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刘诗雯在2014年东京世乒赛团体比赛中的技战术分析

2018-04-13

少年体育训练 2018年3期
关键词:统计法接发球使用率

刘 聪

(北京体育大学,北京 100084)

1 选题依据

刘诗雯是中国女子乒乓球优秀运动员。刘诗雯身材矮小,擅长快攻打法,有“小邓亚萍”之称。刘诗雯运动天赋极高,2009年以18岁的年龄获得女子乒乓球世界杯女单冠军,超越王楠成为乒乓球世界杯历史上最年轻的冠军,成为乒坛崛起的一匹黑马。刘诗雯是右手横握球拍两面弧圈打法的典型代表,技术全面,速度比较快,对前三板处理比较严谨,也是中国运动员比赛中变化比较多的一个。近几年在国内外的大型比赛中发挥稳定并取得许多优异的成绩,获2012年第51届世乒赛女团冠军、2013年第17届女子单打世界杯冠军及2014年第53届世乒赛团体冠军,充分用事实证明自身具备一定的实力和较好的发展潜力。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数据统计法、录像观察法、三段统计法等,对刘诗雯2014年世乒赛女团两场比赛进行技战术统计与分析,旨在对刘诗雯在世界比赛中与李明顺、平野早矢香等人在比赛中不同对手的表现进行统计分析,解析刘诗雯在与对手交锋过程中技、战术运用的特点和规律。重点通过对刘诗雯在比赛中发抢段、接抢段以及相持段的技战术进行分析,从中发现问题并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为以后的训练和比赛中有效运用技战术提供参考依据。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对中国乒乓球运动员刘诗雯的技战术进行分析。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本文查阅并参考了北京体育大学学报等有关乒乓球的研究文献与报道,并查阅中国知网、中国期刊网、中国体育信息网,为本研究提供研究基础和理论依据。

2.2.2 录像观察法 观看刘诗雯在东京世乒赛中的两场比赛录像进行技术统计和整理。

2.2.3 数据统计法 本文主要采用乒乓球三段统计法对刘诗雯的两场比赛进行技、战术分析和评估,将比赛中所采用的各种技术分为三段,即发球抢攻段(第一、三板),接发球抢攻(第二、四板)与相持段(五板与五板以后);将运动员比赛中三段的使用率和得分率加以统计与比较,并以此对刘诗雯的技、战术运用情况进行分析。

2.2.4 分段指标评估法 根据乒乓球界流行的分段指标评估法,将所得数据和模式值评估指标进行比较和定量分析。

2.2.5 三段统计和指标评估法 按照三段统计法的要求,将刘诗雯比赛按发球抢攻段、接发球抢攻段和相持段进行得失分和使用率的统计,并按照研究对象的胜场和负场分别进行统计,最终对所有所得数据加以整理、归纳、分析和比较。

得分率=段得分/(段得分+段失分)×100%

使用率=(段得分+段失分)/(全局得分+全局失分)×100%

本文采用分段指标评估法,将所得数据与模式值评估指标进行比较,进行定量分析,三段统计法评估标准见表1。

表1 三段统计法评估标准

表2 刘诗雯对李明顺比赛的技战术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刘诗雯与李明顺的技战术分析

表2数据显示,刘诗雯的发抢段得分率和使用率不高,都在及格水平。由于对方是一名削球运动员,刘诗雯没有办法在发抢段占较大的优势,但刘诗雯在发球的旋转变化上做出了努力,进行调整变化。在接发段刘诗雯得分率并不高,采用主动提高回球质量的方法,旨在为后面的相持段制造机会。对方进攻能力较差,所以刘诗雯接发球大多采用较稳妥的方法。在相持段,刘诗雯的得分率为优秀。数据表明,刘诗雯的正手质量很高,在旋转和落点的变化上颇为抢眼;相持中搓拉结合,技战术配合及运用都很娴熟,而对方在前期变化较少,之后在削中开始节奏变化。

3.2 刘诗雯与平野草矢香的技战术分析

表3显示,刘诗雯在发抢段得分率很高,达到了优秀水平。因为其发球落点都很刁钻,对方处理接发球质量较低,给自己制造较多的上手机会。刘诗雯在接发段处理都较稳妥,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对手进攻能力,所以得分率达到了良好水平。刘诗雯接发段的质量都比较高,给予对手一定威胁,为下一板创造了机会。

通过刘诗雯和平野草矢香相持段看,刘诗雯占明显的上风,得分率也比较高达到了优秀水平。相持阶段中的落点变化和节奏变化都掌握得很好,而对方则在处理接发段质量不高,没能给刘诗雯带来一定威胁。

3.3 刘诗雯两场比赛的各项平均值

从两场比赛数据来看,在发抢段的使用率较低,但是得分率却达到了优秀水平。可以看出刘诗雯发抢段的进攻能力还是很优秀的,利用自己发球落点刁钻为下一板制造了机会。比赛中不难发现刘诗雯在接发段的使用率和得分率都很低。说明刘诗雯在接发段采取的都是稳妥的方式,以控制为主,应该适当在接发段做出改变,处理台内球时做到摆、挑、撇、劈相结合。相持段中的数据我们可以发现刘诗雯在相持段还是占有较大的优势,使用率和得分率都达到了优秀的评分标准。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 论

(1)刘诗雯在发球上旋转变化都比较多,在发抢段的得分主要是依靠其威胁极大的正手位进攻。在接发球时刘诗雯多选择以控制为主,但特别是在中路偏正手短球上有时过于求稳,不能给予造成对手一定的压力和威胁。(2)刘诗雯在接发球时相对保守,不能对对手形成有效的威胁,这导致有时进入接发球阶段时比较被动。(3)刘诗雯在相持段时,高质量的正手进攻和多变的落点是其主要特点和得分手段,但接发球阶段中较弱。

表3 刘诗雯对平野草矢香比赛的技战术分析

4.2 建 议

(1)建议丰富接发球的手段,特别是台内球做到摆、挑、撇、劈相结合,增强主动上手进攻的意识。(2)能力需要提高,正手位拉球要做到斜直线相结合。(3)对防守型选手要加强连续进攻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张红玲.当今乒乓球运动技战术发展趋势[D].北京:北京体育大学,2006.

[2]乔红.对国家乒乓球女队重点主力队员的技战术跟踪分析与诊断[J].北京 体 育 大 学 学 报,2008,31(4):471-476.

[3]唐建军.乒乓球运动教程[M].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5.

[4]朱珂.世界优秀女子乒乓球横拍进攻打法选手的技战术分析及发展趋势[D].北京:北京体育大学,2010.

[5]杜雪玲.对中国优秀女子乒乓球运动员的技战术分析[D].北京:北京体育大学,2012.

猜你喜欢

统计法接发球使用率
第54届世乒赛决赛马龙与樊振东接发球技战术分析①
内蒙古自治区病床使用率预测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樊振东和林高远乒乓球接发球技术比较分析
提升网球接发球教学效果的策略研究
2018年中国网络直播用户规模为3.97亿
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主体的权重赋值研究
网球训练的接发球技术与训练方式研究
小学体育器材使用率不高的现象与分析
完善企业统计制度提高企业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