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立学为先 读书为本—泛在化阅读环境建设及一二年级阅读推广活动探究

2018-04-14黄敏丽马宏韬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18年4期
关键词:紫藤书目网络平台

黄敏丽 马宏韬 张 蒙

宋代文学家欧阳修曾说:“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足见读书的重要性,学校作为传播文化的主阵地在读书推广上首当其冲。因此我校在建校的同时就着力打造书香校园,力求让校园具有书香气,教师具有书卷气,学生具有书生气。

一、泛在化阅读环境建设

所谓泛在及普适,原意为使计算机融入人的生活空间,形成一个“无时不在、无处不在而又不可见”的计算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中,计算不再局限于桌面,用户可以通过手持设备、可穿戴设备或其他常规、非常规计算设备,无障碍地享用计算能力和信息资源。同理,泛在化的阅读环境建设就是指跳出传统一屋、一书、一人的阅读模式,让书目、让阅读生活化,成为日常的一部分,跟上信息化的大环境,在各个不同时期、不同地点使用不同的媒介只要想读均有可读。

1.基础建设

(1)多点位书籍存放

在学校门口的紫藤桥(家长接学生以及放学后滞留学生等待处)、紫藤廊(学校的中庭,在紫藤王树下)、紫藤轩(教学区的每一层走廊尽头)、紫藤阁(教师研讨处)、紫藤云(远距中心)以及会议室、教师办公室、教室……但凡目光所触皆有书可寻,切所有配书均讲究因地制宜,在不同的环境有不同的阅读书目供应。

图1 楼梯间放置了书架和图书

(2)多点位查询机

在校门口、教学区、活动区、甚至食堂门口布置了查询机,师生均可通过查询机找到学校的馆藏,还能进行适时的电子阅读,予大家方便。

图2 食堂外、走廊尽头设有查询机

(3)多点位借阅系统

每一个紫藤小学的成员都有一个专属的电子手表,这个手表看不了时间,但是对于其在学校的学习却有着巨大的作用。他们可以使用手表给父母汇报上下学情况,可以在选修课的时候让各班教师准确掌握学生的参与上课情况,更主要的是可以使用这个电子手表进行书籍的借还。但凡是有书籍的地方就有电子借阅系统,学生通过简单的刷手表、录书目就可以自主完成对书籍的借还,又方便又有趣,有些孩子甚至因为想要反复体验借还书目的趣味而逐渐爱上了阅读。

图3 立式的复合低年级学生情况

图4 壁挂式更方便借阅

(4)多点位舒适阅读区

“琴棋书画诗酒花” 行高雅之事必有文雅之处,学校要营造书香校园,就要打造时时能进行阅读的场所:办公室、图书馆、会议室甚至连走廊过道、中庭都可见匠心独具的设计,清新脱俗舒服备至。

图5 紫藤桥

图6 专家室品茗阅读两不误

2.网络平台搭建

(1)学校专有APP的建立

每一个新成员进校的第一件事就是扫码加入学校网络家庭,我校是新兴的大数据管理现代化学校,任何活动的开展到将融入学校的数据管理。每个成员都将在网上了解学校动态、参与学校的各项活动并进行彼此间的交流。

(2)与其他网络平台的链接

每位家庭成员可以通过学校平台访问相关的其他网络平台如:成都教育、成都市安全教育平台、云图阅读平台等。教师、学生、家长可以在平台上在线观看学校的数字图书馆藏以及平台上的数字图书。

(3)班级网络阅读专区

学生、教师、家长可以在网上阅读专区推荐自己喜欢的书目,可以晒出自己的藏书供大家借阅交流。教师在阅读专区发布相关的阅读要求,学生和家长根据自己的阅读情况,适时适地上交,教师随时检查批阅。

二、借助环境 积极推进

我校是2015年9月才成立的新学校,全校目前只有一、二年级共10个教学班,尽管我们人不多,推进阅读的力量却是不可小觑,全校上下共同努力要敬重地把文学捧给童年。

1.借助环境师生共读

一到课间,在教室走廊的尽头紫藤轩旁边的坐垫上,在紫藤王的身影里、在紫藤桥的沙发上……你总能发现有教师被学生围在了中间,教师随手从书架上拿起一本,翻将开来,娓娓念于学生听,孩子们那灼热的目光总能说明一切。

图7 课间的阅读活动

2.化整为零 灵活阅读

在传统阅读时代我们总会存在这样的困惑——有本书读得正起劲,今天上学忘带了……有了泛在化的阅读环境,这样的问题再也不会给师生带来困扰,他们可以借助查询机搜寻学校藏书快速寻找并借阅,也可以在查询机上在线阅读,既减轻了学生的负担,又不会败了雅兴。

3.小手拉大手 同成长、共进步

除了重视学生阅读,我们还开展小手拉大手的活动,号召家长与我们一起读书。我们为学生推荐书目也为家长推荐书目,还要不定期地开展家长阅读交流活动。为了方便家长与孩子随时阅读,我们的查询机上有许多的书目,只要扫描书本上的二维码他们就能在手机上阅读全书了,当然我们更提倡纸质阅读,尤其是对孩子,我们的用眼健康也是很重要的。

4.坚持日常 活动保鲜

读书是一种个人行为,要想把一种行为演变成一种习惯,是一个漫长而艰辛的过程,尤其是对于一二年级的小学生来说。此时,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就必不可少了。借助网络每个家庭可以时时晒出自己的亲子阅读照片;可以在网络上发布家长的阅读心得,可以记录孩子的阅读内容、表现、感悟……平台上的成员都可以进行评议和交流;教师发布阅读要求,学生和家长可以随时在网络上进行阅读考级活动……线下的活动也时时更新:讲故事、编故事、朗诵比……层出不穷,让孩子们有感于阅读的力量。我们又将每一次的活动汇整成可读性极强的文章,发布于学校的网络平台,供大家阅读,周而复始,良性循环。

5.大数据 更精确

在阅读书目的选择上我们一直很用心,参照了国内众多名家的推荐书目,参照了网络上的销量排行榜,更凭着多年从事教学的经验,选择了前期的书目。“千好万好,还是要学生喜欢才好”。秉承“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为了一切孩子。”的理念,我们借助学校的大数据平台,借助电子查询、借阅系统,统计出每月的查询与借阅的情况,再根据这些数据来填充学校的图书,保证每本书都能发挥它最大的功效,让孩子们一直热爱下去。

6.树立榜样 潜移默化

教师是学生的榜样,因此我们在要求学生阅读的同时也积极推进教师阅读。首先成立了教师阅读推进小组——“思享阅读”组,在阅读组的组织下,全校开展了书目推荐、换书、阅读交流等活动,并把这个活动的开展情况及时地发布在网络平台上 ,让学生和家长都能参与到我们的活动当中,既是一种激励也是一个示范,让大家共同沐浴在阅读的快乐中。

图8 选书活动

三、浅尝则欲罢不能

通过一年多的实践,我们在阅读建设上取得了可人的成绩。当然这个不能像考试一样拿分数衡量一个优良中差,但是我们也能从数据上看到巨大的变化。

图9

这一阶段性的成效,极大地鼓舞了我们,进行泛在化的阅读建设是非常重要的,成果必然显著。

猜你喜欢

紫藤书目网络平台
推荐书目《初春之城》
紫 藤
网络平台支持下初中语文翻转课堂教学研究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网络平台打开代表履职新视窗
一路落花香(下)
本刊邮购书目
杭州湾跨海大桥基础网络平台的铺建
《全国新书目》2009年1月荐书榜
中央文献出版社等提供869种可供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