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预防职业危害 加强健康教育

2018-04-12

江苏安全生产 2018年4期
关键词:职业病机动车司机

随着经济发展,车辆作为基本交通工具日益普及,专职驾驶岗位作业存在着多种职业病危害因素。本文根据相关的法律法规及技术规范,围绕车辆驾驶人员工作过程中的作业特点,识别分析驾驶作业过程中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其防治方法的探究。

一、职业病危害识别及影响

截至2017年3月底,全国机动车保有量首次突破3亿辆,其中汽车达2亿辆;机动车驾驶人超3.64亿人,其中汽车驾驶人3.2亿人,专职驾驶员约占到十分之一。

专职驾驶员在岗位上涉及多种职业健康危害。汽车价格逐年降低,汽车材料也肯定会“看价格”采购,这其中会有供应商使用劣质材料以图降低价格,这些材料会出现在坐椅皮料、填充物、车载音响、塑料壳等任何位置。在汽车材料中,一些最常见的有毒化学材料包括:溴、氯、铅等重金属,甲醛、苯等污染物以及车内PVC等塑料材料。这些材料和物质涉及多种职业危害因素,对驾驶员职业健康会造成一定的伤害,如中毒、过敏、脏器损伤等。

机动车在发动、行驶时都在不停地振动,驾驶员的全身尤其手脚受到的振动较大。这类振动分别为车辆颠簸引起的全身振动,以及方向盘振动引起的手传振动。车辆驾驶时接触的低频率、大振幅的全身振动可刺激前庭器官,出现运动病(也称晕动病)等急性反应症状。同时,长期从事手传振动作业可引起以手部末梢循环或手臂神经功能障碍,以及引起手、臂骨关节-肌肉损伤,其典型性表现为振动性白指(VWF)。

机动车发动机运转、汽车喇叭均易产生较大的噪声,驾驶室虽有部分的隔音效果,但多数驾驶作业均易受到噪声的健康危害。长期接触噪声可对听觉系统产生影响,引起听觉下降,甚至噪声性耳聋。同时长时间的噪声作业还可引起神经衰弱、血压不稳、免疫力下降、工作效力降低、注意力不集中等多系统的健康影响。

二、职业性多发病

司机在开车时眼睛时刻都要注视路面的车辆和行人。倘若汽车的挡风玻璃质量粗糙或高低不平、厚薄不一便可直接影响司机的视力,导致视力疲劳综合症。

司机开车时始终注视着一个方向,颈部肌肉处于等长收缩状态,血液灌流不充分,易疲劳甚至可导致肌肉痉挛。同时颈椎间关节处于一个不正常的位置发生颈椎微错位压迫,可刺激神经出现头部、肩部、上肢等处疼痛、发胀等症状。

此外长期开车精神紧张可能会导致血压升高;长期饮食无规律、饮食不当容易患胃病,如急、慢性胃炎和十二指肠溃疡等;驾驶室安装空调的汽车若长时间使用空调而不开窗换气,可能发生一氧化碳中毒。

三、防护措施

有毒有害物质的防护。加强对生产单位督查和标准的修订,从源头杜绝有毒有害物质进入市场。在现有车辆中,加强通风,待检测合格后方可使用。

振动的防护。司机座位应该用弹簧、海绵座垫制成。开车时应戴松软手套减少手与机器手柄和方向盘的直接接触。

噪声的防护。一般而言高音喇叭的噪声对人的听力危害较大,因此应使用低音喇叭。同时,开车时播放音乐音量不宜过大,以减少噪声对人体的影响。部分噪声严重的工程车辆司机在开车时可戴防噪声耳塞,这是防止噪声性耳聋最有效、最简单易行的保健措施。

视力疲劳综合症的防护。选用质量上乘的挡风玻璃,长途行车时要适当休息防止视力过度疲劳。同时在休息时应抓紧时间擦干净挡风玻璃上的灰尘。

其它职业性多发病的防护。在开车空隙经常活动四肢,尤其要活动颈部、头部。开启空调时,需定时通风换气。

司机除了预防驾驶过程中产生的各类职业病危害因素,还应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不要空腹开车,当司机长时间处于饥饿状态下,体内血糖下降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头晕眼花、疲劳乏力、注意力不集中,容易诱发事故。多食富含维生素的食物,特别是维生素B和维生素C。饭后应休息20~30分钟再开车,以利于消化系统正常工作。此外,睡眠时间要充足,心情要开朗乐观,定期进行体检。每年应进行一次职业性体检,以便早期发现与职业有关的疾病,及时治疗处理。倘若发现禁忌开车的情况,如明显的听觉器官、心血管、神经系统器质性疾患和色盲等疾病患者,均不宜从事机动车驾驶工作。

猜你喜欢

职业病机动车司机
让机动车交通安全统筹更
由一起厂内机动车事故引发的思考
画与理
人人都有职业病
老司机
如何发挥工会在职业病防治中的作用
铁路机动车管理信息系统
老司机
父亲的职业病
凭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