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农村牧区一二三产业融合

2018-04-12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产业化发展指导中心010010

当代畜禽养殖业 2018年12期
关键词:融合培训农业

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产业化发展指导中心 010010

关于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问题的研究,最早来源于20世纪90年代日本农业专家今村奈良臣提出的六次产业化农业发展理念,认为农业发展要走一二三次产业融合之路。六次产业化的主体是第一产业,目的在于将农产品的附加值留在农村地区,使得农民分享来自于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收益。我国学者在其研究基础上,根据我国具体国情,提出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该产业融合是以农业基础为依托,以新型经营主体为引领,以利益联结为纽带,通过产业链延伸、产业功能拓展和要素集聚、技术渗透及组织制度创新,跨界集约配置资本、技术和资源要素,将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和销售、餐饮、休闲以及其他服务业有机地整合在一起。借此来提升农业竞争力,推进各产业协调发展,最终实现农业现代化、农村繁荣和农民富裕。国务院办公厅2015年12月印发《关于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5〕93号)提出:到2020年,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总体水平明显提升,产业链条完整、功能多样、业态丰富、利益联结紧密、产城融合更加协调的新格局基本形成,农业竞争力明显提高,农民收入持续增加,农村活力显著增强的主要目标。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支持和鼓励农民就业创业,拓宽增收渠道。由此可见,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已经成为国家发展战略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1 我区农村产业融合现状

内蒙古自治区横跨“三北”、地域辽阔、环境污染程度相对较低,发展农业具有区位优势、政策优势和资源优势。近年来我区因地制宜探索出多种融合发展模式。第一,以农业优势资源为基础,以若干涉农经营组织为主体,围绕农业相关联产业发展,将种植业、养殖业连接在一起,形成农业内部紧密协作、循环发展的生产经营方式,拓展了农业增值空间;第二,积极挖掘休闲农业潜力,休闲观光农业蓬勃发展,已成为产业融合的主要业态;第三,农产品营销业模式和农村电子商务不断创新,“互联网+农业”发展的速度越来越快,加快了产业融合发展进度;此外,集群化、产业化快速发展,推动产业融合纵深发展。

以巴彦淖尔市五原县为例,几年的时间里,五原县建设了巴美循环养殖园、农业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以及河套电子商务产业园,“现代园区+特色产业+产业融合主体+县域电商+特色小镇+乡村旅游+三农服务”是五原县“七位一体”的发展思路,在全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中取得了较为突出的成绩。

2 我区农村产业融合中存在的问题

(1)技术要素扩散渗透力不强。科技支撑体系尚未健全,科研投入较少,产学研对接不畅,创新主体模糊,资源配置不合理,技术推广不足;农业从业者综合素质不高,部分地区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出现弃农、离农倾向;参与产业融合的农民经营理念和消费导向不足,缺乏创新驱动意识,先进技术要素应用水平不高。

(2)新型农业经营组织发育迟缓。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等发展不平衡、带动力不强;家庭农场、专业大户规模偏小,参与融合能力不够。融合主体对资源、财政项目支持依附性较强。

(3)一二三产业融合出现同质化倾向。部分地区的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项目同质性强,农业多功能挖掘不够,休闲农业、旅游农业以观光为主,文化传承、人物历史、风土乡俗等触及不多,高品位、多样性、特色化不足,雷同现象严重,缺乏差异化和深度开发。

(4)融合发展外部环境尚待改善

产业融合政策体系不健全,配套服务相对落后。如农业补贴政策重生产轻销售、加工销售和功能开发领域补贴不足、新型业态扶持不够等;农村金融体制不够完备、市场供给不足、服务体系不匹配;基础设施、人才培训、市场体系等融合基础建设滞后;社会化服务水平不高,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滞后等。

3 我区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对策

(1)健全科技和人才支持政策。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政策环境,加大对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需求的各类人才培训支持力度,鼓励企业家和各类人才到农村创业和从事产业融合项目开发。对于参与产业融合发展的科技人员,支持他们领办或参与产业融合项目开发,在政策上鼓励他们举办多种形式的培训、交流,引导他们对农民开展技术咨询和技能培训。

(2)加强新型经营主体培训支持。整合人社、农业、教育和扶贫等部门的培训资金、设施以及师资等资源,优先面向种养大户、家庭农场负责人、专业合作社管理者、龙头企业领导层、农民企业家、农家乐和农产品网店经营者开展专家授课、参观考察、研讨交流等多种形式的培训,建立政府对培育对象的帮扶机制,优先支持培育对象所在组织承担产业融合项目。完善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体系,广泛在各地开展网络化、开放式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和技能培训。推广农科教、产学研模式,探索建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顾问团,推行农村创业导师制,增强培训能力。

(3)配套建设农村二三产业基础设施。改善涉农仓储、保鲜和烘干等设施条件,加强各类农产品加工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改扩建一批集散功能强、辐射范围广的农产品产地批发市场,支持企业建立农产品加工配送中心。强化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村信息化装备水平。根据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需要,建设交通导引牌、乡村停车场,强化休闲农业集聚区周边环境整治。支持农村电网改造升级,提高农村电力保障能力,实施农村绿化亮化工程,加快推进农村垃圾污水处理设施和标准公厕建设,采取政府购买服务、引导村民缴费等方式,切实解决乡村保洁运营经费,改善农村医疗卫生、文化娱乐设施,配套建设游客服务设施和土特产商店。

推进农村牧区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是提升农牧业产业化水平的必然选择,是顺应经济发展新趋势的必然要求,是促进农牧民增收脱贫的根本出路。我们要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通过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持之以恒,深入推进农村牧区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促进农牧业增效、农牧民增收和农村牧区繁荣。

猜你喜欢

融合培训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融合菜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培训通知
CIT培训学院2020线上培训正式启航
《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