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统风水学在居住建筑设计中的应用和探讨

2018-04-16陈显萍

建材与装饰 2018年12期
关键词:风水学房屋建筑

陈显萍

1 引言

从古至今,我国的建筑风水学在我们的生活和经济发展中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风水学有其独特的特点,因此在很多时候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将传统风水学应用于现代建筑的设计中,有利于我国现代建筑推陈出新,促进我国现代建筑业的发展。

2 建筑风水学概述

风水学是我国文化中一朵瑰丽的花朵,是我国悠久历史和身后文化传承的代表,风水学中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学科,比如环境学、自然科学、哲学、人文地理学等等,更显得风水学博大精深,涉及广泛。

2.1 我国古代建筑风水学原理

所谓“风”,指的是空间内部上层气体流动变化的状态,“水”则正好相反,代表空间内下层水体流动的状态。但是我国风水学发展至今,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其原本的意思,更多的指风向、采光、地形等实质的地理情况。在现代社会中,“风水”家具的摆放或者是房屋所在的地理位置能否带来好的运气的总称。不过这种说法有失偏颇,我国的建筑风水学真正应该考虑的问题不仅仅是房屋的地理位置或者家具的摆放位置问题,更多的是一切能够影响人们居住舒适度的问题,比如采光问题、比如通风问题。我国古代建筑讲究山水相依、土壤肥沃、朝阳等特点,而这种依据水源、阳光、土壤等来决定房屋所在位置及建筑特点的学问,才是我们真正所说的风水学。历史上的长安、北平、洛阳、南京等许多做过都城的城市的建筑特点,都可以体现出这种建筑特点,都与我国古代风水学的原理不谋而合。

2.2 风水学在现代建筑中的正确理解

我国建筑风水学的起源较早经过了数千年的沉淀和积累,文化底蕴源远流长,因此也遭受了血多的误解和诟病,许多风水学被神秘化和迷信化,心怀不轨的人利用风水学来招摇撞骗,更使得风水学被人们误解重重。此外由于风水学由于起源较早,历史依据已经较为模糊,难以找到确切的依据,更使得风水学的迷信之风盛行。通过人们在头脑中的臆想和猜测,风水学变得越来越神秘。长久以来,风水学被人们误解为是迷信,似乎成为玄学的一部分。但是这些都是人们对风水学的错误的理解,风水学是我国历史文化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的文化瑰宝,是我国悠久历史文化的智慧的结晶,只是在悠久的历史的传承中没有适当的用科学合理的语言来表达,使得风水学不断被人们误解。

2.3 风水学在现代建筑中的基本思想

我国很多文献记载都表明我国的古代风水学及其注重人的居住环境,这是我国本土文化的一项重要内容,早在我国仰韶文化时期,就已经有了很明显的“环境选择理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靠近水源,我国是传统的农业大国,自给自足,靠近水源不仅有利于生活取水,而且有利于农业灌溉;②位于河流交汇处,有利于交通便利;③处于河流阶地上,河流阶地上地势较高,土壤肥沃,有利于农业发展,而且面临雨水较大的夏季时,可以有效避免水流的席卷;④若位于山坡上,一般建房屋于向阳面。有利于房屋的采光、来风等,这些基本理念与我们现在所熟知的建筑思想基本吻合,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可见古典风水学在现代建筑的建筑上仍有很大指导作用,有利于我做现代建筑业继续传承与发扬。

3 风水学在现代建筑中应用

3.1 符合天时、契合地利

风水学追求一种天时、地利、人和的平和的状态,可以说“天人合一、万物相和”是风水学所追求的最终目标“藏风聚气”是一种常见的设计模式,使用的是负阴抱阳,讲究阴阳调和,在这种建筑模式下,建筑一般是坐北朝南的格局,有利于良好的采光性和通风性,即“藏风聚气”。这也符合我国北半球的地理位置特点,符合最佳的朝向,但是实际生活中,由于地形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很多最佳朝向不一定最佳或者最佳朝向不一定最佳,因此风水师在设计建筑房屋时,都会根据实际情况,适当的偏转房屋朝向,使其最大限度的符合地利。比如在风水学中的理想环境应是符合“四灵”的宝地,在“四灵”中使用的就是前、后、左、右四个方位,而不是东、南、西、北这样绝对的方向来描述,这也显示了我国的风水学依据实际情况而调整方位的思想。

3.2 依山吃山,依水吃水

风水学中讲究依山傍水的格局,认为有山、有水、有光的房屋建筑是理想的居住环境,但是实际中,只有在山区或者丘陵地形中才能符合这些条件,在平原地区,风水学为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做了很大的调整,《水法》中就说“有山取山断,无山取水断”即在有山的地方,可以依山而居,但在没有山的地方可以依水而居,这样不论是在山区还是在平原地区都可以依据自己的特点找到适合的居住地点。在河流众多的地区,比如南方水乡,房屋可以依水而居,以河流为龙脉,以水为护卫,也就是“背水、面街”,在我国的南方城镇中大多数就沿用了这种建造方式。在无山无水的地方,可以将千家万户的屋脊视为龙脉,而把房屋周围的街道看为流动的“水”,这种做法看上去似乎迷信,实际上却符合了我国的协调村落布局的作用,使得村落建筑看上去更加整齐、美观,同时也是促进邻里关系和谐美好的重要手段。

图1 

3.3 依形就势,取长避短

在我国风水学中,很注重“观水”的重要作用,十分注意水在房屋周围的流动和布局。每到一个居住地,先寻找水在城市的哪方流动,在水边的一边可以寻找合适的居住地点,但在和水相反的地方就不可以居住,风水学中对于这种因地制宜、依水而居。扬长避短的做法是很在意的,学多人大都自觉遵守定居的准则。在实际考察中,讲究“瞻前顾后。视左视右”,左一步,右一步,不要慌,不要懒。只有将房屋的各个方位都仔细观察了之后,才能放心的定居,尽管其中有一些迷信的东西,但是去除这些迷信的东西,我们不难发现,我国古代风水建筑学对于因地制宜的思想颇为看中,对于实地考察房屋的居住地,也很看中。

3.4 人工调节,画龙点睛

风水学讲究顺应自然,天人合一,但是完全的顺应自然之余,房屋建筑也还会存在一些问题,因此需要人工来弥补在房屋建造中的缺陷。这里我们遵循的原则是顺应自然规律,弥补自然缺陷。依旧是要因地制宜、因势诱导,对于不太完美的地理缺陷,通过人工调节的方式,使其获得更大的收益。比如若村落的地理位置、地形不满意,缺水的可以开挖沟渠引水,修建人工湖泊蓄水,在小范围内调节居住环境的气候、地形等问题,达到更好的居住体验。除此之外,建筑风水学还可以通过人工手段来达到强化风水的效果,比如文峰塔、文昌阁这一类较高的建筑和牌坊、角亭、小桥等点缀性质的建筑,这些建筑或可以成为当地的地标、标志性建筑,或可以供人们休闲娱乐、放松身心,具有观赏性。

4 建造过程中风水学的指导意义

4.1 建筑的坐向

建筑的坐向决定了后面建筑的中心线和建筑方位等重要基础,因此判断建筑的坐向十分关键。传统建筑的坐向较为清晰,但是现代建筑趋于复杂化,建筑的风格和形式也是多种多样,判断坐向有一定的难度,一般来说,有生气流动的方向就可以作为房屋的朝向,有人认为有风吹进的方向可以作为朝向,因为有风的地方房屋的通风性比较好,窗户的数量也比较多,观景效果比较好,因此可以作为房屋的坐向。还有人认为应该景地势较低的一面作为坐向,理由是背有“靠山”,可见确定坐向的方法不一而论,应结合当地的地形、风向、阳光、等多种因素综合考虑,得到最优的结果。

4.2 建筑的空间

在建筑的空间尺度方面,风水学讲究“千尺为势,百尺为形”,一般遵循依形就势的建造原则,较大的空间尺度比如农村的院子尺度、房子尺度,应该顺应周围的山或适应周围的自然环境。此外在小尺度空间中,风水学确定的尺度的大小为模数制,具体的应用就是木匠在修建构件是,应将尺寸都落在尺子上吉的分段内,当然这里的吉凶都是有着浓重的封建迷信主义色彩的,但是其传承至今也有其存在的道理,这些数据大多符合人体工程学,人们居住起来居住体验较好,且长期以来,木匠们经常使用,熟练度也较好,有效提高了房屋建筑的质量和速度,减少了事故发生的频率。

4.3 建筑的选材

不仅在房屋的坐向和尺度上讲究因地制宜,在建材的选择上也不例外,我国传统房屋的建造一直以来使用木头作为主要的建材材料,不仅是因为我国盛产木头,也是因为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运用自己的智慧攻克了木材建造大跨度建筑的难题,使得我国的建筑水平更上一层楼。此外在黄土高原地区,因其有着深厚的黄土,所以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建造了我国传统民居——穴居,不仅十分御寒,而且节省建筑材料。

5 结束语

总之,中国风水学是结合了众多学科和自身的研究的学科,致力于追求万物平衡的和谐之美,因其在建筑中有着合理性和实用性,在剔除其中的封建迷信之后依然可以继承和发展,用风水学的原则指导我国现代居住建筑的建造。

[1]高子谦.风水美学里的建筑[J].自然科学,2015.

[2]冯程程.论传统风水学在居住建筑中的应用[J].都市山水,2014.

[3]王志强.从风水角度看古人居住环境的选择[J].城镇建设,2013.

猜你喜欢

风水学房屋建筑
《北方建筑》征稿简则
UMAMMA历史房屋改造
房屋
关于建筑的非专业遐思
建筑的“芯”
转租房屋,出现问题由谁负责?
风水学
传统风水文化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风水学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现代家居风水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