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河南省制造业与制造服务业的空间协同效应分析

2018-04-11巩宏丽

统计与决策 2018年6期
关键词:区位面板服务业

巩宏丽

(1.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统计学院;2.河南教育统计数据分析和研究中心,郑州 450046)

0 引言

目前,国内外学者对制造业与服务业的协调发展研究可分为两大视角。一是产业层面,主要是通过生产性服务外部化这条途径,以社会分工为理论基础,将生产成本和交易成本对比作为企业外部化的机制,实证方法主要是用投入产出来评价两者之间的关联度,以及利用面板数据验证两者间的分工对生产率的提高[1-3];二是空间层面,大部分研究者主要是以Venables(1996)的垂直关联模型为理论基础,把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看作上下游关系,建立生产服务业的需求关联模型和制造业的成本关联模型,实证方法主要是用联立方程来评价两者间的空间层面的协调度[4-6],近年来也有学者利用空间计量来探讨两者聚集协同互动效应,但大多数都是考察两者之间是否存在空间关联性及分布,而讨论两者彼此的空间溢出效应的研究并不多。本文将制造服务业按行业领域界定为五大类: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金融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在此界定基础上,利用垂直关联模型理论寻找出制造业与制造服务业之间互相作用的上下游关系,然后用空间面板模型探讨它们之间的空间溢出效应,以及不同城市规模对这种溢出效应的影响。

1 变量的选择

本文基于Venables(1996)的垂直关联模型理论,并借鉴陈建军等(2011)[6]和陈晓峰(2014)[5]关于建立生产服务业和制造业聚集的垂直关联模型的研究思路,选取产业聚集的影响因素如表1和表2所示,从研究制造业和制造服务业聚集间互相促进的空间溢出效应建立空间面板模型。本文选取的是2007—2016年河南省18地市相关数据,数据来源于2007—2016年的《中国城市统计年鉴》和《河南省统计年鉴》。考虑一个地区与相邻地区的经济联系,会与经济发展情况关联,即经济发达地区与经济落后地区对周边地区辐射作用并非完全相同,因此本文采用的空间权重是地理临近空间权重与以各地区人均GDP为对角矩阵的乘积。

表1 制造业区位模型中的各个变量的含义

表2 制造服务业区位模型中的各个变量的含义

2 空间面板模型的选择与设定

两者之间的关系是选用SAR面板模型、SEM面板模型和SDM面板模型中的哪一种,可参照Elhorst(2012)的方法。通过两个阶段进行检验:第一阶段是对因变量或者残差项是否存在空间自相关进行检验,采用在不考虑任何空间相关性的基础上,使用拉格朗日乘数检验法(LM检验)和稳健的拉格朗日乘数检验法(Robust LM检验);第二阶段是考虑SDM模型能否简化为SAR模型或SEM模型,通过Wald检验和LR检验对SDM面板模型的两个假设H0:λ=0,和H0:λ+δβ=0进行检验。

表3 制造业与制造服务业空间面板模型的LM检验

由表3可以看出,在制造业区位模型中,LMlag要远大于LMerr,同时RLMlag也远大于RLMerr,因此采用空间滞后模型。在制造服务业区位模型中,LMlag要远大于LMerr,同时RLMlag也远大于RLMerr,且 RLMlag显著而RLMerr不显著,因此也采用空间滞后模型。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空间固定效应的联合是否显著的问题,这里进行似然比(LR)检验。结果表明,在制造业区位模型中,空间固定效应的LR检验值为247.5635(p=0.0000),时间固定效应的LR检验值为25.9021(p=0.1020),所以采用空间固定效应模型;在制造服务业区位模型中,空间固定效应的LR检验值为218.6941(p=0.0000),时间固定效应的LR检验值为6.2841(p=0.9949),所以也采用空间固定效应模型。

第二阶段的检验结果见表4,在制造业区位空间面板模型中,Wald检验和LR检验的p值均小于1%,可见两个假设检验均被拒绝,即都不能简化,因此应选择SDM面板模型。在制造服务业区位模型中,Wald检验和LR检验的p值均大于5%,且自变量的空间滞后项均未通过检验,因此不应选择SDM面板模型,再结合表5的Hausman检验可知,应该选择随机效应的空间滞后模型。

表4 制造业区位与制造服务业区位的SDM模型ML估计结果

3 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分析

本文选择SDM模型研究制造业,SAR模型来研究制造服务业。通过Matlab7.0软件,根据SDM模型和SAR模型的估计系数得到解释变量发生变动时对被解释变量的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的结果如表6所示。直接效应用来衡量解释变量对本地被解释变量的影响,间接效应用来衡量的是解释变量对临近地区被解释变量的影响。

表5 制造服务业区SAR模型的ML估计

表6 制造业模型与制造服务业模型的直接效应与间接效应检验

(1)由表4和表5可以看出,制造业和制造服务业的空间相关系数W*dep.var值分别为0.204和0.107,均通过了5%显著性水平检验,表明河南省制造业就业区位和制造服务业就业区位均存在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即一个地区的制造业就业区位(制造服务业就业区位)的提高会对相邻省份的制造业(制造服务业)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

(2)制造服务业就业区位对制造业就业区位的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在1%显著水平下通过检验。其中制造服务业的直接效应为0.3270,间接效应为1.8025,可见制造服务业在河南省内具有明显的溢出效应,这表明增加本市制造服务业水平不仅会促进本市制造业的提高,还会促进其临近地区制造业水平的提高,从而有利于河南省整体制造业就业水平的提高。值得注意的是,制造服务业的间接效应比直接效应强度大,这说明河南省各个地市在加大制造服务业发展水平,为制造业提供高效的协作和产品的附加服务以提升制造企业优化升级能力时,仅依靠自身制造服务业的支撑远远不够,要将自身与周边地区融入成一个更大的空间,才能更好地发挥制造服务业对制造业的促进作用。

(3)制造业就业区位对制造服务业就业区位的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在5%显著水平下均通过检验。其中制造业的直接效应为0.2655,间接效应为0.0302,可见制造业在河南省内也具有显著的溢出效应,这表明增加本市制造业水平不仅会促进本市制造服务业的提高,也会促进其临近地区制造服务业水平的提高。而制造业的直接效应远远大于间接效益,说明河南省各地市要提升制造服务业的发展,主要依靠本地制造业产业链不断深化分工而提供的市场基础。

(4)城市规模对制造业与制造服务业之间的空间联动产生显著影响。城市规模与制造服务业和制造业的交叉项对本地均是显著为正,表明河南省在城市规模扩大的过程中,制造业区位和制造服务业区位的选择互相具有向心吸力作用,这可能是因为河南省各个地市的城市规模相对还不大,除了郑州基本还都处于全国的三四线城市,城市土地价格还在承受范围内,进而在城市规模扩大中,制造业并未出现向外围扩散的现象。

城市规模与制造服务业区位交叉项对制造业区位的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在5%显著水平下均通过检验。其中制造业的直接效应为0.5910,间接效应为-1.7837,可见制造业区位选择在城区规模大的地区比小的地区受制造服务业的影响更多,但其对周边地区的制造业呈现出强大的挤出效应,这是因为规模大的地区现代服务业发展较好,能够更好地为制造企业提供高效的协作和服务,使得制造业对制造服务业的依赖更强,但河南省的现代服务业起步较晚,发展水平不高,规模大的地区现代服务业发展可能对周边的资源具有强大的吸取效应,从而会降低周边地区制造业的发展。城市规模与制造业区位交叉项的直接系数和间接系数均为正,其中直接效应0.3699在1%显著性水平下显著,这说明相对于城市规模小的地区,城市规模大的地区制造业对本地制造服务业区位影响更大,规模大的地区集中了优势资源,内部分工不断深化,对制造服务业的要求更高,从而更容易拉动制造服务业的发展。然而,其间接效应为正但并不显著,说明城市规模大的地区制造业对制造服务业的拉动作用还没有形成显著的空间外溢。

(5)制造业的生产成本(制造业职工工资)和交易成本(基础设施水平)对本地制造业区位均存在显著正相关,可见,制造企业工资的提高,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吸收劳动力,从而提高了就业区位。同时对邻近地区制造业区位均为正,但并不显著,表明制造业的人力资本支出的外溢效应是一个小范围的现象,随着地理空间范围的扩大而不再显著。另外,基础设施水平的完善,会使得区域内的交通运输水平和市场联系程度大幅提高,从而推进制造业的聚集,但是,基础设施水平对周边地区产生了较大的挤出效应,其可能原因是基础设施水平的改善提高了本地区资本和劳动力的边际产出,吸引其他区域优势资源流入,从而对周边地区产生负向的溢出效应。

制造服务业的生产成本(人力资本支出)对制造服务业区位分布的直接效应显著为正,因为制造服务业的生产成本主要是知识和信息的投入,知识和信息的投入越多,则越有利于其集聚,这也体现了制造服务业其知识和讯息密集型的行业特质;且其间接效应也显著为正,可见河南省人力资本的存量对制造服务业产生了显著的溢出效应。制造服务业的交易成本(信息传输水平)对制造服务业的直接效应显著正相关,一般而言,信息及通讯技术会影响到制造服务业的交易成本、频次及效率,若通讯及网络业务量越大,信息传输水平就越高(速度更快、质量更高),其交易成本就越低,从而提高制造服务业的聚集性,但制造服务业对其交易成本的敏感程度较低(只有0.0879),可见,现阶段河南省各地区信息化水平对制造服务业的驱动作用还没有发挥出来。但另一方面也可以看出,制造服务业交易成本的溢出效应都主要局限在地级市范围内,随着地理空间范围的扩大而不再显著。

4 结论

本文通过空间计量方法以河南省18个地市的产业区位为例来验证制造业制造服务业之间的协同定位效应,得出以下结论:

(1)河南省制造业集聚和制造服务业集聚两者之间存在协同互动效应,但两者之间的互动效应并不对称,即制造业集聚对制造服务业集聚的作用大于制造服务业对制造业的作用,这表明制造业更加依赖制造服务业这种中间投入品。

(2)制造业与制造服务业均具有空间溢出效应,某个地区的制造业(制造服务业)的发展水平的提高将会对相邻地区产生积极地影响,且两者之间协同互动也具有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表明河南省制造业和制造服务业协同发展需要城市间的产业合作,即将城市扩展到更开放的都市圈空间,从而发挥两者空间上的良性互动作用。

(3)两者间的空间协同聚集性还会受到城市规模的影响,河南省大城市中两者之间的协同互动效应更好,且从城市规模与它们交叉项的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中可以发现,在两者协同发展中,大城市要以制造服务业为主导,而对中小城市来说,应当将重心放在制造业上,以便更好地整合资源空间布局实现两者之间的良性互动。

(4)交易成本和生产成本在本地两大产业协同聚集中均起着重要的作用,但重要程度有所不同。其中制造业区位对交易成本较为敏感,而制造服务业对其交易成本的敏感程度较低,且制造服务业对生产成本(人力资本)的依赖性更大。所以不同的产业集聚要选择合适的关注点,从而以该产业为引领实现推动制造业和制造服务业协同定位的目的。

参考文献:

[1]Andersson M.Co-location of Manufacturing and Producer Services-A Simultaneous Equation Approach[R].CESIS Electronic Working Paper Series Paper,2004,(8)

[2]冯泰文.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对制造业效率的影响——以交易成本和制造业成本为中介变量[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9,(3).

[3]张亚军,干春晖,郑若谷.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内生与关联效应——基于投入产出结构分解技术的实证研究[J].工业经济研究,2014,(6).

[4]陈晓峰,陈昭锋.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集聚水平及效应——来自东部沿海地区的经验证据[J].财贸研究,2014,(2).

[5]陈建军,陈菁菁.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协同定位研究——以浙江省69个城市和地区为例[J].中国工业经济,2011,(6).

[6]席艳乐,李芊蕾.长三角地区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关系的实证研究——基于联立方程模型的GMM方法[J].宏观经济研究,2013,(1).

猜你喜欢

区位面板服务业
袁奇峰:广州南CBD,优越区位截留全城商机
石材家具台面板划分方法
自动化正悄然无声地重塑服务业
MasterCAM在面板类零件造型及加工中的应用
连锁餐饮企业区位选择
连锁餐饮企业区位选择
服务业:从一二三到三二一
Photoshop CC图库面板的正确打开方法
面板塑件凸毂结构优化及模具设计
辩证看城市“区位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