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管腔类器械清洗干燥现状调查

2018-04-14陈严伟皮红英

解放军医学院学报 2018年3期
关键词:管腔器械供应

陈严伟,皮红英

解放军总医院,北京 100853 1消毒供应中心;2护理部

随着医疗技术的飞速发展,精密医疗器械在临床使用得越来越多,其常伴有管腔结构及潜在腔隙,管腔类器械使用过程中极易被血液、体液等污染,对其进行彻底、有效的清洗、干燥及灭菌是困扰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的难题。清洗、干燥不彻底极易造成灭菌失败,影响医疗安全[1-4]。本研究拟通过问卷调查,了解现阶段我国管腔类器械的清洗及干燥现状,以及清洗、干燥不彻底对于医院感染控制工作的影响,为今后改进及进一步研究提供依据。

对象和方法

1 调查对象 我院消毒供应中心发起调研,以便利抽样的方式,于2017年3 - 4月借助微信交流平台向18个消毒供应中心微信群的具有1年以上工作经验、熟悉管腔类器械的清洗及干燥方法的护理人员发放电子调查问卷进行调查。

2 调查工具 参考消毒供应中心卫生行业标准有关内容[5],结合管腔类器械清洗消毒的相关文献及消毒供应中心护理专家的访谈,自制调查问卷。选取了5家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的护理人员进行了预调查,并对问卷内容进行了修正。问卷共设置10个问题:1)医院级别;2)医院类型;3)医院展开的床位数;4)管腔器械的材质;5)每天清洗消毒管腔器械的数量;6)管腔器械的清洗方法;7)管腔器械清洗效果的评价方法;8)管腔器械的干燥方法;9)管腔器械的干燥效果评价;10)管腔器械清洗干燥的重要性及清洗干燥不彻底的危害。其中5个问题为单项选择,4个问题为多项选择,1个为开放性问题。

3 调查方法及质量控制 调查前详细介绍填写方法及要求、调查的目的及意义。为了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去除重复因素,同一家医院的消毒供应中心有多名调查对象在微信群时,随机抽取一人填写调查问卷。

结 果

1 调查医院的基本情况 获得有效问卷262份。调查医院中三级医院占68.70%,综合型医院占80.15%,展开床位数在500 ~ 2 000的医院有155家。见表1。

2 调查对象 调查对象所在的262家医院中有90.08%的医院采用手工清洗,其次是超声清洗机(69.47%)。管腔类器械清洗后的效果评价方面,有240家医院采用目测法进行检查,有45.04%的调查对象认为现有的清洗及干燥方法效果不佳。见表2。

讨 论

器械的清洗是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清除有害微生物,降低器械上的生物负荷,是复用医疗器械消毒处理环节的一个关键步骤[5-6]。管腔类器械的管腔细长,黏液、血液等污染物易附着在管腔内壁,污染物干涸后不易被彻底清除,成为潜在的安全隐患,易造成医源性感染[7-10],因此管腔器械的再处理质量对于确保灭菌效果至关重要。目前对于医疗器械清洗质量的评价尚无统一标准[11-12]。本研究中有90.08%的医院对管腔器械采用手工方法清洗,该方法操作简单易行,但受人为因素影响较大。调查结果显示91.6%的医院使用目测方法评价清洗质量,缺乏客观性且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尤其对于管腔类的器械,很难观察到器械的内部[13];有27.1%的医院在使用三磷酸腺苷生物荧光技术,其是一种更加精确、快速的清洗效果评价方法,能够检测器械的微生物、有机物残留或污染情况。国外在2004年已将三磷酸腺苷生物荧光法作为器械清洗效果评价的方法。我国原卫生部卫监督发(2005)第76号文件中规定各级卫生监督机构应配备三磷酸腺苷发光检测仪[14],但由于成本问题,目前并未普及。16.41%的医院使用微生物培养法进行管腔器械清洗效果的评价,该方法能够检测细菌残留量,但不能检测其他有机物污染情况,耗时较长(一般为48 h),无法作为日常监测方法[15]。白通条测试操作简单,结果直观,但无法通过管腔较细的器械通条,对于结构更加复杂的内镜类器械也不适用。调查中有7家医院对于清洗后的管腔器械不做清洗效果评价,视为管腔器械合格而进入下一个环节。

表1 调查对象所在医院的基本情况Tab. 1 Basic information of the 262 hospitals

表2 调查对象所在医院管腔器械清洗及干燥情况Tab. 2 Practice of cleaning and drying lumen devices in 262 hospitals

复用医疗器械必须经彻底清洗、完全干燥后方可进行包装及灭菌,若干燥不彻底,残留的水分过多,会影响灭菌介质的穿透,造成灭菌失败,从而影响无菌物品的质量[16]。大量文献报道因管腔器械干燥不彻底而造成低温灭菌的循环取消导致灭菌失败[2,7]。丁兆梅等[4]的研究发现,在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体灭菌过程中因器械潮湿而导致灭菌程序取消占中断因素的61.4%。使用后未进行彻底清洗的管腔器械,血液、脓液、组织物等会干涸在管腔器械表面及腔体内部,导致微生物大量繁殖,血液中的氯离子、水分等也会对金属器械产生腐蚀作用[17]。消毒供应中心规范(WS310.2-2016)中明确规定,器械的干燥宜首选干燥设备,不应使用自然晾干的干燥方式[5]。本次调研中仍有14家医院在使用自然干燥方法对管腔类器械进行干燥。陈萍和刘丁[18]在2014年对重庆市医疗机构消毒供应中心现状调查中发现,约50%的医院未配备干燥柜,而用布擦干或自然干燥。管腔器械若采取自然干燥的方法将很难达到彻底干燥,水分与管腔内壁长时间接触,会对金属器械造成腐蚀,降低器械的使用寿命[19]。

89.69%的医院采用高压气枪对管腔器械进行干燥。73.28%的医院应用高温干燥设备,该设备主要用于常规器械的干燥,通过热能鼓风的原理将器械的水分烘干,但是很难对管腔器械的内部进行干燥。王玲玲等[20]将干燥柜设置为70℃、20 min的程序对管腔器械进行干燥,在后续低温灭菌过程中有因器械干燥不彻底而取消灭菌循环的现象发生。有研究者使用真空干燥柜对管腔类器械进行干燥,取得了良好的效果[21]。雷娜等[22]在研究中提到因为难以把握管腔器械的干燥时间,导致器械干燥不彻底而不能灭菌,影响手术的顺利开展。调研结果显示45.04%的被调查者认为现有方法未达到理想的清洗干燥效果,说明在操作方法及工作流程上仍有待改进。综上,管腔类器械的清洗、干燥方法亟需规范,提高管腔类器械的干燥及灭菌效果,保证灭菌质量和临床安全。

1 刘娅萍, 张琪. 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法在管腔器械质量控制中的应用[J].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2016, 18(3): 376-379.

2 张萍, 张永霞, 吴立新. 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体灭菌器循环取消的原因分析[J]. 中国消毒学杂志, 2015, 32(6): 631-632.

3 高敏, 张福梅, 孙凤霞, 等. 压力灭菌器消毒产生湿包的分析与控制[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5, 25(6): 1432-1434.

4 丁兆梅, 高学农, 余艳琼, 等. 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体灭菌质量管理研究[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4, 24(24): 6238-6240.

5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第2部分:清洗消毒及灭菌技术[S]. WS 310.2-2016.

6 洪霞, 宋瑾. 减压沸腾清洗机负压清洗骨穿针管腔器械的效果[J]. 江苏医药, 2015, 41(22): 2776-2777.

7 Secker TJ, Pinchin HE, Hervé RC, et al. Efficacy of humidity retention bags for the reduced adsorption and improved cleaning of tissue proteins including prion-associated amyloid to surgical stainless steel surfaces[J]. Biofouling, 2015, 31(6): 535-541.

8 张小林, 刘礼霞. 复用耐高温器械手工清洗流程改进的探讨[J].护理研究, 2013, 27(34): 3905-3906.

9 杨秋月, 陈静, 高玉华, 等. 3M保湿剂对宫腔吸引头手工清洗效果的研究[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5, 25(20): 4792-4794.

10 Fang Y, Shen Z, Li L, et al. A study of the efficacy of bacterial biofilm cleanout for gastrointestinal endoscopes[J]. World J Gastroenterol, 2010, 16(8): 1019-1024.

11 李宝珍, 史婧, 李倩. 应用ATP生物荧光检测法评价医疗器械清洗质量[J].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2016, 15(1): 59-60+63.

12 孔懿. 外来手术器械清洗灭菌国内外现状[J].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2015, 14(3): 214-216.

13 陈忠萍, 卫爱爱, 祖俊妤. 管腔器械清洗效果的监测和提高[J].中国医学装备, 2014, 11(B12): 17.

14 刘肖, 马黎黎. 应用三磷酸腺苷荧光检测复用管腔器械清洗效果的评价[J]. 临床护理杂志, 2015, 14(6): 40-41.

15 何建云, 何小俊. ATP生物荧光法在监测器械清洗效果中的应用研究[J].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6, 15(5): 489-492.

16 陈秀丽, 周向群, 李君红, 等. 不可拆卸腔隙类器械干燥方法的研究[J]. 中国消毒学杂志, 2015, 32(1): 93-94.

17 张纯英, 王珂, 周璞, 等. 不同预清洗方法对管腔器械的清洗效果观察[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6, 26(19): 4551-4553.18 陈萍, 刘丁. 医疗机构消毒供应中心现状调查与管理对策[J].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2014, 13(4): 203-207.

19 任晓梅, 魏静蓉, 易斌, 等. 不同干燥方法对手术用宫腔吸引头使用寿命的影响[J].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13, 22(5): 541-542.

20 王玉玲, 李少英, 李碧坚. 不同干燥方法对低温等离子体灭菌故障的影响[J].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5, 12(9): 125-126.

21 李艳娇. 不同方法干燥管腔器械的效果比较[J]. 中国消毒学杂志, 2017, 34(2): 171-172.

22 雷娜, 吕健, 王大莉. 不同清洗方法对腔镜器械干燥效果的影响[J]. 中国消毒学杂志, 2012, 29(4): 352.

猜你喜欢

管腔器械供应
3~4级支气管管腔分嵴HRCT定位的临床意义
无缝隙管理在手术室术后器械转运中的应用效果
供应趋紧,养殖户提价意向明显
春节畜产品供应面较为宽松
传统纯棉白条检查法与医用导光检测仪在管腔器械清洗质量评估中的应用
幼儿园自制体育器械的开发与运用
今冬明春化肥供应有保障
自制便携式光源管腔器械检测仪的应用效果
管腔器械清洗效果不同检测方式的比较
健身器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