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户需求视域下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方式转变探究

2018-04-12杨秀梅

中国科技纵横 2018年6期
关键词:基层农业农技推广

杨秀梅

摘 要:我国作为一个传统农业大国,农业对我国而言便犹如命脉一般重要。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基础,唯有积极致力于农业技术的推广方式促进我国农业发展才是关键。但随着我国农产品商品化程度以及城市化建设进程的逐步推进,此前的农技推广形式已然无法满足新时代的要求,基于当下的社会环境,建立新的农技推广体系更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农户需求;基层农业;农技推广

中图分类号:F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064(2018)06-0251-01

近年来,随着我国对教育事业的大力扶持,致使农户的文化程度也较之早前有了巨大提升。如今的农民,已然懂得寻找其他途径来增添自身的收入,而其对农技方面的选择也早已脱离了原本那种被动接受的状态,而需会根据自身经验与对农业科技的偏好来进行选择。对此,有关农技的推广工作也应积极联系农户需求,如此方有利于新农技科技的推广效率,继而从根本上促进我国农业的发展与稳定。

1 基层农业技术推广现状

1.1 在农业技术推广站采用的管理+示范推广方式

一直以来,我国便十分重视农业的发展,并在农业方面投入了许多的支撑力度。对此,各地区均应基于当地财政建设农技推广部门的需要,并由此成立专业的管理结构,继而由专业人员来负责对新农业技术的推广,以确保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有效性。与此同时,为切实保证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效率与效果,相关推广机构还应深入到农民群体,走在田间地头,以面对面的方式向农民推广并传授新的农业知识,如此一来既能让农民感受到国家的重视,又能让农民亲眼见到新农业技术的优势,如此方式有利于新农业技术的深入推广。

此外,基层农技推广机构还应积极与农资销售组织建立合作关系,以约定双方在开展化肥、农药、种子等农资产品的销售时,对农业新技术、新品种进行宣传,并采用新技术与农资相结合的方向,让农民均能切实感受到新技术的重要作用,从而增强推广工作的效率与效果。

1.2 农业类企业在宣传新产品时进行农业新技术推广

在农业技术推广过程中,部分农产品深加工企业以及农资产品生产企业均是推广工作的中坚力量。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的成立也应于这部分涉农企业之间建立密切的合作关系。继而通过两者之间的衔接,来向农民提供产销一条龙服务,以逐步形成完善的一体化运营模式,如此既有利于拉近企业与农户之间的距离,有能切实将现代化的农业理念及技术渗透至农业生产过程中。当然,在此过程中,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与企业均需基于市场的需求来合理推广新的产品及技术,如此方能达成理想的推广效果。

1.3 农户或农村组织互助交流来推广新技术

长期从事农业种植的农户,几乎都有着各自独特的种植习惯,且由于劳作时间较长,大多数农户都拥有一定的种植经验。对此,基层农技推广机构还应积极开展农业种植技术推介会,邀请部分农民来交流自身的种植经验。与此同时,针对部分外出务工的农民,其在回鄉时通常会将外面的先进技术带回家乡,应积极联系这部分农民,开展经验交流大会,将有利于对整个区域的种植技术改进。最后,鉴于近年来,随着我国扶持农业力度的不断增强,各类农业合作社也较随之壮大发展。对此,基层农技推广机构均可与这些合作社寻求合作,以切实提升农技推广效率,进而为现代农业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2 农户需求视域下基层农业技术推广的困境分析

2.1 没有充分考虑农户投入能力

农民在农业生产中投入多少,完全取决于农民在此前的农业生产过程中能可获得多少的收入。鉴于我国当前所采用的农业生产模式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针对土地的经营与管理,将分散的方式让农民去独立经营,此种方式极不利于新农业生产技术的推广,更遑论提升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

2.2 推广方式与农民文化水平相差较远

据国内对当前农民文化水平的调查结果显示,当前,我国农民普遍为初中以下的文化程度,其占我国农民总数的80%,而全国目前的农业生产者,其平均受教育程度也仅有7年。受此因素限制,新农业技术的推广很难被广大农民全部接受,针对新农业技术的推广,需选择正确的推广方式,方有利于农业生产技术推广效率与质量的稳步提升。

3 农户需求视域下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方式转变策略

3.1 国家加大扶持力度

当前,我国在农业生产技术推广方面,所需经费大多源自于国家补贴,但鉴于国家所划拨的经费终究有限,而经历了层层的运用,最终能流入县乡一层的资金极为有限,而受经费方面的限制,使得基层的农业技术推广工作难以得到有效开展,更遑论对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与此同时,由于农业技术推广经费的严重不足,致使许多农村地区,其基础设施建设也极为落后,如此势必将影响我国农业的整体发展。对此,要想切实改善这样的局面,相关部门需加大对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支撑力度,如此方有利于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有序开展。

3.2 强化农民技术培训,提高新技术使用效率

农业技术人员应该深入到农民中,向农民传授新技术,定期组织农民参与集体授课,让广大农户能够了解和掌握更多的新技术,并将其合理的应用到农业生产中。但是,在组织农民技术培训的过程中,应该根据农民的实际情况,制定针对性的培训方案,最大限度提升新技术的使用效率。

第一,生产第一线人员的培训。操作人员作为农业最直接的使用者,故也是最需要提高其安全意识的人群。对此,相关部门应将至划归到培训重点,而后依照使用人群的年龄、职称等情况制定合理的培训计划,以切实提升其知识水平,进而保证农业机械的使用安全。

第二,善于利用多个条件来提高农机推广的安全性。针对农业机械的推广与安全管理工作,仅是依靠农机部门的努力尚远远不足。对此,相关管理部门应积极联合各方力量,必要时还可加强与专业院校之间的联系,以此达到推广农业技术,提高新技术、新机具利用率的目的。于醋同时,在具体的事件工作中,相关管理部门还应适当推动农业机械推广应用的独立发展,如此方有利于预习发展目标的顺利实现,进而更好地满足农业产业及相关政策的改革需求。当然,针对农业机械推广的改革,相关部门还需始终坚持对其应用发展的管理,如此方有利于维护我国农业发展的和谐与稳定。

3.3 鼓励科技创新,加快多元化基层农业科技体系建设

农业科研在发展的过程中应该与现代市场需求、农业发展紧密联系起来,注重将提高新技术转变为生产力,从而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提供更加丰富的资源,为农户提供更多高素质的农业技术。

3.4 制定农机作业标准和农艺规范,提升机械化作业质量

基于此前的推广试验经验,相关部门在开展农业机械推广应用及安全管理工作是,也应制定农机相应的作业标准与农艺规范,如此方能在促使农机化从业人员掌握农机化技术的同时确保对农机技术使用的规范性。如此前,国内某地在推广水稻机插技术时发现,针对平整的育秧软盘床,广大农民群众在做秧田时,普遍采取着以下两种方式:一是完全依照传统,但传统方式的运用,因泥稀加之秧田几乎均呈现出中间高两边低的态势,故欲将之整平需耗费大量的时间与精力。而另一种方式是在稻田收获后直接进行平整起沟工作,两种方式相比,第二种方式明显省时省力。对此,当地针对农业机械技术的运用也是将后者作为了操作的标准与规范,并以此来指导机械的生产与作业,从而相应地也提高了机械化的作业质量与效率。

4 结语

总之,如今的社会,积极推广新的农业生产技术方是维护我国农业发展之根本。因此,相关部门必须对新农业生产技术的推广工作给予足够重视,并在各方面予以适当的支撑,如此方有利于提升我国农业生产技术的推广效率,改善农村地区农业生产发展严重落后的现象。

参考文献

[1]林水中,王明霞.浅谈基层农业技术推广的农户服务需求[J].现代农业装备,2010,(5):55-56.

[2]杨文,周扬.对贵阳市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的思考——基于154个农户的调查分析[J].农技服务, 2012,29(1):35-38.

猜你喜欢

基层农业农技推广
浅谈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如何优化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工作
加强农技推广工作,促进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发展
新形势下兰坪县农业技术推广策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