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美洛西林钠舒巴坦钠治疗新生儿感染性肺炎的疗效观察

2018-04-17姚淑文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18年3期
关键词:舒巴坦西林感染性

刘 娟,姚淑文

(黄冈市中心医院新生儿科,湖北 黄冈 438000)

*主管护师。研究方向:新生儿科护理。E-mail:884120587@qq.com

新生儿感染性肺炎是临床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具有极高的病死率,主要由于细菌、支原体、病毒及衣原体感染所致,病原体以细菌为主,而细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临床表现为发绀、口吐白沫、气促、肺部啰音及体温升高等,病情严重者会出现短暂性呼吸困难甚至呼吸暂停等[1-2]。目前,临床上通常采用美洛西林钠舒巴坦钠治疗该病,效果显著[3-4]。本研究探讨了美洛西林钠舒巴坦钠治疗新生儿感染性肺炎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选取2016年2月—2017年2月黄冈市中心医院收治的新生儿感染性肺炎患者96例。纳入标准:经临床诊断符合肺炎诊断标准;日龄均≤30 d。排除标准:对头孢菌素或青霉素类药物过敏者;存在窒息或吸入抢救史者;临床资料不完善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对照组患儿中,男性28例,女性20例;日龄2~26 d,平均(14.2±2.2) d;病程1~5.5 d,平均(3.9±1.5) d;平均体质量(2 812.54±124.14) g。观察组患儿中,男性26例,女性22例;日龄2.5~30 d,平均(14.8±2.7) d;病程1.5~6.5 d,平均(4.4±1.8) d;平均体质量(2 845.84±135.41) g。两组患儿的基线资料相似,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患儿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1)观察组患儿给予注射用美洛西林钠舒巴坦钠(规格:2.5 g),根据体质量计算给药剂量,为0.1~0.2 g/(kg·d),用适量氯化钠注射液溶解后,再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100 ml中,静脉滴注,滴注时间为30~50 min,每12 h给药1次。(2)对照组患儿给予注射用青霉素钠[规格:按C16H17N2NaO4S计算为0.48 g(80万U)],根据体质量计算给药剂量:①足月患儿为5万U/kg,肌内注射或静脉滴注,其中出生第1周的患儿,每12 h给药1次;出生>1周的患儿,每8 h给药1次;严重感染的患儿,每6 h给药1次。②早产儿给药剂量为3万U/kg,其中出生第1周的患儿,每12 h给药1次;出生2~4周的患儿,每8 h给药1次。两组患儿均以7 d为1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与疗效评定标准

评定患儿的临床疗效:显效,治疗后,患儿体温恢复正常,肺部啰音消失,无喘咳,X线检查无明显炎症,血常规检查正常;有效,治疗后,患儿体温恢复正常,咳喘及肺部啰音等症状改善,X线检查结果较治疗前明显改善,血常规检查正常;无效,治疗后,患儿体温、喘咳等临床症状,X线检查及血常规检查并未发生改变。总有效率=(显效病例数+有效病例数)/总病例数×100%。观察两组患儿退热、症状缓解及住院时间。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患儿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临床疗效比较[例(%)]Tab 1 Two groups of treatment outcomes were compared[cases(%)]

2.2 两组患儿临床指标变化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儿退热、症状缓解及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儿临床指标变化情况比较Tab 2 The changes of the two groups of clinical indicators

3 讨论

新生儿肺炎是导致新生儿死亡的重要原因。由于新生儿各项器官的发育尚未成熟,对于疾病的抵抗能力和防御能力较弱,肺部疾病的发生较急促,部分患儿还会出现呼吸道感染现象,此时,不仅需要给予排痰及卧床休息等常规治疗,还需要给予抗感染等处理措施,并针对患儿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药物类型和使用剂量。若未及时治疗和护理,将加重患儿病情[5-8]。传统治疗方法通常以化痰、止咳及抗病毒药治疗为主,但新生儿的各项器官尚未发育成熟,其对于药物的代谢和排泻功能明显弱于成人,因此,实际治疗过程中存在禁忌[9-10]。目前,临床上采用美洛西林钠舒巴坦钠治疗新生儿肺炎,疗效显著。美洛西林钠舒巴坦钠是由美洛西林钠、舒巴坦钠制成的复方制剂,具有较强的β-内酰胺酶稳定性,并将直接作用于细菌,有效避免了对患儿胃肠道的损伤,与头孢菌素类及青霉素类抗菌药物作用相似,可有效缓解肺炎患儿咳嗽、咳痰等临床症状,改善肺部啰音[11-15]。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儿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退热、症状缓解及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美洛西林钠舒巴坦钠治疗新生儿感染性肺炎的疗效显著,可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

[1]吴亚军,甘凯.免疫球蛋白治疗新生儿感染性肺炎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15,30(7):1046-1048.

[2]罗亚辉.免疫球蛋白与维生素AD滴剂联合治疗新生儿感染性肺炎的疗效观察[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16,16(4):439-441.

[3]贾丽芳,赵倩,李日清.盐酸氨溴索联合多巴胺治疗新生儿感染性肺炎疗效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15,53(20):35-37.

[4]卢丽燕,吕永芳,徐青,等.匹多莫德辅治新生儿感染性肺炎对患儿血清PCT、CRP、WBC水平的影响[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5,8(34):98-99.

[5]杨学群,张宏成.盐酸氨溴索治疗新生儿感染性肺炎的疗效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5,9(13):7-8.

[6]桂巍.用两类抗生素治疗新生儿感染性肺炎的效果及对患儿肠道微生态环境的影响[J].当代医药论丛,2016,14(5):185-186.

[7]曹瑾芬.超声雾化吸入治疗新生儿感染性肺炎的临床护理[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6,3(4):717.

[8]卢丽燕,吕永芳,徐青,等.匹多莫德辅治新生儿感染性肺炎的疗效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6,9(1):84-85.

[9]林春花.拉氧头孢治疗新生儿感染性肺炎的应用效果评价[J].海峡药学,2016,28(12):175-176.

[10]马房柱.探讨盐酸氨溴索治疗新生儿感染性肺炎的疗效[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26(15):142-143.

[11]李春艳.人免疫球蛋白在新生儿感染性肺炎治疗中临床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6,10(11):183-184.

[12]魏贤娇.静注入免疫球蛋白在治疗新生儿感染性肺炎中的应用价值[J].北方药学,2015,12(12):40-41.

[13]陈学馨.盐酸氨溴索与多巴胺联合治疗感染性肺炎新生儿的疗效及预后分析[J].中国医药科学,2016,6(14):62-64.

[14]李胜军,乔燕霞,王卫国.新生儿感染性肺炎采用超声雾化吸入治疗的效果观察[J].医药,2015,26(8):90.

[15]杜登龙.两种抗生素对新生儿感染性肺炎的疗效观察及对肠道微生态影响研究[J].中外医学研究,2015,13(18):124-125.

猜你喜欢

舒巴坦西林感染性
去甲肾上腺素联合山莨菪碱治疗感染性休克的疗效观察
头孢哌酮舒巴坦联合纤支镜肺泡灌洗在重症肺部感染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不良反应报告分析及使用注意事项探讨
机械振动辅助排痰在新生儿感染性肺炎中的应用效果
《思考心电图之177》
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不良反应分析与预测模型构建
西药药剂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临床应用疗效观察
题西林壁
苏东坡题西林壁的故事
西林教案160年祭(外一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