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构建适应医改需要的医疗联合体

2018-04-10徐书贤通讯员何水红

中国医院院长 2018年6期
关键词:附院协作组联体

文/本刊记者 徐书贤 通讯员/何水红

构建适应医改需要、适合医院发展的医联体,就是最好的模式,才能最大程度地满足其医联体单位的不同需求。

2017年,全国各地的医联体建设如火如荼。医联体是合理分配医疗资源,提高服务效能,推进分级诊疗模式的有效举措。医联体建设模式多样却各有利弊,通过多年实践,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以下简称“安医大二附院”)党委副书记高长林得出:构建适应医改需要、适合医院发展的医联体,就是最好的模式,才能最大程度地满足其医联体单位的不同需求。

近年来,安医大二附院作为一所三级甲等综合性教学医院,不断探索医联体建设的模式、合作机制等,截至目前共有45家医联体成员单位加盟,含36家县级医院、4家社会办医疗机构、5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尝试探索了医院托管、科室托管、建立专科协作组以及个性化技术帮扶等不同的合作模式,取得了不错的成效,也总结出一些经验。

医院托管模式

医院整体托管的代表案例是莲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长丰县人民医院。据高长林介绍,对莲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具体做法是进行人财物全方面接管,派驻管理和技术人才,托管后,该中心纳入安医大二附院二级机构管理,该中心的管理权、人事权、财务支配权归安医大二附院所有,中心的经营和盈亏都由安医大二附院负责。该中心保留独立账户,实行财务独立核算。中心主任和护士长由安医大二附院任命和指派,工资奖金由安医大二附院发放,后期根据中心经营情况进行结算。在技术支持方面,安医大二附院定期派专家去社区支援坐诊和指导工作,包括临床、医技科室和行政管理部门的专家。安医大二附院每年度对中心进行综合目标管理考核。自托管以来,中心门诊量服务能力大幅提升,服务人次上升10倍,总收入由托管前150余万元增加到2016年的1062万元。

对长丰县人民医院的托管则坚持“六个不变、三个确保”的原则,即托管后长丰县人民医院的隶属关系不变,独立法人组织不变,医院性质和功能不变,资产归属不变,财政拨款渠道不变和职工身份不变。确保固定资产保值增值,确保被托管医院职工收入逐年增长,确保托管期内医院晋级。具体做法是长期派驻管理骨干担任院领导和行政部门负责人,分期分批指派临床各学科专家长期去指导工作。托管以来,医院管理和服务能力大幅提升,各项工作规范开展,很快实现了“四升四降”的较好成效:总收入持续增加,门诊人次、住院人次迅速提高,职工工资、福利大幅上升,群众满意度显著上升;门诊、住院次均费用大幅下降,平均住院日、药占比下降显著,医院办公等支出下降明显,医疗纠纷发生显著减少。

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不断探索医联体建设的模式、合作机制等,截至目前共有45家医联体成员单位加盟,含36家县级医院、4家社会办医疗机构、5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科室托管模式

科室托管也就是由托管医院向被托管医院派某一专科的科室主任,负责管理该科室的行政、医疗、教学等事务,规范科室管理和临床行为,持续改进医疗质量。

颍上县人民医院是安医大二附院的医联体成员单位,托管前放射科管理比较落后,工作不规范,人员积极性低,技术水平差,乱收费、漏收费等问题较多。托管后,安医大二附院放射科采取了如下措施:成立大影像中心,将普放、CT、磁共振等科室合并,统一管理;长期指派副主任以上医师团队负责科室管理和业务带教等工作;重新制定工作制度、流程,规范管理,理顺人员、结构、分工等复杂关系;对人员培训,每天带教读片,来安医大二附院进修等,快速提高员工新岗位的适应能力;开展了多项新项目,如增强CT、三维技术、介入、乳腺钼靶等,提高了诊断的准确性;建立远程医疗,免费远程会诊;在县医院举办了国家级继教班,扩大宣传,提高了影响力;进行科室改造,增加软硬件设备,启用PACS系统等。

托管后,各项工作很快规范,服务项目得到拓展,服务质量和诊断的准确率大大提升,工作人员的技术水平和工作积极性显著提高,科室经济效益大幅提升,当月即实现业务量增长高达22%,以后逐月平均业务增长15%。

专科协作组模式

相对于前两种紧密型合作模式,建立专科协作组是较松散型的模式。由安医大二附院某一专科牵头组建,科室主任担任组长,指派一名秘书负责协作组的日常工作。协作组的成员由所有医联体单位的相应专科主任或医生组成,自愿参加。建立协作组微信群或QQ群,开展经常性的交流、组内病例讨论、管理咨询、会诊指导、双向转诊联系等工作。协作组要求每年至少召开集中会议一次,讨论协作组工作,由安医大二附院建立有关规章制度,加强对协作组的管理和考核,同时给予一定的经费支持。

这样的专科协作组模式广受欢迎和好评,截至目前共有20个临床医技及行政管理科室组建了专科协作组,在组内开展紧密的专科学术交流、病例讨论、科研合作、会诊指导、双向转诊联系等工作,来自医联体单位的600余名医务人员加入了协作组。据统计,安医大二附院专家深入医联体单位开展各类工作指导3200余人次,专家巡讲70余人次,接受医联体单位医务人员进修学习260余人次,安排医联体转诊患者近3000人次。

个性化技术帮扶

在安医大二附院医联体成员中,除了以上紧密型合作的几家成员单位,大多数还是松散型合作模式。鉴于这种情况,安医大二附院根据医联体成员单位的需求,有针对性地提供个性化技术帮扶模式,具体措施包括,提供会诊、查房、讲座、手术指导、定期坐诊、管理咨询、病例讨论、进修培训安排、科研课题联合申报等,满足医联体成员单位提出的各种需求。这种个性化技术化帮扶的方式具有简单、灵活、易操作等特点,也是目前该院开展最多的合作模式。

1安徽省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党委副书记高长林。

2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专家赴医联体成员单位医院进行教学指导。

截至2016年8月底,安医大二附院已经为20余家医联体成员单位提供了数百次的个性化技术帮扶,解决了医联体成员单位的诸多临时性、紧急性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医联体成员单位扩大了医院影响力,培养了人才,提升了医院管理和医疗技术水平。

据高长林分析,紧密型合作模式中,首推科室托管模式,容易操作,托管成效好。医院托管模式耗费的精力和人力相对较大,受体制、机制、当地文化等外在多因素影响,对托管医院本部有较大压力。松散型合作模式中,首推专科协作组模式,能促进更便捷有效的专科内的互动交流合作。

猜你喜欢

附院协作组联体
构建年级协作组,推动德育管理高效化
专家集体跳槽
国家卫健委公开征集检验方法类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协作组成员单位
医联体:足不出户的健康保障
一种新型的倍半萜内酯
——青蒿素
百花齐放的湖北医联体
发挥工会参与职能 推进附院建设文化
大连 创三级联动医联体
做好医联体需“三医”共改
我校第二临床学院在第五附属医院挂牌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