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移动发布“飞联网”平台混合组网推出三大服务

2018-04-19鲁义轩

通信世界 2018年9期
关键词:现网网络覆盖航空

本刊记者│ 鲁义轩

中国移动推出飞联网业务的目的,是打造一个立体分层空中网络覆盖,基于卫星、低空现网构建空地网络一体化,为机场、无人机、通用航空、运输航空提供网络服务。

2018年1月中国民航局《机上便携式电子设备(PED)使用评估指南》正式发布,“机上手机禁令”随之解除,中国民航步入“空中智能网联”时代,未来空中交通的网联化和地空通信的智能化将成趋势。

3月28日,由中国民用航空局主导,中国移动、张家口市政府、机载公众通信联盟联合主办的中国首届飞联网峰会暨中国移动飞联网产品发布会在冬奥城市张家口召开。会上,中国移动政企分公司副总经理黄刚发布了中国移动2018年飞联网解决方案。他表示,中国移动将通过三大布局,打造一个立体分层的空中的网络覆盖。

“飞联网”瞄准三大服务

从2018年起,中国移动全国集中负责交通行业的专业公司“中移智行”进入筹备状态,该公司同时作为中国移动飞联网在全国业务的销售支撑和建设运营主体。据黄刚介绍,中国移动推出飞联网业务的目的,是打造一个立体分层空中网络覆盖,基于卫星、低空现网构建空地网络一体化,为机场、无人机、通用航空、运输航空提供网络服务。

在技术上,低成本混合组网是目前更好的高空通信实现方案,国内航线大力发展地空通信,国外航线以卫星通信为补充,完成全球覆盖。

围绕飞联网目标,中国移动正在重点推进3方面服务:机载通信、联网无人机、智慧机场。

在机载通信方面,中国移动采取的是地对空基站覆盖+卫星覆盖的混合组网方式,目前地空通信骨干网已搭建完成,技术验证成熟,已建设京沪、京广、京蓉三条航线共52个基站,常态化飞行400余架次,总带宽45Mbit/s/架;而自2017年3月中国移动卫星机载通信方案或工信部试验组网和业务批复后,已陆续与东航、南航、厦航等航企签署了航空机载通信框架合作协议。

黄刚表示,未来五年,中国移动将联合航空公司、合作伙伴完成全国航线地空网络验证、部署工作,使其具备商用条件。

另据机载公众通信联盟秘书长秦岩介绍,国内目前三家运营商均已经与航空公司合作进行了机载公众通信业务试商用,在技术实现上,目前ATG与卫星混合组网,通过地面移动基站向空中覆盖+卫星的混合覆盖是一个发展趋势,而且,机载公众通信已经逐渐实现国产化,打破国外设备垄断的局面可期待。

联网无人机,是此次中国移动推出的飞联网业务中一个重点内容。据黄刚介绍,无人机应用已经从视距应用扩展到超视距,从消费领域扩展到巡检、农业、物流、安防等多个行业,这也对无人机通信链路提出了新需求,高可靠联网(100-1000m)、大带宽(大于50Mbit/s)实时图传、低时延(小于50ms)远程操控与应用等需求都很强烈。所以中国移动也非常看重无人机与移动通信结合带来的商业机会。目前4G现网覆盖已满足120m高度以下的无人机联网监管需求;未来5G网络将增强地空覆盖,满足300m以下无人机联网和大带宽数据传输要求。

同时,中国移动也在打造无人机云平台,面向无人机飞手、厂家、行业用户和地方政府及监管部门,提供网联无人机实时通信、监控、电子围栏更新、越界告警等服务。

对于智慧机场,据黄刚介绍,智慧机场方案可支持海量联网设备的并发接入,同时根据业务等级进行不同优先级保障,既提供大带宽接入,又保证机场生产业务的安全和高效。未来5G可提供切片网络,按照业务、客户、应用场景,提供低时延、大带宽、广覆盖的专用专业承载。

据悉,目前中国移动已经与多家民航公司开展了智慧机场合作。

安全是前提

空中上网已经是全民呼吁的大趋势,因此,提供网络服务的运营商也持续发力与航空领域的合作。

中国民航局总工殷时军在发布会上表示,民航发展离不开新技术的支持,所以鼓励各项创新试验。但同时他建议,各方需着重考虑民用航空的安全以及信息传输的安全,在安全领域利用新技术改善顾客体验并提高民航管理水平。例如飞机黑匣子的所有参数如果可以利用更先进的通信技术,实时传输到地面并实时加密,那么将更有利于飞机的安全管理。

猜你喜欢

现网网络覆盖航空
上网课
“闪电航空”来啦
“闪电航空”来啦
面向5G C-RAN组网模式在现网中的应用
宽带网络将覆盖90%以上贫困村
TD-LTE网络覆盖质量评估浅谈
4G LTE的关键技术及其现网实践研究
TD-LTE网络覆盖的分析方法研究
达美航空的重生之路
LTE覆盖的评估、定位和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