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文化自信视域下的工匠精神

2018-04-14代艳丽李海兰

晋中学院学报 2018年1期
关键词:弘扬工匠精神

代艳丽,李海兰

(南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南衡阳421000)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工匠精神作为一种凝结在劳动者身上的精神意识,在推动社会文明进步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千百年来传承下来的优秀文化。工匠精神作为中华文化的一部分,是工匠群体的价值观念、思维模式、行为方式、道德伦理的重要表现形态,是民族智慧的结晶,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增强国人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在不断推进“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今天,工匠精神的回归和弘扬更加迫切。

一、工匠精神的内涵解读

“工匠在古代可称其为手艺人,意为熟练掌握一门手工技艺并赖此谋生的人,如铁匠、木匠、钟表匠;在现代则可泛指家庭作坊、工厂工地等生产一线动手操作、具体制造的工人、技师、工程师等。”[1]作为掌握某种专门技艺的劳动者,工匠是最初的发明创造者,在促进社会前进发展的过程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工匠精神是人们对从业态度、实践表现、技艺创造等诸多元素的基本判断和认识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凝结在技术型劳动者身上的精神意识,是优秀传统文化。在中华文化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工匠因其职业的特殊性,在传承和发展过程当中逐渐形成了独具一格的精神特质,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严谨认真的敬业态度

从事劳动实践的过程中,推崇严肃谨慎、一丝不苟的敬业态度。“敬”最初指谨慎、严肃、认真、努力等意思,是一种道德修养的方法,后来引申为“主一无适”的执事态度。在儒家学说看来,“敬”是自我修炼、自我提升的重要途径,是一项普遍性的行事原则。宋明时期的朱熹发挥《学记》中“敬业乐群”的观点,提出“敬业者,专心致志以事其业也”“敬者,主一无适之谓”[2]51,主张做任何有价值的事情都应专心致志、心无旁骛。这一执事态度得到了中国工匠的普遍认同。热爱职业、敬畏职业、献身职业是中国工匠严谨认真敬业的具体体现,传递着对职业价值热爱、认同之情,传递着严谨认真的执事态度,体现着将每一个细节都做得周密严谨,为每件产品注入灵魂的敬业品格,为求产品完美品质至臻化境而废寝忘食、一丝不苟,甚至付出自己的生命也在所不惜。《吴越春秋》中描述,“楚干将、莫邪为楚王作剑,干将‘采五山之铁精,六合之金英’,以铸铁剑。三月不成。莫邪‘断发剪爪,投于炉中,使童男童女三百人鼓橐装炭,金铁乃濡,遂以成剑’”。

(二)躬行践履的实践表现

躬行践履是中国古代实践最主要的含义,包括了个人的道德践履和社会上的劳动实践,既体现物质性,也体现精神性。中国工匠练技造物的过程既是脚踏实地的造物过程也是借技练心的实践过程,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实践创造行为,也是个人职业品格的外化表现。躬行践履首先体现在社会性的物质劳动上。躬身练技造物的实践活动是具有操作性的行为劳动,如对器物的打磨制造、对产品的加工改良、对技术的推陈出新等,这是工匠履行自身职业使命和社会责任的实践行为,工匠入行时,师傅传授的是工具的使用方法和技术窍门,造物技艺的练就,则需要进行日积月累的实践操练,历经数年的力行践履。其次表现为个人的道德践履。躬行践履的实践活动也是内在的修生养性,练技造物不仅是为了养家糊口,维持生命存在,更是通过劳动实践感知和领悟人生真谛,完善职业人格和追求高尚职业品行。中国工匠讲究物质与精神的统一,注重外在的社会践履,强调内在的精神存养,追求德艺双馨的职业境界。这种以自我提升、自我发展为目标的实践与精神的统一就是工匠精神中的躬行践履的实践精神。中国工匠身上所体现出的以“敬”为核心的工作态度与躬行践履的实践方式相互契合,构成工匠精神最基本的精神构架。

(三)精益求精的创造精神

精益求精的创造精神是工匠精神的核心内涵。世界上最早的手工制造业百科全书 《周礼·考工记》载曰:“知者创物,巧者述之守之,世谓之工。”事实上精湛的造物技艺对工匠而言,不过是观念意识的再制造,“制造”并不是工匠造物的最终目的,“创造”才是工匠智慧和灵感的集中体现。精益求精的创造精神首先表现为精益求精,工匠精神的核心目标就是要打造行业的精品。其次体现为勤于创造,人类所从事的实践活动本身就蕴含着一种不断突破自我的创造精神,工匠正是结合中华民族的文化观念、审美意趣、生活准则、道德规范、行为方式等社会内容,勇于突破,将社会文化演化成一种物质形式,用工艺产品的形式表现出来。正如马克思刻画的劳动过程一般:“在劳动者方面曾以动的形式表现出来的东西,现在在产品方面作为静的属性,以存在的形式表现出来。”[3]205最后是敢于创新,中国的大国工匠,都是精益求精、敢于开拓创新的推动者。工匠精神倡导的并不是机械的重复,而是立足传统技艺,在技艺积累的基础上实现技术的改进和产品的创新。正如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中的一位文物修复师说,故宫的文物是有生命的,工匠在制物的过程中,总是要把自己想办法融进去,让物承载人的意识,创造出新的物品。

二、弘扬工匠精神面临的现实困境

工匠精神是工匠文化的集中体现,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文化精髓。历经千年的艰苦传承,随着近代工业的兴起,手工技艺走向衰落,工匠文化被不断削弱,面临衰落失传的危险。工匠文化的衰落,工匠精神的缺失,在一定程度上冲击着国人的文化自信心,影响中国文化的传承。

(一)“工匠”形象尴尬

由于深受“士农工商”等级制度、“劳力者治于人”此类僵化思想的禁锢,中国社会上大部分人,对普通岗位的劳动者一直持轻视的态度,对上层的管理者却有炽烈的追求执念,往往是更加倾向做劳心者而不是脚踏实地的劳力者。在中国,汽修工、零件制造工、司机、面包师等工人、技师是平凡、普通工作的代表者,他们从事的工作属于劳力性工作,而类似企业管理者、政府官员等则是管理类人群的代表,他们的工作则属于劳心类工作,大多数人对此类职业趋之若鹜。“劳力者”被贴上收入微薄、工作环境差、劳动强度大的社会标签,与之相反的“劳心者”则以工作轻松、工作环境好、收入高的社会形象烙印在中国人心上。正如潘光旦在《工与中国文化》中所描述,“已往的中国文化,就大体说,是极不利于工的发展的,儒家思想注重人,不注重物;道家思想注重自然,反对一切人类自作聪明的活动,都是和工的发展正面冲突的……对于人为的技巧的东西心存歧视。这种歧视以至于鄙夷的态度,至少在已往二三千年的中国历史里是一贯的……反对所谓奇技淫巧的论调在载籍中几乎是处处可见,引不胜引”[4]448。历史上的中国工匠严格遵守职业操守,对技艺技术精益求精,实用性的技术、产品享誉中外。然而,中国工匠从未得到过与之相匹配的职业声望,工匠活动一直处在被鄙视的地位,工匠精神的产生和发展受到贬抑和压制。工匠精神的缺失,与长期轻视技术技能人才,侧重金钱和权利地位有关。虽然封建制度已经被消灭,但是,意识的演进具有滞后性,僵化的职业偏见仍残留在人们的思想观念中,使得当代中国工匠的社会地位也尚未得到提升,其社会形象也甚为尴尬。

(二)工匠文化消解

中国工匠文化深厚悠久,从事手工行业的群体被称为百工,是社会的建造者和文明的传播者。然而随着工业社会的不断发展,生产方式发生巨大改变,社会生产机械化、标准化,导致手工行业迅速消亡,冲击着工匠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当前,人们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也呈现出多样化、个性化等特点,许多人对西方文化盲目崇拜,倾向于以经济利益作为第一追求,注重与经济利益相关的热门知识的学习,忽略了自身的价值追求。在市场经济的影响下,社会责任感缺失、诚信意识淡薄、艰苦奋斗精神淡化等各种思想、道德问题也频频出现。“当人们面临着多种文化时,总是企图选择符合自己的经济利益、意识形态、价值观念和政治信念的那种文化。”[5]社会个体在重重生存压力之下,个人价值受到贬抑,失去了职业理性,呈现为逐利性,转化为对利益的追求,选择对自己有利的工作方式。所有这些消极思想与工匠精神所倡导的精益求精、严谨细致、躬行践履、专注敬业的精神特质背道而行。在消极思想的影响下,工匠精神的内涵、文化意义逐渐边缘化甚至被抹杀,致使各行业从业人员缺少应有的职业责任担当、文化传承意识和正确的价值观定位。社会各行各业的从业人员与工匠精神越走越远,换而言之,人们对工匠精神的认同感极其低下,工匠文化受到了严重的损害,工匠精神的传承和发展受到了严重的阻碍,工匠文化逐步走向衰落。

(三)“工匠”心态浮躁

改革开放给中国经济带来了巨大的变革,政治制度、文化制度、社会制度都发生了重大的利益结构调整,每个人都面临在社会结构中重新定位的情况。面对社会的急剧变迁,社会成员在认知和行为上都表现出不适应,无法正视自身的平凡性,接受不了平凡的工作岗位,眼高手低,总以为自己怀才不遇,频繁跳槽,总想在下一个工作岗位上遇上伯乐,却忽视自身能力和精神修养的提升,表现出漂浮不定、急躁不安的心态。在市场经济的推动下,社会节奏越来越快,企业为抢占广阔市场,获取更高利润,普遍追求“投资少、周期短、见效快”的发展模式,各行各业的从业人员总为自身的生存和发展问题忧愁,感到无助与渺小,羡慕别人的成就,担心降至社会底层,又急于向上层社会迈进,害怕被快速发展的社会抛弃,又不能安下心来扎扎实实落实心中所想的事情,没有持久的、稳定的、专注的精神与毅力,总妄想以最小的成本获取最高回报。现代社会的生活节奏快、生活压力大,在很大程度上消磨了工匠精神。掌握一门技艺,学好一门技术,意味着一开始就要有坚定的意志,耐得住寂寞,承受得住报酬低微的压力,这种情况可能会持续数十年,甚至需要消耗一生的时间与精力,才能够熟练地运用所掌握的技术或手艺。而自古以来中国人都注重功成名就、光宗耀祖,现代社会更是演变成为有钱有势才是成功,在权力金钱的驱使下,又有多少人愿意成为一名勤勤恳恳、脚踏实地的工匠。虚荣的价值观点,享乐主义的人生追求,金钱至上权力当先的思想观念,与工匠精神所倡导的精巧专相背离,许多从业人员为获得物质上的享乐忽视精神层面的追求,形成浮躁不安的从业心态,造成精神文化的失落。

三、弘扬工匠精神的途径

面对内忧外患引发的工匠精神缺失,也为应对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的迫切需要,传承工匠文化,弘扬工匠精神,使其重新焕发活力,增进文化认同感,提升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心和凝结力,已成为我们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

(一)创新当代工匠精神的文化内涵

工匠精神伴随社会劳动文化而生,因文化而传承,是技术劳动的灵魂,是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传承工匠精神实质上是传承中国文化、传承中国精神。工匠精神在21世纪展现了自身特有的时代价值,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体现;是提升中华民族自尊心自信心的迫切需要;是实现中国梦的必然选择,是契合时代发展需要的中国精神。在多元文化发展的时代,我们应当改变工匠精神日趋衰落的状况,激活新时期工匠精神的文化内核,提升工匠文化的认同感,创新中国工匠精神的精神内涵,彰显中国文化的文化特色和文化个性,增强中国文化时代竞争力。

坚定自信,坚守先进的工匠精神内涵特质。工匠精神直接连接当前的社会生产方式和组织形式,精准地表达了这个时代的现实需求以及未来方向。[6]中国制造业的转型和发展、个性化消费需求的转变、高品质产品的需求等都离不开工匠特质。在当前的生产方式和组织形式下,人们依然需要与他人进行社会交换和协作,劳动者自身发展也脱离不了自己的努力。随着社会的发展,精益求精、严谨细致、躬行践履也必定会重新成为这个时代的精神风貌。

与时俱进,创新工匠精神内涵。传承不是一成不变的复制,21世纪的工匠精神要与时代融合,不断注入时代新质,在传承中发展,在继承中创新。“工匠精神在这个时代的土壤中生发出新的含义,被赋予了特有的时代特征。创新无疑成为其首要内涵。”[6]创新无疑是当前推动社会进步的关键,互联网时代更加凸显创新创造的重要性。为面临接下来的挑战与风险,我们应当传承工匠精神,融入时代元素,创新工匠精神文化内涵,发挥工匠精神的时代特色,进一步提升国人的文化自信心。

(二)营造弘扬工匠精神的文化氛围

弘扬工匠精神,不仅需要激活工匠精神的文化内涵,还需要侧重工匠文化的文化氛围。对工匠精神既要传承又要创新,使工匠精神与社会发展的需要相契合,更容易为现代社会成员所接受。

1.摆脱封建僵化的思想禁锢

工匠精神是优秀中国传统文化,然而传统文化是集精华与糟粕于一身的混合体,其中的消极因素对工匠精神传承和发展的阻碍作用不可低估。例如“官本位”思想、“官贵民轻”的观念等,这些思想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工匠精神是相对立的,不剔除这些封建落后的因素,摒弃僵化的思维习惯,现代文化的思想内容就无法融入其中,也就无法促进文化的自我整合和自我发展。弘扬工匠精神不仅需要激活工匠精神的内涵,还需要从人的思想意识上下功夫。然而,一种观念的转变并非一朝一夕即可成功,培育工匠精神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加强社会各行各业的互动交流,促进工匠精神的传播与交流,提升工匠行业的吸引力,让全社会意识到工匠精神的可贵,最终打破僵化的思维方式,形成崇尚劳动的社会意识。

2.克服浮躁不安的社会心态

与浮躁心态相对的是冷静、理智的社会心态,形成理智淡定的社会心态主要依靠个体的自我调适和社会的宏观调控。从个人的心理调适来说,可通过改变自我认知,提高自身修养,培育乐观主动的工作态度、客观理智的社会看法,扭转对社会环境和社会职业的误解。从社会的宏观调控来说,主要可以通过构建合理、公平、科学的社会规则与措施,减少社会个体承受的迫切感、压力感和不安感,淡化浮躁的社会心态,有效进行社会公共危机预警,减少引发社会浮躁心的社会危机,减低社会成员的不公感。

3.营造崇尚劳动的社会环境

文化传承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工匠精神的培养和弘扬,需要一个尊重劳动的社会环境,崇尚工匠文化的社会氛围。习近平指出:“无论时代条件如何变化,我们始终都要崇尚劳动、尊重劳动者,始终重视发挥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的主力军作用。”“劳动是人类的本质活动,劳动光荣、创造伟大是对人类文明进步规律的重要诠释。”[8]如今,社会各界已意识到高技能人才的重要性,也越来越重视技术性人才的培养。营造崇尚劳动、重视技能的社会环境,需要相关部门建立健全相关配套制度,给予“工匠”更加平等合理的待遇以及更合理的社会地位,也需要更多社会个体重拾对劳动的尊重,脚踏实地,努力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发扬工匠精神,为打造“中国制造”的品牌,塑造“大国工匠”的职业形象添砖加瓦。

(三)构建弘扬工匠精神的合力系统

弘扬工匠精神不仅需要激活工匠精神的精神内核,摆脱传统的封建思想,克服浮躁不安的社会氛围,创设工匠文化生存环境,还需要完善社会制度,树立企业典型,充实国民教育,构建弘扬工匠精神的合力系统,增强工匠文化对民众的感染力和影响力。

弘扬工匠精神需要完善社会制度。工匠精神在社会上蔚然成风,不仅需要有文化土壤,还需要制度保障。仅仅依靠单纯的理念灌输和文化宣传,很难在社会上形成一种广泛认同的价值观念,弘扬工匠精神,需要改善社会环境和完善社会制度,实现环境和制度的协同发展。按马洛斯需求层次理论来看,只有当社会制度能够保障社会成员多层次的需求时,才能促使其追求更高层次的生活需求。弘扬工匠精神首先要完善劳动制度,保障劳动者各项合法权益。政府应当在政策上对现代劳动技术及相关技艺予以法律上的保护和政策性的支持,推进各项知识产权和技术专利的保护工作的进程,用制度保护的形式保障工匠群体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建立健全维护技术劳动者的权益机制,引导社会成员自觉树立尊重工匠、崇尚劳动、重视工匠精神的观念,让手工业劳动者体面地工作,全面发展。其次,要完善就业制度,排除就业障碍。弘扬工匠精神,需要充分发挥政府在资源配置中的调控功能,积极实施就业政策,创造更多就业岗位,平衡劳动力市场的供求关系,创建和谐良好的就业环境,真正营造良好的“不唯学历,凭能力”的社会竞争氛围,积极鼓励大众倡导技术,杜绝“用非所学、用非所长”的不良状况,为工匠精神的传承和弘扬营造肥沃的社会土壤。再次,要构建合理的惩奖制度,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工匠精神在一定程度上被伤害,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技术劳动者得不到相应的报酬、激励和尊重。构建合理的奖惩制度,进一步明确细化职业道德规范内容,发挥警示、监督、激励作用,赏罚分明,鼓励创新,多多运用补贴、奖励等政策,对技术从业者给予科学合理的政策支持和社会优待,提高社会治理能力,切实保障工匠精神的有效传递、培育及弘扬。总而言之,弘扬工匠精神,需要政府积极领导,加大力度落实措施,强化对工匠的支持和保障力度,确保其多层次的需求,激活工匠不竭的内在潜力,开发工匠无尽的创造力。

弘扬工匠精神需要塑造行业典型。榜样示范作用能够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古代有鲁班、庖丁、黄道婆等行业典型,近代也有高凤林、胡双钱等手艺超群的中国工匠代表,这些榜样、典型需要政府、社会、企业给予更多的关注,深入挖掘,大力宣传他们的先进事迹,进一步提高工匠的社会地位,树立行业的榜样形象。一方面可以通过拍摄纪录片的方式传承传统手艺,也可以向行业、社会展示精美的手工产品,传达工匠精神,激发劳动者对工匠精神的自觉认同意识,进一步提高工匠精神的吸引力,让工匠精神成为社会时尚,提升中国文化的感染力,帮助人们重新树立起正确的劳动观,自觉地接受和践行工匠精神。另一方面可选取适合的人物,树立典型榜样,让工匠人物、工匠精神融入到企业发展的过程中,让工匠精神成为每位员工的自觉行为。工匠精神不仅仅是工匠的精神,更是一种劳动者的精神,它体现了劳动者的价值,所以应当进一步提高对技能劳动的重视,让全社会意识到工匠精神的可贵。

弘扬工匠精神需要强化学校教育。李克强在北京召开的高等教育改革创新座谈会上指出:“注重增强学生实践能力,培育工匠精神,践行知行合一,多为学生提供动手机会,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助力提升中国产品的质量。”学校可以说是培养工匠精神的重要阵地。高等职业院校、大学等教育最接近社会实践,不仅要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还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全面培育学生的职业素养。要把工匠精神所蕴含的躬行践履、严谨细致、精益求精等精神要素贯穿整个教育过程,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工匠精神的魅力,为培养工匠精神打下坚实基础。学校可增设相关职业拓展的训练课程,开展相应社会实践活动,邀请企业大匠进行讲座、演示,让学生在进入社会之前,对今后将要从事的职业有所了解,对行业的职业操守、职业精神有一定的认识。当然对不同的职业有不同的职业要求,但是工匠精神所代表的实践、敬业、创新等要素对各行各业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应该依据不同的行业要求,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职业理念、职业技能以及职业素养培育。

参考文献

[1]李宏伟,别应龙.工匠精神的历史传承与当代培育[J].自然辩证法研究,2015(8):54-59.

[2]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2011.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4]潘乃谷,潘乃和.潘光旦选集Ⅲ[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99.

[5]陈再国.文化自信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5(2):8-9.

[6]张培培.创新:“工匠精神”的时代内涵[J].中国工人,2016(10):14.

[7]习近平.在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暨表彰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5-04-29(02).

猜你喜欢

弘扬工匠精神
弘扬爱国精神
弘扬爱国精神
90后大工匠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工匠风采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工匠神形
拿出精神
工匠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