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朱有勇:我最喜欢“农民教授”这个称号

2018-04-13

求学·素材版 2018年3期
关键词:科研成果院士马铃薯

【主题简述】朱有勇院士带着他的科研团队入驻小村庄,造福一方百姓。

某个烈日炎炎的中午,在一个拉祜族村寨的农家小院门口,一位年逾六旬的老人招呼身边几位年轻人:“走,铲地去。”说罢扛起一把锄头就往村外马铃薯地走去,几位年轻人也抓起锄头紧随其后。他就是中国工程院院士、云南省科協主席朱有勇,几个年轻人是他研究团队里的博士。

2015年,中国工程院与澜沧县结对帮扶,朱有勇带来一支由100多名教授、博士组成的专业团队,云山村蒿枝坝村民小组被确定为科技扶贫示范点。“房子是新盖的、路是新修的,但村民的观念还是旧的。”由于长期闭塞,全村人均受教育年限不足6年,2012年人均纯收入只有1200多元。

“这里并不是资源贫困,而是典型的素质贫困。越是这样,科技扶贫越能起大作用。”朱有勇和团队成员深入田间地头,快速开出“脱贫药方”——种冬季马铃薯。

2016年11月,冬季马铃薯的种子落进了蒿枝坝的地里。2017年春天,密密麻麻的马铃薯排队“破土”。一算账,村民们两眼放光:平均亩产3.3吨,最高亩产4.7吨,总产值达90万元。仅用半年时间就让村民们的收入翻了好几番,朱有勇和他的团队被村民们赞不绝口。

丰产的消息几天就传遍了附近的村寨。如今,除了种冬季马铃薯,蒿枝坝还先后建起冬早蔬菜、林下三七、早熟葡萄种植和禽畜养殖等科技示范基地。

在过去的30多年中,朱有勇团队的农业科研成果已经造福上亿农民。他们研发的“遗传多样性控制水稻病害”技术在全国10个省、区、市推广了6000多万亩,荣获联合国粮农组织科研一等奖;他们研发的“物种多样性控制作物病害”技术,已在国内外应用于3亿多亩旱地作物。成长于土地、根植于土地、收获于土地,从农民子弟到工程院院士,朱有勇将论文写在了大地上,他最喜欢的称号是乡亲们送给他的——“农民教授”。

【考场速用】身为院士的朱有勇教授,选择带领诸多高端科研人员扎根基层,在贫困的小村庄践行中国科学家的使命与担当。他们的科研成果,不只是一个个前沿课题,一篇篇学术论文,而是实实在在地用技术帮助农民实现了增产,用科研造福了百姓。“农民教授”这个最朴实的称呼,则是人们对他的最高的褒奖与敬意。

【通用话题】乡土情怀/爱国奉献/榜样力量/使命担当

猜你喜欢

科研成果院士马铃薯
《院士的中学时代》(第二辑)
顾诵芬:“90后”双院士
马铃薯有功劳
想露露脸的马铃薯
“火星马铃薯”计划
高校科研成果转化问题与对策探究
马铃薯主粮化
院士违反科学道德将被取消称号
吉林省高等教育学会第五次优秀高教科研成果评审揭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