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痹祺胶囊联合小剂量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观察

2018-04-17李尊忠杨家良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18年3期
关键词:甲氨蝶呤类风湿关节炎

贾 倩,燕 鹏,李尊忠,杨家良

(临沂市人民医院风湿免疫科,山东 临沂 276003)

*主治医师。研究方向:类风湿关节炎发病机制和治疗。E-mail:jqhappy2009@163.com

#通信作者:主治医师。研究方向:类风湿关节炎中西医结合治疗。E-mail:srainsrainsrain@163.com

类风湿关节炎是临床常见的一种以关节病变为主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关节外病变和滑膜关节炎是其主要表现,其病因尚未完全明确,具有慢性、全身性等特点,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1-2]。目前,临床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常用糖皮质激素、非甾体抗炎药及甲氨蝶呤等药物,但疗效并不理想[3]。为探索更佳的治疗方式,本研究观察了痹祺胶囊联合小剂量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选取2015年6月—2017年6月临沂市人民医院收治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80例。纳入标准:符合类风湿关节炎的诊断标准;距离上次使用抗类风湿药治疗至少>1周;关节炎功能为Ⅰ—Ⅱ级;均自愿参与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合并严重器官损害者;合并慢性病者;急性进行性及晚期重度类风湿关节炎者;有药物禁忌证者。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后展开,按照随机数字表分组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患者中,男性23例,女性17例;年龄22~51岁,平均(34.5±10.6)岁;病程0.5~3年,平均(1.6±0.5)年。对照组患者中,男性24例,女性16例;年龄23~52岁,平均(33.9±11.2);病程0.6~3年,平均(1.6±0.4)年。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基线资料的均衡性较高,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口服小剂量甲氨蝶呤片(规格:2.5 mg),1次7.5 mg,1周1次。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痹祺胶囊(规格:0.3 g×48粒)1次4粒,口服,1日3次。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12周。

1.3 观察指标与疗效评定标准

(1)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依照美国风湿病学会标准:无效为临床症状、C反应蛋白、血沉及类风湿因子改善<20%;有效为症状、C反应蛋白、血沉及类风湿因子改善20%~70%;显效为症状、C反应蛋白、血沉及类风湿因子改善>70%[4]。显效率=显效病例数/总病例数×100%;总有效率=(显效病例数+有效病例数)/总病例数×100%。(2)采集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液样本进行实验室检查,检测炎性因子水平,包括血清白介素17(IL-17)、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类风湿因子(RF)。(3)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关节压痛、肿胀等症状改善情况。(4)观察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包括恶心呕吐、头晕、腹痛及纳差等。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两组患者总有效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患者的显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例(%)]Tab 1 Comparison of clinical efficacy between two groups[cases(%)]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炎性因子水平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IL-17、TNF-α及RF水平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上述炎性因子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患者降低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炎性因子水平比较Tab 2 Comparison of level of inflammatory factors between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2.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关节压痛指数、关节肿胀指数评分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上述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患者降低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评分比较分)Tab 3 Comparison of clinical symptom score between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2.4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有恶心呕吐、腹痛及头晕等不良反应发生,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00%(8/40),对照组为22.50%(9/40),两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病因未明的慢性、以炎性滑膜炎为主的系统性疾病,常伴有关节外器官受累及血清类风湿因子阳性,严重者可导致关节畸形及功能丧失,类风湿关节炎具有病因复杂、病程反复的特点,故有效治疗是临床急需解决的严峻问题[5-7]。

甲氨蝶呤是一种叶酸还原酶抑制剂,主要通过抑制二氢叶酸还原酶而使二氢叶酸不能还原成有生理活性的四氢叶酸,从而阻碍嘌呤核苷酸和嘧啶核苷酸的生活合成过程中一碳基团的转移作用,使DNA生物合成受到抑制[8-11]。甲氨蝶呤较常用于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治疗,但单独使用的效果并不理想。痹祺胶囊是一种中药复方制剂,主要由地龙、马钱子、党参、茯苓及白术等中药制成,方中党参具有益气养血之功,茯苓、白术具有健脾利湿、益气生血之效,丹参可活血化瘀,马钱子流气畅络、强肌增力及消肿止痛,诸药合用,共奏活血止痛、祛风除湿及益气养血之功效,用于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具有较强的针对性[12-14]。现代药理学研究结果表明,痹祺胶囊具有免疫抑制作用,能够降低异常升高的免疫球蛋白水平,促进类风湿因子转阴,还可抑制血管内皮细胞、平滑肌细胞增生。痹祺胶囊与甲氨蝶呤联合应用具有较高的协同作用,两者通过不同的作用机制共同作用于病变处,发挥各自优势,相互弥补各自不足之处,促进疗效的整体提高[15]。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显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说明联合用药可提升临床效果;观察组患者炎性因子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说明联合用药抗炎作用更强,更利于炎症的改善;观察组患者症状评分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相近,说明联合用药具有效果确切、安全性高的优势。

综上所述,痹祺胶囊联合小剂量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能提高疗效,促进患者临床症状、炎性因子水平的改善,同时不会明显增加不良反应。

[1]吕双丛,曹瑞丽.塞来昔布治疗风湿性关节炎和骨关节炎的疗效观察[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15,15(10):1296-1299.

[2]周平.甲氨蝶呤联合来氟米特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临床疗效及安全性[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4,34(20):5717-5718.

[3]吴文英,张如峰,马凤英,等.不同药物治疗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血清铜、硒及锌水平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5,35(6):1555-1556.

[4]陆璧.甲氨蝶呤联合来氟米特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研究[J].河北医药,2014,36(20):3132-3133.

[5]Aslibekyan S,Brown EE,Reynolds RJ,et al.Genetic variants associated with methotrexate efficacy and toxicity in early rheumatoid arthritis: results from the treatment of early aggressive rheumatoid arthritis trial[J].Pharmacogenomics J,2014,14(1):48-53.

[6]王涛,王钢,王佳,等.消痹汤联合西药治疗瘀血痹阻型类风湿关节炎30例的临床观察[J].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17,23(7):904-907,946.

[7]张文兰,胡同平,王永福,等.抗环瓜氨酸肽抗体对类风湿关节炎的诊断、治疗及预后的临床价值[J].中国免疫学杂志,2015,31(11):1541-1544.

[8]毕丹艳,李芹,张虹,等.雷公藤多苷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研究[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6,32(10):880-882.

[9]尚华.益赛普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55例临床研究[J].中国药业,2014,23(12):52-53.

[10]许百洁,莫守崎,薛晓倩.甲氨蝶呤联合艾拉莫德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研究[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5,19(1):120-122.

[11]李培培,邰宇,黄传兵,等.美洛昔康片联合甲氨蝶呤片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研究[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6,32(22):2023-2026.

[12]邓莉,杨祖成,张玉高,等.云克联合痹祺胶囊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观察[J].延安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2016,14(2):25-27.

[13]代利萍.痹祺胶囊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观察及护理[J].家庭医药,2016(7):171-172.

[14]张静.金乌骨通胶囊在类风湿性关节炎临床治疗中的效果观察[J].中国伤残医学,2017,25(12):20-22.

[15]万红建,刘军,徐军英,等.痹祺胶囊联合小剂量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观察[J].中国生化药物杂志,2012,33(5):669-671.

猜你喜欢

甲氨蝶呤类风湿关节炎
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保守治疗异位妊娠疗效分析
中药联合米非司酮及甲氨蝶呤治疗异位妊娠的护理干预
转录因子Egr2/Egr3在类风湿关节炎寒证中的作用机制
Red panda Roshani visits Melbourne Zoo vet
关节炎的“养护手册”
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发生全血细胞减少不良反应分析
类风湿因子阳性是得了类风湿关节炎吗
雷公藤多苷片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疗效
环磷酰胺联合泼尼松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X线、CT、MRI在痛风性关节炎诊断中的应用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