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软件技术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实践研究

2018-04-12王超安群

中国科技纵横 2018年6期
关键词:软件技术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

王超 安群

摘 要:现代学徒制是一种新的育人模式,是一种现代职业教育制度,是学校教育与企业岗位教育的紧密结合,体现“学生学徒双得身份、教师师傅双师培养、交互训教岗位培养、工学交替在岗成才”的基本特征,是职业教育制度与劳动就业制度的有机结合,通过学校、企业的深度合作与教师、师傅的联合传授,对学生以技能培养为主的現代人才培养模式。本文以辽宁建筑职业学院信息工程系软件技术专业为例,从探索校企协同育人机机制、人才培养推进举措、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模式与教学过程安排、建立健全与现代学徒制相适应的教学管理制度及实施成效等方面对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实践研究和探讨。

关键词:软件技术;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TP31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064(2018)06-0209-02

2014年2月26日国务院党务会议,部署了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任务目标,提出“开展校企联合招生、联合培养的现代学徒制试点”[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提到:建立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学机制,深化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增强职业教育的吸引力[2]。自2014年起,我校信息工程系与大连中软卓越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合作成立创新人才基地,对软件技术专业软件G141班35名学生进行专业共建校企联合培养,探索校企双主体育人、学生学徒双重身份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

1 现代学徒制概述

现代学徒制是一种新的育人模式,是一种现代职业教育制度,是学校教育与企业岗位教育的紧密结合,体现“学生学徒双得身份、教师师傅双师培养、交互训教岗位培养、工学交替在岗成才”的基本特征,是职业教育制度与劳动就业制度的有机结合[3]。

2 现代学徒制在软件技术专业中的实践

2.1 探索校企协同育人机制

组建校企人员组成的现代学徒制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成立教学指导委员会,签订《辽宁建筑职业学院现代学徒制校企合作协议书》,明确校企双方各自的责任、义务、权力等内容,通过实施学徒制培养实践,探索出双主体育人的现代学徒制培养的长效机制。

学校的主要责任、权力、义务是:负责联系合作企业共同做好现代学徒制的生源和招生计划申报、生源资格审查、考核选拔与招录、转专业、学徒协议签订、中途学生退出善后安排、补录等招生招工工作;负责现代学徒制班学生的日常管理、学籍管理、毕业资格审核、毕业证书发放等工作;负责联系合作企业共同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开发理论与技能课程及教材、共同做好“双导师”教学团队的建设与管理、共同组织考核评价、共同开展教学研究与项目研发及技术服务等。

企业主要责任、义务、权力是:有责任联合校方开展招生招工的面试和录取工作,学徒入班后需与学校、企业、学徒及学徒家长(监护人)签订三方《协议书》,学徒拥有双重身份,既是校方的在籍学生又是企业的准员工,校企双方共同开展学徒制人才培养和管理,享受企业准员工待遇,达到员工上岗要求,准予进入企业工作;有责任联合校方完成师傅的选拔工作,确定学徒的相应工作岗位,为学徒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企业有责任对学徒在企业期间的表现进行考核,并纳入学徒综合考核评定中等。

2.2 人才培养推进举措

按照程序菜鸟(学生)→初级开发人员(学徒)→高级开发人员(准员工)→专家级顾问(员工)四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实行321分段育人的总体思路,制定本专业实施现代学徒制试点的人才培养方案,实现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三对接”,实施过程践行六“双”原则即:学校与企业双主体、实训室与工作室双环境、专业与产业双对接、教师与师傅双责任、学生与学徒双身份、以师带徒与终身教育双结合,项目完成三个互通:一是招生与招工互通;二是上课与上岗互通;三是毕业与就业互通,最终完成学徒培养。

2.3 人才培养目标

本专业立足辽宁面向软件技术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经过学徒制新模式的培养,掌握面向对象程序设计、Web前端应用开发、Web服务器端应用开发、移动终端应用技术、软件应用技术、JavaEE体系及应用技术、软件开源框架等核心知识,具备一定的软件开发与设计、软件测试与分析、软件维护与技术支持三大核心职业能力,成为懂软件设计、会编程、能操作、能进行软件测试与分析、维护及计算机软件销售、咨询与技术支持的高端技能型人才。

2.4 人才培养模式与教学过程安排

遵循软件技术专业“程序菜鸟(学生)→初级开发人员(学徒)→高级开发人员(准员工)→专家级顾问(员工)”职业能力发展规律,实行321三段式育人机制,企业师傅全程参与、全程育人,3是指学生三个学期(第1-3学期)在学校完成文化课程及专业基础课程同时,师徒双向选择确定师徒关系,利用校内实训室,由企业师傅和校内专任教师,完成基本技能的培养和基本规范的养成;2是指学生两个学期(第4、5学期)在企业学徒制实训基地,采用双导师制,真刀真枪践行企业工作和企业文化,完成专业技能的培养;1是指学生一个学期(第6学期)在企业顶岗,独立操作,实施企业管理模式,强化岗位职业能力,成为准员工。

六个学期9个教学时间节点体现了“双师双徒、工学交替、学生学徒”现代学徒制的人才培养特点。

第一学期、开学季(住校):教学时间点①代表由学校老师指导完成:语言入门、客户端技术,时间点②代表企业师傅指导完成专业导读、职业规划与发展教育及2周程序实战,打下良好的专业基础。

第二学期、引领季(住校):教学时间点③代表由学校老师指导完成:数据存储OOP、网络技术,时间点④代表企业师傅指导完成企业级开发思想启蒙及2周CS架构实战,引领学生完成职业定向任务、提升专业技能。

第三学期、成长季(住校):教学时间点⑤代表由学校老师指导完成:高级编程与软件测试技术、移动端开发技术,时间点⑥代表企业师傅组织职业规划讲座及软件技能大赛,把大赛做为学生学习成果展示的窗口,让学生把专业知识转化为大赛作品,指導完成行业4周关键性技术渗透。

第四学期、专注季(住企):教学时间点⑦代表企业师傅指导完成将各岗位专业技能结合企业级项目,以CDIO的模式对学生进行岗前实训,以职业标准为准绳,提高学生综合竞争力,为实习做好铺垫和准备。

第五学期、实践季(住企):教学时间点⑧与企业师傅共进项目组,参与真实企业项目设计,无寒暑假符合行业特点,让学生到真正的岗位上工作、积累行业经验、开启职业生涯。

第六学期、上岗季(住企):教学时间点⑨企业顶岗,独立开发,实施企业管理模式,强化岗位职业能力,成为准员工。

2.5 建立健全与现代学徒制相适应的教学管理制度

制定《辽宁建筑职业学院关于教师到企业顶岗实践管理暂行办法(试行)》、《辽宁建筑职业学院关于双向挂职管理办法(试行)》、《辽宁建筑职业学院学分制管理办法(试行)》、制定《辽宁建筑职业学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管理办法(暂行)》、《辽宁建筑职业学院关于教师教学质量考评的规定》、《辽宁建筑职业学院关于教学检查工作的规定》、《辽宁建筑职业学院教学工作相关规定》、《辽宁建筑职业学院课堂教学管理规定(暂行)》、《辽宁建筑职业学院学生学习成绩管理规定》等教学管理制度,规范现代学徒制教学管理,保证学徒培养质量。

3 现代学徒制实施成效

3.1 校企双主体育人机制初步形成

成立了现代学徒制组织机构与领导小组,校企之间、校企生之间签订了相关协议,各方的责权利明晰,初步形成了学校主导、校企互利、双层过行、协议约束、动态协调的运作机制;初步构建了现代学徒制制度体系;逐步建立了现代学徒制班的教学标准和管理体系并实施运行。

3.2 教学质量有效提升

软件G141班35名学生,到第5学期末,初次就业率90%以上、专业对口率为100%、平均工资3460元;就业质量按月工资3700元计算,高薪就业人数18名,高薪就业率51%;第6学期就业率100%。实施“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了毕业生的培养质量和就业质量,在职业教育竞争中增强了学校的社会声誉和影响力。

3.3 开展课题研究

与大连中软卓越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创新人才基地校企共建班的组建、实施至软件G141班35名学生的成功就业,标志着我校探索实施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取得了初步成效,2016年12月《基于软件技术专业现代学徒制研究》获批全国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研究会重点课题,2017年12月已提交研究报告,本项目的研究成果将为我国各高职院校软件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供借鉴与指导。

3.4 成功获批现代学徒制试点项目

2017年8月,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公布第二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和第一批试点年度检查结果的通知》(教职成厅函〔2017〕35号)文件,我校被确定为全国第二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基于软件技术专业的“现代学徒制”研究实践成果将引领和带动区域内各高职院校教育办学体制机制、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

4 结语

综上所述,现代学徒制作为一种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它通过校企共同参与,通过企业技术人才的技术指导,加上学校教师理论知识的教育,实现优势互补,从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现代社会培养更多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但是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过程中如何不削弱学校文化对学生的终身浸润问题、风险责任分担问题、教学质量评价问题还需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全国高职高专校长联席会议.国务院常务会部署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EB/OL].[2014-02-26].中国高职高专教育网发布.

[2]梁幸平.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试点的若干思考[EB/OL].[2014-03-10].中国高职高专教育网发布.

[3]赵鹏飞,陈秀虎.“现代学徒制”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12):38-44.

猜你喜欢

软件技术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
基于长三角地区需求的软件技术人才的培养
利用Java开发智能软件技术研究
现代学徒制在创新型高职会计人才培养模式中的应用
独立学院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软件技术专业知识地图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