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棉油皂脚酸化油脂肪酸的分子蒸馏法优化分离及其组分检测

2018-04-10陈红莉张心跃

中国饲料 2018年4期
关键词:棉酚甲酯纯度

罗 兰,陈红莉,唐 辉*,张心跃,唐 萍

(1.新疆植物药资源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石河子大学药学院,新疆石河子 832002;2.新疆西部牧业股份有限公司,新疆石河子 832099)

棉油皂脚是在棉籽精炼过程中碱炼中和产物,皂脚的产出率约为棉油总产量的5%~10%。皂脚中的主要成分为脂肪酸盐、磷脂、中性油、棉酚、水分及其他类脂物(赵红涛等,2013)。棉油皂脚中脂肪酸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加工制备,应用于相关行业(王颖颖,2011),进一步延伸棉油加工产业链。由于从棉油皂脚中提取的酸化油成分复杂,所含棉酚对动物有生殖毒性(吕云峰,2010),采用一般的方法既不能将棉酚等有色杂质有效脱除,也不能将脂肪酸有效分离。分子蒸馏法主要是一种针对易分解,沸点较高或者热敏物质的分离方法(吴琼,2015;胡伟,2011;Batistella C B,2002;马传国,2001),不仅能脱除酸化油中的色素(包括棉酚)和鞣质,同时能增加脂肪酸的饲用安全性。本文采用分子蒸馏法分离酸化油中的脂肪酸,得到皂脚脂肪酸精组分,可应用于饲料化研究。根据本课题组前期研究结果已知,棉油皂脚中主要含有硬脂酸、棕榈酸和亚油酸3种脂肪(罗兰,2017),因此,将脂肪酸甲酯衍生化进行GC检测(刘丹,2011),以3种脂肪酸含量作为分离效果及目标产物(皂脚精组分)的评价指标。本文在制备酸化油基础上,用分子蒸馏法分离酸化油中脂肪酸,建立脂肪酸、棉酚含量测定方法,并对其含量进行检测,为后续皂脚饲料产业化奠定基础。

1 仪器与试剂

VKL 70-5-WRS-T型分子蒸馏仪,Agilent 6890气相色谱仪,Waters 2695高效液相色谱仪,ES 225 SM-DR分析天平(瑞士),TDL-40 B型离心机(上海安亭飞鸽)。

棉油皂脚(新疆石河子汇昌油脂厂,20161116)、亚油酸甲酯对照品、棕榈酸甲酯对照品、硬脂酸甲酯对照品(纯度≥ 98%,上海源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苯丙酮和正己烷。

2 实验方法与结果

2.1确定考察指标棉油皂脚中主要含有亚油酸、棕榈酸、硬脂酸3种脂肪酸,将这3种脂肪酸的纯度及得率综合评分作为考察指标。

2.2溶液的制备

2.2.1内标溶液的制备精密移取苯丙酮10 μL于10 mL 容量瓶中,用正己烷定容,配制成浓度为1.009 mg/mL的内标溶液。

2.2.2对照品溶液的制备精密称量对照品棕榈酸甲酯25 mg,硬脂酸甲酯17.39 mg,亚油酸甲酯38 mg于1 mL容量瓶中,用正己烷定容,配制成棕榈酸甲酯,硬脂酸甲酯,亚油酸甲酯浓度分别为25.00、17.39、38.00 mg/mL的混合对照品溶液。

2.2.3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0.2000 g样品于10 mL带塞试管中,加入浓硫酸-甲醇(1:20)溶液2 mL,在60~70 ℃水浴中振荡15 min,冷却至室温,加入蒸馏水3~4 mL,混合均匀后加入正己烷萃取,静置分层,用无水硫酸钠脱水后转移正己烷层于10 mL容量瓶,精密加入1 mL内标溶液,即可进行GC分析。

2.3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实验色谱柱:Agilent 6890N 19091J-413 HP 5%phenyl Methyl Siloxane(30.0 mm×320 μm×0.25 μm)。柱温 :恒温210 ℃(保持20 min);进样口温度:270 ℃;FID 检测器温度:290 ℃;流速:0.8 mL/min;分流比:5:1;载气:N2;进样量:2 μL。在上述色谱条件下,进样分析。

图1 混和对照品

图2 经分子蒸馏法优化分离的脂肪酸精组分

2.4线性关系考察将混合对照品溶液稀释0.2、0.4、0.6、0.8、1.0 倍制成一系列浓度梯度混合对照品溶液。按照上述色谱条件进行GC分析。并以对照品溶液质量浓度(mg/mL)为横坐标(X),对照品与内标峰面积的比值为纵坐标(Y),分别绘制3种脂肪酸甲酯的标准曲线,线性回归方程如下(表1)。

表1 线性回归方程

2.5方法学考察

2.5.1精密度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1 mL,连续进样6次,测定峰面积,计算各脂肪酸甲酯的峰面积与内标物峰面积的比值,其RSD值分别为2.4%、2.6%、2.1%,表示仪器精密度良好。

2.5.2重复性取供试品6份,每份约0.2 g,精密称量,按“2.2”项下供试品溶液制备方法操作,计算棕榈酸甲酯、硬脂酸甲酯、亚油酸甲酯含量的RSD值分别为2.1%、2.0%、2.3%,表示该方法重复性良好。

2.5.3稳定性取供试品6份,每份约0.2 g,精密称量,在室温下放置 2、4、6、8、10、12 h 后测定,计算棕榈酸甲酯、硬脂酸甲酯、亚油酸甲酯含量的RSD值分别为2.0%、2.3%、2.1%,表明样品在12 h内稳定性良好。

2.5.4加样回收率精密称量9份样品,分别加入80%、100%、120%3种不同浓度的对照品,按“2.2”项下供试品溶液制备方法操作进行测定,计算平均回收率,棕榈酸甲酯、硬脂酸甲酯、亚油酸甲酯RSD值分别为2.6%、2.5%、2.2%。

2.6酸化油的制备将皂脚加水分散,加入1/10浓硫酸调节 pH 至 2~ 3,水浴(85 ℃)1.5 h,用热水洗至中性,分液离心得到上、中、下3层,分别是酸化油、鞣质、水。具体工艺如图3所示。

图3 酸化油制备工艺流程

2.7分子蒸馏单因素考察与结果

2.7.1蒸馏温度对分离效果的影响称取50 g酸化油加入到分子蒸馏仪中,设置压力为30 Pa,刮膜转速为340 r/min,反应温度分别为100、125、150、160、175、180、190 ℃。以液氮为深冷剂,当反应条件达到设定要求时开始进料,调节进料速率,待反应稳定后,收集精组分进行GC含量检测。2.7.2压力对分离效果的影响称取50 g酸化油加入到分子蒸馏仪中,压力分别设置为10、30、50、70、90 Pa,进料温度为 180 ℃,刮膜转速为340 r/min。以液氮为深冷剂,当反应条件达到设定要求时开始进料,调节进料速率,待反应稳定后,收集精组分进行GC含量检测。

2.7.3刮膜转速对分离效果的影响称取50 g酸化油加入到分子蒸馏仪中,刮膜转速分别设定为 260、280、300、320、340 r/min,进料温度为 180℃,压力为30 Pa。以液氮为深冷剂,当反应条件达到设定要求时开始进料,调节进料速率,待反应稳定后,收集精组分进行GC含量检测。

2.7.4单因素实验结果由图4可知,在一定范围内,随着操作压力的提高,精组分中脂肪酸纯度先升高后降低,收率呈下降趋势,这是因为当操作压力太小时,分馏出的精组分中杂质较多,脂肪酸比例降低,由于压力与温度的关系,当操作压力变大时,蒸馏温度也相应提高,未达到脂肪酸蒸馏要求,导致纯度与得率均有所下降;随着蒸馏温度的提高,纯度和得率均有所增加,但当温度升高到190 ℃,脂肪酸纯度降低,原因可能是蒸馏温度过高杂质也被蒸馏出;脂肪酸纯度与得率随转速的增加而增加,刮膜器转速太慢,加热壁面上不易形成均匀的液膜,转子转速太快会导致部分原料被甩到冷凝器上,所以会降低分离效率。

图4 压力、蒸发温度、刮膜转速对脂肪酸纯度和得率影响

2.8分子蒸馏法的正交实验优化与结果取50 g的酸化油3份,每份平行取3个样,根据单因素实验结果设定选取正交实验考察因素:蒸馏温度170、180、190 ℃,压力 30、 50、70 Pa,刮膜速率260、300、340 r/min,见表 3。

表3 正交因素水平

根据相关参考文献以及实验经验,对纯度、得率两个指标综合评分。分别取两个权重系数为ω1=0.6和ω2=0.4。综合评分=ω1* 纯度指标 +ω2* 得率指标。纯度指标为所检测的3种脂肪酸总重量与分子蒸馏出的精组分的比值。得率指标为精组分重量与酸化油重量的比值。

由表4可得:根据极差可知,影响因素的顺序为A>B>C,在正交实验中对实验结果影响最大的是A蒸发压力,其次是B蒸发温度,影响最小的C刮膜转速。因此,本实验理论最佳实验条件为A3B2C1。

由表5可知,A、B两个因子对实验结果均呈显著影响,即实验所选的蒸发压力、蒸发温度对实验结果产生显著影响,其中蒸发压力对实验结果的影响最大。而C因子对实验结果无显著影响。本实验选择的最佳条件应:A3B2C1,即蒸发压力:30 Pa,蒸发温度 :180 ℃,刮膜速率 :340 r/min。

2.9最佳实验条件的验证在最佳分子蒸馏条件下,纯度与得率综合评分达75.22,验证实验表明,该优化工艺可取,故确定该条件为最佳工艺。

2.10皂脚脂肪酸精组分的检测

2.10.1脂肪酸含量测定由表6可知,精组分纯度平均值83.1%,得率平均值63.4%,综合评分75.22。2.10.2游离棉酚测定通过HPLC法对棉酚进行分析检测,如图5所示。

表4 L9(34)正交试验结果

表5 方差分析

表6 皂脚精组分脂肪酸含量

图5 HPLC法测定游离棉酚

(1)对照品溶液的制备:精密称取棉酚对照品12.50 mg,置25 mL量瓶中,用乙腈定容,再精密吸取5~25 mL量瓶中,乙腈定容,摇匀即得。

(2)供试品溶液的制备:精密称取精组分10 g置锥形瓶中,以50 mL丙酮(HcL调节pH=2)溶解,45 ℃搅拌1 h后移至离心管中(3000 r/min,15 min)离心,将上清液转移至50 mL量瓶,丙酮定容,移取2~10 mL量瓶,乙腈稀释至刻度,再移取1~10 mL量瓶,乙腈定容,摇匀即得。

(3)色谱条件:色谱柱Waters TccQ·Tag Amino Acid Analysis C 18 Column(3.9 mm×150 mm,4 μm);流动相:乙腈:0.7%磷酸水=80:20;检测波长:238 nm;柱温:25 ℃;流速:1.0 mL/min;进样量 :10 μL。

由图5可知:皂脚精组分中未检测出棉酚,经分子蒸馏可脱出酸化油中的棉酚,确保安全。

3 结论

酸化油中含有丰富的脂肪酸,采用分子蒸馏技术实现脂肪酸与杂质有效分离。选取操作压力、蒸发温度和刮膜速率3个主要影响因素作为考察对象,进行单因素考察及正交设计实验,确定反应条件为蒸发压力:30 Pa,蒸发温度:180 ℃,刮膜速率:340 r/min时分离效果最优,脂肪酸纯度达83.1%,得率达63.4%。通过本实验实现了棉油皂脚中脂肪酸的优化分离,提高了脂肪酸的纯度,增强安全性,扩大了应用范围,为后续棉油皂脚饲料化的研究提供依据。

[1]胡伟,李湘洲,吴志平,等.分子蒸馏法分离油茶籽油油酸乙酷工艺研究[J].中国油脂,2011,36(8):49~52.

[2]刘丹,韩飞,李伟,等.GC法同时测定鸦胆子油中4种脂肪酸的含量[J].沈阳药科大学学报,2011,11:882~885.

[3]罗兰,陈红莉,唐辉.棉油皂脚饲料化的可行性研究[J].饲料工业,2017,38(7):31~ 34.

[4]吕云峰,王修启,赵青余,等.棉酚在饲料中安全限量及畜产品中残留研究进展[J].中国农学通报,2010,26(24):1~5.

[5]马传国,王兴国,张根旺,等.分子蒸馏对高酸值花椒籽油脱酸的初步探讨[J].中国油脂,2001,26(3):50~52.

[6]王颖颖.利用植物油精炼皂角制备脂肪酸乙酯的研究[D].上海:华东理工大学,2011.

[7]吴琼,邹险峰,陈丽娜,等.分子蒸馏法富集葵花油中的亚油酸[J].粮食与油脂,2015,10:28~ 30.

[8]赵红涛,唐辉,应雪,等.棉油皂脚中磷脂的提取工艺研究[J].食品科技,2013,4:256~260.

[9]BATISTELLA C B,MORAES E B,MACIEL F R,et al.Molecular distillation process for recovering biodiesel and carotenoids from palm oil [J]. Appl Biochem and Biotech,2002,98(11):1149~1156.

猜你喜欢

棉酚甲酯纯度
油酸甲酯基琥珀酸单甲酯的结构表征、热稳定性及抗磨性能
退火工艺对WTi10靶材组织及纯度的影响
醋酸棉酚对人舌鳞癌Cal-27细胞侵袭性作用的实验研究
绵羊棉酚中毒的预防措施
甲酯废水处理新方法
醋酸棉酚旋光异构体的制备及其含量测定研究
棉酚的提取及应用研究进展
间接滴定法测定氯化铜晶体的纯度
卡前列甲酯栓联合钙剂预防及治疗产后出血的效果观察
稳定同位素氘标记苏丹红I的同位素丰度和化学纯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