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钢铁企业抓安全 要打“持久战”

2018-04-12

江苏安全生产 2018年4期
关键词:电炉炼钢钢铁企业

2018年伊始,钢铁企业发生贵州省六盘水市首钢水钢集团“1·31”、广东省韶关市宝武集团韶关钢铁公司“2·5”两起煤气中毒较大事故情况,凸显出钢铁行业安全生产形势的严峻性。随着钢铁企业逐步化解产能,生产过程的风险防控和安全管理压力更加突出,因此要加大隐患排查力度,着重抓好隐患整改,全面提升钢铁企业安全风险防控能力。

事故多发,血的教训鸣响警钟

据中国安全生产协会冶金安全专业委员会36家会员单位的统计数据,2016年度36家大型钢铁企业共发生伤亡事故424起,其中死亡事故23起,重伤事故24起,轻伤事故377起;36家大型钢铁企业伤亡人数473人,其中死亡36人,重伤28人,轻伤409人。

从事故发生的生产工序来看,发生事故较多的工序是其它辅助生产、炼铁、炼钢,占总事故起数的61.02%。从事故发生的类别来看,因物体打击和机械伤害发生事故起数较多,明显高于其它类别伤害;此外,因中毒和窒息往往易造成群死群伤的重大事故。而钢铁企业生产安全事故发生的原因,大多是违反操作规程或劳动纪律,占总死亡人数的28.57%。

2017年,国内又发生多起由于中毒、高温灼烫、窒息、爆炸、机械伤害等原因的钢铁企业安全事故,血的教训发人深思。

⇒有害气体中毒事故

3月6日,陕西略阳钢铁有限责任公司炼铁分厂三号高炉作业区四号值班室员工在夜间值班烤火取暖过程中,发生煤气中毒较大责任事故,当场造成3人死亡。

6月18日,天津市滨海新区合顺兴金属加工厂,2名工人在炼铁高炉平台进行料斗钢丝绳维修过程中发生一氧化碳中毒,随后赶到现场救援的6名工人也发生一氧化碳中毒,造成1人死亡,7人受伤。

8月3日,湖北省鄂州市德胜钢铁有限公司发生一起煤气中毒较大责任事故,导致3人死亡,6人受伤。

11月6日,隶属中国五矿集团的邯邢矿业有限公司西石门铁矿因发生井下不明原因造成的有害气体中毒事故,导致9人中毒,其中1人获救,8人经抢救无效死亡。

⇒高温灼烫事故

3月20日,云南砚山鸿鑫金属再生有限公司发生冶金行业灼烫事故。在钢包吊装铁水运送过程中,装满12吨铁水的钢包发生倾斜,铁水洒落,高温炉料与水分子相遇发生爆炸,造成5人死亡,2人受伤。

12月14日,黑龙江建龙北满特殊钢有限责任公司二炼钢厂的员工使用蒸汽对2#VD水池进行化冻作业,3名员工在2#VD泵房平台巡检时,分汽缸第二个管座根部突然爆裂,高温高压水蒸汽瞬间大量泄出,造成3人死亡的较大事故。

⇒窒息事故

10月8日凌晨,江苏江阴宗承钢铁有限公司(节日期间停产中)当日值班员工发现7日的2名值班员工倒在镀锌车间退火炉冷却段东侧热张辊室内。送江阴市第三人民医院抢救无效死亡。据初步调查,2名值班员工在未进行通风和检测、未采取任何安全防护措施的情况下,进入退火炉热张辊室清理残留锌屑时,造成窒息死亡。

⇒爆炸事故

5月14日,黑龙江北兴特殊钢有限责任公司作业人员未采取防爆措施,违章冒险进入电炉内实施维修作业,作业人员乘吊斗进入电炉下降过程中,吊斗底部将炉内渣壳压破,钢液溢出遇水发生爆炸,导致发生电炉爆炸较大生产安全事故,造成3人死亡,1人重伤。

7月31日,辽宁北满特钢物资供应处停用的高炉旁铁渣坑边3名作业人员进行劈铁作业时,渣铁块发生响爆,造成1人当场死亡。

⇒机械伤害事故

9月29日凌晨,江西九江一钢厂正在检修的烧结车间脱硫塔内的脚手架突然倒塌。事故造成20人受伤,其中2名重伤人员经抢救无效死亡。

10月25日,浙江华宏钢铁制品有限公司制氧车间和炼钢车间建设工程清理现场过程中,起重机将彩钢瓦升至空中吊向指定位置过程中,彩钢瓦碰到了起重机的大臂上,因捆绑不规范,彩钢瓦突然脱落,掉落到了旁边的设备基础上,将设备基础上的1名工人砸伤,经抢救无效死亡。

12月29日,安徽铜陵市富鑫钢铁有限公司炼钢厂在维修铁水罐烤包器保温盖过程中,由于平衡砣突然下坠,造成2名维修工被挤压致死。

全面排查,重拳出击治理隐患

今年2月初,国家安监总局召开了钢铁企业事故警示视频会,要求吸取事故教训,狠抓措施落实,深入开展钢铁企业重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专项行动,做到查大风险、除大隐患、防大事故。突出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做到真排查、真整改。严格执法,以严格执法倒逼企业抓好专项整治,对反面典型及时公开曝光、实施联合惩戒。

针对有高炉、转炉、电炉生产设备的钢铁企业,开展高炉、转炉、电炉、煤气柜、煤气管道等设备设施的排查,强化复产复工、设备检维修、有限空间、动火等危险作业、项目外包作业安全管理,全面排查在安全管理、高温熔融金属、煤气中涉及的设备及工艺等方面是否存在重大生产安全事故隐患。

明确风险,防范知识应知应会

目前我国钢铁企业仍然是以高炉-转炉流程为主,包括原燃料准备和处理、烧结、焦化、炼铁、炼钢和轧钢过程,涉及的主要危险源也集中在这几个工艺流程中。

⇒主要危险源

原燃料准备和烧结过程。钢铁企业有的有港口,有的没有港口。有港口的用皮带运输原燃料进入厂区,没有港口的借助于火车或卡车运输原燃料。烧结过程用皮带运输精矿、石灰和焦粉等也比较多。皮带运输存在皮带跑偏、打滑、压料或划伤皮带等故障,人工处理时容易发生机械伤害。用火车或卡车运输原燃料时会出现运输事故。原燃料在破碎、筛分、配料和贮运过程中粉尘危害比较严重。每吨烧结矿产生的粉尘大约有30kg。另外,在原燃料破碎、筛分和烧结过程中噪声可以达到100dB(A)左右。

焦化过程。危险因素主要是四大车(装煤车、推焦车、拦焦车和熄焦车)的机械伤害。推焦过程也存在灼烫事故。易燃易爆物质引起的爆炸也是焦化过程的主要危险因素。焦化生产过程产生的粉尘、烟气、噪声和热辐射对人体健康有害,特别是有毒物质的危害更严重。

炼铁过程。主要危险因素是在出铁或发生故障检修作业时,容易发生煤气泄漏,造成一氧化碳中毒。高炉的铁水和炉渣遇水或泄漏的煤气遇明火也会爆炸。高炉出铁时开堵铁口操作失误,出铁沟的修补以及出渣出铁的渣铁飞溅,会被灼烫。出铁场的起重机、解体机和泥炮等也会形成机械伤害。炼铁过程的主要危害因素有高温热辐射(铁口的单向辐射热可达30J/cm2·min,渣口的单向辐射热可达20J/cm2·min),烟尘和CO,还有微量的H2S和SO2。高炉鼓风、喷吹煤粉、煤气放散和机电设备运转会产生噪声,有时也会超过100dB(A)。

炼钢过程。原燃料和钢水钢渣的吊运,设备检修过程中设备与零件的拆卸和安装会形成起重和机械伤害。火灾也是炼钢过程的主要危险因素,火灾事故的原因有三个方面:一是燃油、润滑油、液压油和可燃气体引起的;二是电气设备故障造成的;三是高温钢水炉渣喷溅和泄漏引起的。高温钢水炉渣喷溅或遇水也能引起爆炸,煤气爆炸、氧气爆炸、超压爆炸和电气爆炸等也是炼钢过程的危险因素。炼钢过程的主要危害因素有粉尘、噪声、有毒有害气体和高温、热辐射与紫外线辐射。每吨转炉钢能够产生35kg粉尘,每吨电炉钢能够产生15kg粉尘。电炉熔化期的噪声高达120dB(A),氧化期的噪声也有100dB(A)。车间的除尘风机、设备的液压泵和真空泵、耐火材料拆除机等产生的噪声一般在100dB(A)左右。炼钢过程产生的有毒有害气体主要是CO。铁水、钢水、钢渣的热辐射,电炉炼钢的紫外线辐射,液面控制系统采用同位素时放射线辐射,对人体也有危害。

轧钢过程。噪声是轧钢过程的主要危害,特别是钢管生产过程热区噪声在90dB(A)以上,冷区噪声在100dB(A)以上。加热炉、热坯的高温和热辐射,CO、NOx、H2S、HCL等有毒气体对人有危害,而大量的煤气、氧气、氢气、乙炔等易燃易爆气体,各种油品、化学品、电气设备、电线电缆和液压管线也存在一定的危险和危害。

⇒安全防控措施

防止炉前灼烫。首先是做好防护,戴好防护用品,作业实现标准化。炼铁过程严禁出铁口正面站人。炼钢过程应防止带水物料或爆炸物进炉,防止和杜绝转炉喷溅。

防火防爆。为了防止钢水、铁水和炉渣爆炸,应使设备系统安全状态正常,严防设备水冷系统漏水。严禁钢包、铁罐、渣罐有水或未烘干以及出钢坑和出渣坑积水。防止易燃易爆物质的泄漏,并配置监测和报警装置,管制火源和严格动火制度。设立可靠完善的防火防爆装置。认真开展安全培训和标准化作业。

防止中毒。首先应防止有毒物质的泄漏并建立监测和报警系统。对进入煤气区域作业,必须两人以上并佩戴氧气呼吸器和具有良好的通风条件。进入化学毒物设施中进行检修时,应采取可靠的隔离毒源措施,进行置换通风,使用防毒用品,准备急救措施,熟悉急救方法。

控制噪声。选用或更换低噪声设备,采用阻尼、隔振、吸声、消声或遥控等措施进行控制,并进行必要的个体防护。

控制机械伤害。防止机械伤害最重要的措施是保持设备处于良好状态,安全装置有效。清扫和修理必须停机作业。对交叉作业应进行安全联络,建立安全确认制度。对高速运动和移动的装置或部件应有安全防护装置和警示标识。

防止起重伤害。加强起重机械和作业的安全管理,指吊配合标准化,指令清楚,标志鲜明。行车安全装置和吊索吊具齐全可靠,在起重过程有危险的范围,严禁人员通过。

猜你喜欢

电炉炼钢钢铁企业
电炉炼钢现状及其“双碳”背景下的发展趋势
长流程钢铁企业废水零排放实践与探讨
转炉炼钢降低钢铁料消耗的生产实践
排放绩效在评估钢铁企业超低排放取得效果中的应用
AI炼钢术
转炉高效低成本智能炼钢新技术应用
自信满满的炼钢工
废钢预热技术在电炉炼钢中的发展应用
钢铁企业设备环保发展趋势探讨
电炉车间基础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