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因地制宜战贫困

2018-04-20冉昱晟韦倩

当代贵州 2018年10期
关键词:持家名片萝卜

文_冉昱晟 当代贵州全媒体记者 / 韦倩

遵义市凤冈茶海之心田园美景。(贵州图片库供图)

“抱歉,我们今年的茶叶已全部销售完毕,新茶出来我第一时间告知您。”面对络绎不绝的订购电话,凤冈县茶农陈豪心里乐开了花。

陈豪家有18亩茶园,一个茶叶加工厂,每年茶叶纯收入10余万元。如今买了轿车,生活跟以前相比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而这都得益于近年来凤冈县将茶产业定为主导产业的决策,依靠“绿水青山”打造“金山银山”,凤冈县利用本地茶“绿色、生态、锌硒、有机”的优势,做靓“东有龙井·西有凤冈”这张名片,使生态茶产业成为脱贫攻坚的助推器。

现在,凤冈县茶园面积达50万亩,涉及全县14个乡镇70个村,茶叶加工企业200多家。“凤冈锌硒茶”获得了中国驰名商标,并在全国开设“凤冈锌硒茶”专卖店200多间。

不只有茶,在凤冈,肉牛也是一张响亮的名片。

“今年卖了6头牛,收入3万多元,总算可以过个好年,等开春了我还要再养几头牛,让明年的日子更红火。”因为参与合作社养牛而脱贫的花坪镇石盆社区贫困户熊应华高兴地说。像熊应华一样当起“牛保姆”,利用当地牧草和农作物的生态循环种养结合模式,通过养牛增收的贫困户有1100余户,户均增收6000元以上。

现在“凤冈牛·牛天下”这张名片正逐渐扩大市场。凤冈县力争到2020年,全县实现存栏牛28万头,出栏10万头,屠宰肉牛20万头,精深加工10万头,综合产值突破100亿元。

因地制宜发展产业,什么能挣钱就干什么,逐渐成为了凤冈人的共识。

数九寒天里,土溪镇石坝村却生机勃勃。

“没想到萝卜不出村就能卖出好价钱,如今还能够卖到省外。”村民谢仁和笑得合不拢嘴。

2017年,石坝村在县委统战部的帮扶指导下,以“党建+支部+大户+农户”的模式,种植了1000余亩“同心萝卜”。今年1月,短短50天,数百万斤同心萝卜为石坝村带来120多万元的收入。

进化镇临江村在打造美丽乡村建设中,把“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建设作为激发农业发展活力的主抓手,村支两委按照“支部+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创新模式,引进九龙生态养生园、天泉地绿养牛场等大小企业10多家。

自从乡村变美后,村民朱德毅夫妇开起了“老兵餐馆”,周末和节假日里生意红火,忙得不亦乐乎。

同时,为了让贫困户能够真正“持家、发展、家教”,凤冈采取理论与实操结合,就履行家庭教育责任如何培养子女、如何持家、如何收拾家务等方面开展能力提升培训,目前累计培训人数已达1500人。

凤冈还采取“三改三治三化”措施改善人居环境,成立县扶贫开发投资有限公司盘活农村三地“惠民”,并通过实施“产业就业创业”精准脱贫行动“富民”。

凤冈县的广大农村,正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猜你喜欢

持家名片萝卜
包包,也可以是你的名片
萝卜蹲
买萝卜
持家有道之旧瓶新用
能干的土豆皮
鹊桥仙·三八妇女节
不会丢的创意名片
春节赞歌
会展名片等
企业名片Enterprises Ca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