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急诊无假日

2018-04-10刘文生

中国医院院长 2018年6期
关键词:急诊科关怀门诊

文/本刊记者 刘文生

门诊不开放的假日,急诊俨然成为医院的核心“战场”和“脸面”。

春节假日,急诊科患者络绎不绝。

2月17日,大年初二,生命科学园内寒风萧瑟,一片冷清,北京大学国际医院(以下简称“北大国际医院”)急诊科却是另一番景象。

救护车停在门口,送来一位年轻女性,家属告诉护士站护士,产后半个月,身体虚弱,大量出血。护士为其量了血压,显示正常,随即电话联系医生,简短沟通后患者被送往产科。

一位老者要挂骨科号,窗口工作人员告诉他当天没有骨科,只有外科和内科,建议挂外科。老者又问一遍,工作人员重复一遍,为其挂了外科。

一个小伙子询问血检报告,护士说已送走一批,两个小时出结果。

护士为一位老太太量血压,收缩压224,问是否吃过降压药,老太太喃喃自语,腊月二十八日住了一晚,二十九日回去了,看来还得住院。

当天全院只在急诊科开放外科和内科两个诊室,候诊区坐满了患者,他们或看手机,或发呆,或盯着诊室的医生,没有人交谈,气氛异常安静。

2018年春节期间,北大国际医院在正月初三、初五、初六开放半天门诊,大年初二全院仅开放急诊和发热门诊。急诊一向是医院工作的缩影,在门诊不开放的假日,俨然成为医院的核心“战场”和“脸面”。

春节当劳动节过

对北大国际医院急诊科副主任秦宇红来说,春节历来都要按劳动节来过。2018年春节期间,他要值7天班。急诊科共有8名医生,白班至少保证3名医生,夜班至少2名,这样算下来每个医生要值4~5个班。秦宇红给一些年轻医生放了假,让他们回家陪父母过年,自己承担了更多值班。

这样的状态已经习以为常,实际上,秦宇红一年都没怎么休息。急诊科缺人,招不到人。他记得最忙的一个月要持续上31天白班,同时还有夜班,一个月要值36~37个班。2017年8个医生走了2个,人手本就捉襟见肘,这下更是难上加难。急诊科本应该配12人,只有6个人,意味着一个人要干两个人的活。秦宇红带着大家扛,持续了近6个月,总算招到两名医生,人员又恢复到8个。

近年来,北京大医院都在往五环外扩,到处招兵买马,急诊科医生同儿科医生一样稀缺,身为非公立医院的北大国际医院在这场竞争中没有优势。“从骨干到主治、住院医都缺,尤其是中青年医生。别看那么多毕业生,真正到急诊工作的不多,急诊辛苦,风险大,收入又没有优势。”秦宇红向《中国医院院长》分析,最大的问题是急诊科职业前景受限,专科医生很容易成为专家,急诊科除了极少数成为骨干当上科主任副主任外,大部分人50多岁还要在一线工作。

北大国际医院急诊科有21张病床,最多的时候住了27个人,有的患者从家里带了床过来,有的干脆在地上坐着。人员不够,患者多,医生分配到每个患者身上的时间少之又少,多说几句话都不行。有一年春节,秦宇红一天白班接诊了183名患者,平均3分钟一名,他不喜欢这样的状态,可是没有办法。即便这样,他仍旧不断教导年轻医生要多和患者交流,要给患者独立于技术之外的关怀,做有温度的医生。

秦宇红向医院提建议成立老年综合病房,一方面,老年患者可以不用大面积留在急诊,另一方面急诊科上了年龄的医生将来可以有个去处。

笑看人生百态

急诊科永远上演着人生百态。一位渐冻症患者在急诊科一住就是一年半,患者病情平稳,但存在呼吸衰竭,离不开呼吸机。医院建议患者买一个家庭呼吸机,回家治疗,医生可以定期去患者家里免费提供服务,但患者拒绝,他认准了急诊科,哪也不去。大年初一急诊科医生给他拜年,他很高兴,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微笑。

有一个肠梗阻患者,年前要求出院,当时病情尚未稳定,医生认为不适合出院。但患者着急,家属也催,最后半吵着架办了出院,他们认为是医院强行不让出院。结果初一一大早,家属又带着患者来了,脸上满是尴尬。

接受记者采访前,秦宇红碰到一位妇女,向他索要一次性纸杯,不巧当时纸杯已经发完,没有备用的。秦宇红告诉她楼下有个小超市,可以去看看。妇女张口就说:“你们就是为了挣钱,一个纸杯都舍不得。”秦宇红解释说,确实发完了。那位妇女仍旧不依不饶,抱怨不断。秦宇红一笑而过。

2018年急诊科要逐步扩大,增强接诊救治能力,人员要增加,核心技术和设备要引进。秦宇红说,医院还在创业阶段,科室也在创业阶段,肯定有一个比较艰难的过程。几年下来,科室技术得到提高,团结协作能力也得到锻炼。“原来不堪重负,怨声载道,现在是绷紧状态,大家都适应了。”

秦宇红向医院提建议成立老年综合病房,一方面,老年患者可以不用大面积留在急诊,另一方面急诊科上了年龄的医生将来可以有个去处。

多一些人文关怀

与急诊科的忙乱相比,住院楼显得静谧许多。楼道鲜有人走动,护士站的护士神情轻松,轻声聊着家常。

北大国际医院腹膜后肿瘤外科是我国第一个,也是迄今国内唯一专门从事腹膜后肿瘤诊治的科室。该科室主治医师陈伟达介绍,腹膜后肿瘤起病隐秘,早期没有任何症状,后期恶性度相对不是很高,以前很多科室都有所涉及,但没有形成规范化,北大国际医院将其作为一个专科发展,力求规范化、专业化。

全国各地的患者慕名而来,科室52张床位常年爆满,预约很长时间方能等到一张床位。春节前,大部分患者出院回家,只剩下8人留在病房。因此,陈伟达的工作相比平时轻松很多。整个春节假期,他只须值一天班(24小时),出半天门诊。

值班日陈伟达首先要在早晨和上一班医生做好交接,而后查房,观察患者病情,跟他们做交流,患者病情没有大的变化,一天就可以稳稳当当过去。有病情变化,除了跟上一班医生沟通外,还要跟患者主管医生沟通。春节留在医院的都是重病患者,需要安慰,对于一些肿瘤晚期患者,陈伟达要花半天时间陪着他们,聊家常,开导。平时没有时间,春节恰恰提供了难得的时机。

2018年患者会越来越多,陈伟达希望对患者的管理可以更精细化一点,多一些人文关怀。“有些患者经历了七八次手术,家里卖房卖地,很痛苦。我们能做的一是把手术做好,缓解他们的痛苦,二是多一些人文关怀,多一些鼓励。”陈伟达说,很多时候病是治不好的,对患者的心灵关怀可能更有帮助。

陈伟达在接受《中国医院院长》采访中接了好几通电话,最后他不得不放下采访,紧急离开。他告诉记者,家人也在楼下住院,要他去照顾。

猜你喜欢

急诊科关怀门诊
精益A3管理工具在提高STEMI患者绕行急诊科直达导管室的应用与探讨
急诊科护士分层培训的实践与探索
门诊支付之变
急诊科抢救脑出血患者的护理应用
现代就是细枝末节的关怀
情倾赣鄱 殷殷关怀
汉字小门诊系列(四)
汉字小门诊系列(九)
汉字小门诊系列(八)
风险管理在急诊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