏)
人类学视角中的荣昌陶艺——关于荣昌陶艺的田野调查
喷水织机进入大面积更新换代期
实地调研国产中高端织机
喷气织机辅助喷嘴专利技术综述
喷气织机松经机构与后梁配合的应用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