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听力语言康复专业技术人员在线学习现状初探
——以 “十三五”听障儿童康复专业技术人员网络轮训为例

2018-04-12刘里里刀维洁董蓓陈滨梁爽刘一凌

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 2018年2期
关键词:时间段十三五技术人员

刘里里 刀维洁 董蓓 陈滨 梁爽 刘一凌

在线学习是互联网创新成果与教育深度融合而产生的重要学习形式,在世界范围内有着广泛的运用与发展,它具有覆盖面广、不受时空限制、节省培训成本、为基层人员提供学习机会等优点[1]。2015年7月4日,国务院印发《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指出:提倡探索新型教育服务供给方式。对接线上线下教育资源,推广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等网络学习模式[2]。可见,发展网络学习模式已成为政府主导行为,是继续教育的重要发展方向。

我国听力语言康复行业从2013年起逐步开展针对基层专业技术人员的网络培训工作。本研究以2017年“十三五”听障儿童康复专业技术人员网络轮训班为例,对基层听力语言康复专业技术人员在线学习情况进行总结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2017年4月3日~7月19日(共计105天)来自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西藏除外),405个康复机构,参加2017年“十三五”听障儿童康复专业技术人员网络轮训班培训的学员,共计1279人。

1.2 调查方法

①数据分析法。抓取并分析学员在线学习期间产生的后台数据,包括登陆时间、学习时长、学习进度等。②问卷调查法。自编调查问卷,了解学员在线学习中的总体感受、学习态度、喜欢的培训形式、学习中的主要困难等。该问卷通过“问卷星”让学员以无记名的方式填写并提交。2017年7月20日~8月30日共发放问卷1279份,回收问卷1133份,有效问卷1133份。

1.3 统计分析

采用SPSS 19.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学员在线学习时间分布

学员登陆学习的高峰出现在5月和6月,该时间段学员日登陆量最大且出现频次最多。课程开放的中间时段是学习高峰期,见表1。

表1 在线学习人员登陆量统计

2.2 学员全天各时段在线情况

本次调查将8点~17点视为工作时间段,17点~次日8点视为非工作时间段。利用工作时段和非工作时间段进行在线学习的人次分别占各时间段学习总人次的53.59%、46.41%。其中,全天登陆人次最多的6个时间段上午8点~11点、下午14点~17点(每小时视为1个时间段)均处于工作时间段,占各时间段学习总人次的45.35%。利用非工作时间段进行在线学习的高峰在20点~21点,其余在线人数最多的4个时间段依次是21点~22点、19点~20点、18点~19点、17点~18点。上述5个时段在线学习的人次占各时间段学习总人次的28.54%,见图1。

2.3 各门课程累计学习时长

以各门课程累计播放时长与课程本身时长的比值计算课程重播率,学员所有课程的平均重播率为4.47次,即平均每个学员完整播放班级课程视频约4.47次。重播率高于平均水平的课程共4门,分别是听障儿童康复评估、小龄听障儿童团体教学、儿童发展特点及康复模式、听障儿童家庭康复,见表2。

2.4 各门课程学习进度

图1 全天各时间段在线人数统计图(单位:人次)

表2 各门课程累计学习时长统计表(时)

各门学科学习进度80%以上的学员比例均在95.78%以上,表明学员在线学习任务完成情况良好,见表3。

2.5 学员在线学习情况自评

88.97%的学员对自己的学习态度比较认可;但仅有65.93%的学员报告认真学习过60%以上的视频。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学员的学习态度和实际学习行为间存在差距,见表4~5。

2.6 学员在线学习面临的主要问题

学员在线学习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学习时间不足和学习互动少,见表6。

2.7 学员喜欢的培训形式

该题为多选项,学员中选择喜欢面授培训、远程培训、其他形式培训的比例分别为83.58%、44.66%、4.32%。

表3 各门课学习进度统计表(人/次)

表4 学员学习态度自评表

表5 学员认真学习的课程比值自评表

表6 学员在线学习面临的主要问题统计表

2.8 学员培训满意度

学员对培训满意度较高,非常满意和满意的比例分别为61.69%、36.63%,不满意的比例为1.68%。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学员对在线学习这种学习形式比较认可,接受度较高。

3 讨论

3.1 让学习成为常态,以制度保障学习

为实现信息技术的发展,推动教育改革和创新,构建网络化、数字化、个性化、终身化的教育体系,建设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型社会的目标,在线学习将成为我国终身学习的主要方式[1]。听力语言康复工作理念、方法、技术不断更新和发展,在线学习能最大程度满足专业技术人员随时随地碎片化时间的学习需求。虽然本次统计数据显示其受欢迎程度不及面授培训,但随着其便利性、规范性的发展,未来很可能成为听力语言康复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的重要媒介和有力帮手。

目前,我国教师、医生继续教育工作相对成熟规范。听力语言康复行业可以此为参考,建立和完善相关工作,如制定本行业各岗位继续教育需求,细化在线学习的具体要求等。

本次调查发现,影响在线学习的首要因素是工作、家庭等因素导致学习时间不足。利用工作时间段(8点~17点)进行在线学习的人次占总人次的53.59%。表明目前专业技术人员更倾向于在工作场所利用工作时间进行在线学习。听力语言康复机构可因势利导,以制度明确每周或每月学习时间、学习形式等,保障并促进专业人员更好完成学习任务。同时,为减少得过且过等消极情绪,还可将学习完成情况作为绩效考评、职称评定、晋升的重要参考,激发其学习热情,提升学习动力。

3.2 保障基础设备、设施,提升在线学习的便利性

网速慢,学习过程不顺畅是本调查中阻碍学员在线学习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笔者建议可以从以下两方面改善和提升。

3.2.1主管单位需进一步与互联网企业合作,提升在线学习系统操作的便利性和灵活度,最大程度地满足个性化的学习需求。同时,需尽快开放支持多种移动互联网终端的在线学习版本,特别是智能手机端的在线学习,并实现各终端学习记录互通,满足学习者随时随地的学习需求。此外,本次统计分析发现:班级课程开放的中间时段是学员登陆高峰。因此,主管单位一方面要根据年培训量和已开发课程大小提供适合的云存储空间;另一方面要合理规划、安排课程的开放时间段,避免瞬时并发量超负荷导致系统不稳定,影响学员正常使用。

3.2.2康复机构需要配备数量充足、可正常运行的计算机和能满足运行需求的网络带宽。如有条件,还可安排专门的时间、空间支持专业人员的在线学习工作。上述设备设施需由专人进行日常维护、保养,确保其能满足在线学习需求。此外,还应为学习者提供操作指导,特别是对于年纪较大或计算机操作不熟悉的专业技术人员需给予额外的关照和指导。

3.3 丰富在线学习资源,激发学员学习兴趣

按照研究者对在线学习模式的划分,本研究讨论的学习模式与政府E-Learning模式更为接近,属于非学历性质,以提升工作绩效为目标的正式学习,学习者的学习动机相对较低[1]。本研究数据显示:各门课程学习进度80%以上的学员比例在95.78%以上,学习情况完成良好。出现该数据的重要原因是学员参加培训并考核合格,可获得培训合格证书。该证书是大部分政府主办的康复机构工作人员需要取得的上岗资格证。因此各机构重视程度高,有专人定期督促参训学员及时完成学习任务。结合本研究分析,可从以下两方面调整和提升培训内容和形式。

3.3.1课程内容贴合实际,易于学以致用。一门课程的重播率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学员对该门课程的兴趣和关注度。统计分析发现:课程中,重播率高于平均水平的4门课程与现阶段各康复机构正在开展的热点工作密切相关。听障儿童康复评估是康复教育工作的基础,也是检验康复教育效果的重要指标。该门课程在所有课程中的重播率最高;小龄听障儿童团体教学和儿童发展特点及康复模式顺应了听障儿童康复年龄低龄化的趋势,满足了各康复机构向下扩展服务对象年龄的业务发展需求;听障儿童家庭康复在全面康复理念指导下,指导专业技术人员从授之以鱼转换为授之以渔,实用性、参考性强。因此,在线课程开发中,应进一步贯穿职业教育课程设计的相关要求,即坚持以职业应用为本位,把职业标准要求的知识技能融入课程[3]。同时,针对继续教育的特点,还应紧扣国家政策,结合残疾人康复工作发展需要,以精准康复服务为指导,摸清基层实际需求,开发引领和满足实际工作的系列课程。

3.3.2丰富在线资源,便于深入学习。这就需要在线课程设计和制作过程中突破传统面授课程模式,借鉴高校MOOC经验,结合实际工作需求,突出知识体系模块化、课程内容片段化的特点,用短小精悍的系列课程适应学员碎片化的学习时间需求,并保证学习内容的完整性和连续性。同时,精心设计每节课程的知识点简介和学习小结,帮助学员完善知识结构,提升学习效能。除培训课程外,提供配套的案例、图片、视频等可视化材料以及链接也不可或缺。

3.4 完善教学服务支持系统,引领学员在线学习

在线学习的主要目的不仅是优质学习资源的呈现,还要更多地为学习者提供完整的教学服务[4]。本次在线学习问卷调查显示,83.58%的学员希望采用面授的方式接受培训,其重要原因之一就是面授过程中教师讲授生动,互动性好,学员的疑问可以得到及时解答。由专职教师在线引导学员学习,才能把面授培训的优势体现在在线学习中。

研究表明在线学习的学习效果与登录次数、在线时间和在线讨论次数正相关[5]。为了让更多专业技术人员便捷、有效地进行在线学习,可由负责在线学习的专职教师针对各个班级的教学目标和知识网络特点,设计学习过程,引导学员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相应任务,并在学习过程中与学员开展互动,为其提供多样化、针对性的学习支持,引导学员充分利用多样化的数字资源有效学习。

在线学习打破了时空的限制,可以随时随地进行,教师与学员的互动也需要满足即时性的特点。本次统计数据发现,学员利用非工作时间段进行在线学习的高峰出现在20点~21点。17点~22点间进行在线学习的人次占总人次的28.54%,占非工作时间学习总人数的83%。因此,在非工作时间段,同时也是学员学习的高峰段安排值班教师是必要的。

相关研究表明,混合学习更有利于促进技能领域目标的达成[6]。根据课程性质,对实操性较强的课程,除了在线学习基本理论和操作方法外,还需要增加线下培训和辅导。听力语言康复专业技术人员日常工作多以实操性为主,结合在线学习内容,进一步参加面授培训、进修、观摩等活动,对提升个人技能尤为关键。同时,因全国听力语言康复教育机构分布广泛,为更好完成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工作,除国家级中心外,省级机构也应充分发挥其资源技术中心的作用,组建以学科骨干为核心的技术支持小组,为基层专业技术人员的线下学习提供辅导和指导。

综上所述,在线学习与面授培训相结合,才能最大程度地提升职业教育效能,提高专业技术人员技能,进而提升机构康复质量,让更多的听障人群群受益。

经过4年多的发展,全国听力语言康复专业技术人员对在线学习已积累了一定经验,大部分人员能够较积极地接受它并提出改进意见,但仍有部分人员因为各种原因对其接受度不高。在线学习对学员而言是学习平台和学习方式的改变,对培训提供者而言更是教育形式、教学方式和教育策略的调整。影响学员在线学习效果的因素很多,包括政策导向、平台功能、资源丰富程度及提供方式、教学服务支持质量、学员学习动机、学习方法与策略的运用、学分计算方式等诸多因素,还需要在未来的工作中深入研究、探讨。

参考文献:

[1]吴峰,王辞晓.五种不同模式下学习者在线学习动机测量比较[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6,139(1):78-84.

[2]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国发[2015]40号)[EB/OL].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5-07/04/content_10002.htm.2015-07-04.

[3]陈从建,徐筱枫.在线学习与远程考核在职业教育中的应用[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4,17:78-81.

[4]温蕴,盛群力、祝智力.引领式在线学习在电大教学中的应用研究——基于综合学习设计模式[J].远程教育杂志,2014,6:78-86.

[5]陈国心,郝选文,裘国永,等.在线教学中影响学习者学习效果的因素分析与实证研究[J].计算机与现代化,2017,9:106-110.

[6]方中玉.在线学习与混合学习对比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5.

猜你喜欢

时间段十三五技术人员
越南农业管理和技术人员线上培训
我国首批正高级船舶专业技术人员评出
夏天晒太阳防病要注意时间段
发朋友圈没人看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三天后”是啥时候?
马纯栋:维修技术人员应提高诊断仪的利用率
雨点
浅析科研单位技术人员队伍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