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猪不同类型腹泻病的诊断与防治

2018-04-12贵州省贵安新区高峰镇农业服务中心561100

当代畜禽养殖业 2018年12期
关键词:副伤寒下痢痢疾

贵州省贵安新区高峰镇农业服务中心 561100

1 猪大肠杆菌病

猪大肠杆菌病根据不同的症状可以分为3个时期,首先是生猪出生1周内,会产生黄痢疾病,2~3周会出现白痢的症状,6~15周容易发生猪水肿病。

(1)诊断方法。对仔猪黄痢可根据发病时间来进行判断,主要症状会在3天内出现,死亡率很高。仔猪感染后会出现剧烈的腹泻症状,粪便呈黄水状,肛门处存在稀便,在尸体解剖检查时,患病仔猪的尸体存在脱水的情况,并且大肠小肠会出现膨胀。仔猪白痢的发病时间与仔猪黄痢不同,发病主体主要为刚出生1周至1个月之间的仔猪,年龄较大的猪一般不会发生这种疾病,症状主要表现在1~2周的时间内,并且仔猪白痢的死亡率很低,及时进行治疗基本上都能够痊愈。该病在发病时同窝仔猪会一起发病,并且发病时间较长。在进行尸体解剖检查时,患病仔猪的尸体常常十分消瘦,并且呈苍白状,胃中伴有炎症发生。进行诊断时可通过仔猪不变的体温、同一时间段同窝患者病、胃中伴有炎症来进行确诊。

(2)防治措施。针对仔猪感染致病性大肠杆菌所产生的腹泻症状,在引种的过程中要严格进行控制,对母猪的饮食进行科学的管理,并且要做好免疫工作。对于仔猪黄痢与仔猪白痢,主要使用诺氟沙星、庆大霉素和痢菌净等药物进行治疗。

2 猪痢疾

猪痢疾也可称为猪血疾,主要是猪肠道受到一定的感染,产生的黏性出血性腹泻,1~3月龄的幼猪多发,主要通过消化道进行传播,有较长的潜伏期[1]。

(1)诊断方法。猪痢疾根据发病时间的快慢可以分为3种类型,分别是最急型、急型和慢型。最急型猪痢疾的表现为患病猪严重脱水,精神抑郁低迷,同时伴有生理变化,肛门松弛,大便失禁,最后出现抽搐颤抖,引起死亡;急型猪痢疾的表现为,患病猪的体温会剧烈上升,食欲不振,刚开始排出的粪便为黄色的软便,经过一段时间以后,粪便内含有大量的黏液与血丝,最后往往会因为身体虚弱而死亡;慢性型猪痢疾的表现为,患病猪逐渐消瘦,有时会排出灰白色带有黏液的稀粪,最后成为僵猪。在进行尸检的过程中,最急型与急型猪痢疾都会出现出血性的大肠炎,被感染的肠道出现肿胀的现象,肠腔里面充满黏液与血液。慢性型猪痢疾的尸检主要体现在坏死性大肠炎,肠黏膜表面会出现一定的假膜。

(2)防治措施。目前还没有专门针对这一疾病的疫苗。生猪养殖户在进行配种引种的过程中,要避免从疫区引进种猪,应该合理利用自己的资源进行自养自种。倘若在正常的情况下发现存在患有该病的猪,应该针对这一种群进行隔离消毒。猪场还应该保证猪群的居住环境,保证环境的清洁,定期进行消毒,及时处理动物的粪便。该病可以进行药物治疗,但是在一定情况下该病也会复发,常用的药物包括痢菌净和痢立清等,要严格按照用药剂量进行给药。

3 仔猪副伤寒

仔猪副伤寒是由沙门氏菌引起的,主要通过消化道进行传染,还可通过交配的方式进行传染。病猪与健康猪应该进行隔离养殖,否则容易导致疾病传染。

(1)诊断方法。该病主要分为2种类型,急性败血型和下痢型,两种不同类型疾病的患病时间也不尽相同。急性败血型主要发生在断奶与三月龄之间,下痢型主要发生在三月龄左右。两种不同类型疾病的主要表现形式也不同。急性败血型的主要症状为发热、食欲不振、呼吸急促,还有部分病猪的皮肤出现紫斑和便秘等;下痢型主要表现为发热、呕吐,病猪眼结膜出现红肿,并且分泌黏性液体。尸检剖析结果也有所不同。急性败血型主要表现为脾脏与淋巴结出现肿胀,部分呈紫色;下痢型主要表现为肠道增厚,出现一些常见的肠道坏死炎症,有时还会出现肺部病变[2]。

(2)防治措施。针对仔猪副伤寒,通常都是采用仔猪副伤寒冻干弱毒苗进行预防。对断奶之后的仔猪进行疫苗注射免疫,对于已经发病的仔猪应及时进行治疗,主要使用敏感抗菌药物与恩诺沙星等进行治疗。

4 结语

总而言之,在进行生猪养殖的过程中,要保障生猪的健康安全,必须及时进行疾病的诊断和防治。只有这样,才能够促进我国生猪养殖行业的健康发展,不断提升生猪养殖的经济效益。

猜你喜欢

副伤寒下痢痢疾
仔猪副伤寒的流行病学、临床特点、诊断和防控措施
猪副伤寒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鉴别诊断及防治措施
中药喂产仔母猪防仔猪下痢
仔猪下痢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仔猪下痢鉴别诊断
仔猪副伤寒的预防与治疗
临床诊治仔猪副伤寒的建议
常见羊痢疾疾病的发生与预防
少数民族医用于治疗痢疾的黔产蕨类植物(一)
用于治疗痢疾的黔产蕨类植物(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