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反应体系热反应型虾味香料的成分分析*

2018-04-10陈翔宇蒋天宁邹怡然陈文伟

食品工程 2018年1期
关键词:丙二醇酮类香精

陈翔宇 蒋天宁 邹怡然 陈文伟*

(中国计量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浙江杭州 310018)

我国是一个海域辽阔的国家,虾资源丰富,每年捕捞量可达数百万吨,但是由于新鲜的虾不易贮藏和运输,一般均加工成虾制品,因而产生了占虾重60%~80%的头、壳和小虾等虾加工副产物。目前,这些虾加工副产物仅有小部分被加工成饲料,大部分没有得到充分的开发利用。随着我国虾出口数量的迅速增加,对加工过程中所产生的大量虾加工副产物的利用研究显得日益迫切。

目前香精主要分为化学合成香精和天然香精两种。化学合成香精在市面上较为常见,是经过化学合成途径制备的,原料大多来自化工产品,因而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热反应香精是经过热加工反应得到的,在欧洲被列为天然香精,属于天然香精,其安全性相对于化学合成的香精更高。因此,研制天然香精来取代化学合成香精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本文以虾加工副产物为原料,通过在水解液、油相、丙二醇3个不同体系进行热反应制备虾味香料,并对3种方法所制备的香精的香气成分进行分析,为虾加工行业的综合利用及热反应香精的应用提供依据和参考。

1 材料和方法

1.1 材料

碱性蛋白酶,江苏锐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虾加工副产物,自制;还原糖、氨基酸、氢氧化钠、正己烷等,均为分析纯。

1.2 主要仪器和设备

5973N-6890N GC-MS,Agilent公司;SY-6000小型高速喷雾干燥仪,上海世运生物设备工程有限公司;pHS-25型精密数显酸度计,上海伟业仪器厂;ZHWY-110X50型往复式恒温水浴摇床,上海旦鼎国际贸易有限公司;CT14RD型高速冷冻离心机,上海天美科学仪器有限公司;RE52型旋转蒸发仪,上海亚荣仪器厂;PL403型电子天平,上海台隆电子衡器有限公司;DKU-250A型电热恒温油槽,上海森信实验仪器有限公司;DHG-9146型烘箱,上海万锐实验设备有限公司。

1.3 热反应型虾味香料制备工艺

1.3.1水解液体系工艺

选取碱性蛋白酶对虾加工副产物进行酶解,离心后将10 g水解上清液加入三口烧瓶,并加入1.0 g还原糖和0.4 g氨基酸,100℃下反应30 min。

1.3.2 油相体系工艺

选取碱性蛋白酶对虾加工副产物进行酶解,浓缩和喷雾干燥后,将10 g水解物加入三口烧瓶,并加入1.0 g还原糖和0.4 g氨基酸,在25 g油相反应体系中,100℃下反应30 min。

1.3.3 丙二醇体系工艺

碱性蛋白酶对虾加工副产物进行酶解,浓缩和喷雾干燥,将10 g水解物加入三口烧瓶,并加入1.0 g还原糖和0.4 g氨基酸,在25 g丙二醇反应体系中,100℃下反应30 min。

1.4 虾味香精成分分析

用固相微萃取法富集虾味香料中的挥发性成分后用GC-MS检测。取不同反应体系热反应型虾味香料5.0 g于20 mL顶空样品瓶中,固相微萃取50 min,200℃脱附3 min进样。GC-MS分析条件:不分流进样,进样体积1 μL;进样口温度200℃;He作为载气,流速1 mL/min。采取柱温升温程序:45℃保持1 min,以3℃/min升温到190℃,再以5℃/min升温到220℃,保持6 min。离子源温度230℃,电离轰击,电子源电压70 eV,检测器电压350 V,质谱扫描范围30 amu~450 amu,扫描频率为1 Hz。

2 结果与讨论

制备所得不同反应体系虾味香料经GC-MS检测,检测结果见下页表1。

由表1可知,水解液体系热反应型虾味香料的香气成分主要有28种,主要的呈香成分为吡嗪类、羧酸类、醛类和酮类等化合物,其中酮类化合物占最大比重;油相体系热反应型虾味香料的香气成分主要有12种,主要的呈香成分为吡嗪类、醛类、酮类和硫醚类等化合物,其中醛类化合物占最大比重;丙二醇体系反应型虾味香料的香气成分主要有15种,主要的呈香成分为吡嗪类、醛类和酮类等化合物,其中占最大比重的成分为酮类化合物。

表1 不同反应体系热反应型虾味香料GC-MS分析结果

3 结论

以虾加工副产物为原料,分别在水解液、油相、丙二醇3个体系中进行热反应制备虾味香料,利用GC-MS分析不同体系中香气成分的差异。水解液体系热反应型虾味香料的挥发性成分主要有28种,酮类化合物占最大比重;油相体系热反应型虾味香料的挥发性成分主要有12种,醛类化合物占最大比重;丙二醇体系反应型虾味香料的挥发性成分主要有15种,酮类化合物占最大比重。

[1]祖道海,宋焕禄,李大明,等.Maillard反应制备虾味香精[J].食品科学,2006,27(9):147-148.

[2]ANDREA PILAR SANCHEZ-CAMARGO,MARIA ANGELA ALMEIDA MEIRELES,BRUNA LETICIA FONTOURA LOPES,el al.Proximate composition and extraction of carotenoids and lipids from Brazilian redspotted shrimp waste (Farfantepenaeus paulensis [J].Journal of Food Engineering,2011,102(1):87-93.

[3]张连富,隋伟.以虾壳为原料生产热反应型调味料的研究[J].食品与发酵工业,2006,32(10):82-83.

[4]GUILLAUME D,TAHIR I M,CHRIS W,et al.Modelling the formation of maillard reaction intermediates for the generation of flavour[J].Developments in Food Science,2006,43:367-370.

[5]徐晓阳,孙云达,李雪,等.虾加工副产品制备虾味香料的研究[J].食品工程,2015(1):39-41.

[6]陈文伟,王观冯,贾振宝,等.丙二醇体系热反应型虾味香精的制备及成分分析研究[J].中国食品添加剂,2016(8):68-72.

[7]董志俭,李冬梅,李世伟,等.低值海虾制备烧烤型虾味香精及GC-MS结合电子鼻技术分析[J].食品工业科技,2013,34(10):101-107.

猜你喜欢

丙二醇酮类香精
直接生产丙二醇的新工艺
梵净山土壤链霉菌Streptomyces sp. FJS 31-2生产的Ⅲ型聚酮类化合物
丙二醇(供注射用)细菌内毒素检查方法学研究
丙二醇(供注射用)细菌内毒素检查方法学研究
冬虫夏草定殖菌Aspergillus fumigatus中一个新的聚酮类化合物
天然香精比人造香精更健康?
纯味“香精”
萨德拉丙二醇工厂成功投产
3-芳基苯并呋喃酮类化合物的合成
紫红獐牙菜7种酮类成分分离及体外抗氧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