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细节审美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场境挖掘
——以译林新版《英语》四(下)Unit 5 Seasons Story time为例

2018-04-09杜廷云

小学教学设计(英语) 2018年2期
关键词:板书季节笔者

杜廷云

近日笔者有幸聆听了省、市优质课共27节,这些课例具有区域代表性。通过剖析大量的阅读教学案例,笔者发现:很多教师过分注重语言知识、语言技能的学习,过分强调英语教学中的“工具性”,忽视其“人文性”,学生活动流于形式,缺少给学生美的体验。如何“让学习真正发生”?这是笔者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以四年级下册Unit 5 Seasons中Story time阅读板块教学为例。本节课通过反复研讨试教,并多次邀请专家参与研讨、指导把脉,最终形成了符合细节审美要求的教学案例。笔者从四个方面来解读阅读教学中的“显性规则”与“隐性规则”。

一、引导学生发现阅读内容之美

1.目标设定的精准美

本单元的话题是讨论“Seasons”,季节的气候特征以及人们经常从事的活动。Story time阅读板块以图片和诗歌的形式呈现了四个季节的气候特征,儿童常做的活动,表达了儿童对自然的热爱。

(表一)

(表二)

著名外语教育专家朱浦教授认为:目标导向至少应该从三个方面来分析,即知识与技能、文化与情感和学习策略。从以上表格来看,本目标的设定不够精准,经过组内研讨,从三个方面重新确定教学目标(见表二),体现目标设定的精准美。

2.文本呈现的整合美

教材内容具有整体性,文本的呈现需要整合,力求适合儿童的心理和生理发展的特点。本诗歌呈现的是spring,summer,autumn,winter四个季节,并逐步深入介绍了每个季节的气候特征、儿童活动等。在第一次试教时,笔者采用的文本整体呈现方式为:

课后反思:这样的呈现方式,优点是按部就班,虽注重整体呈现,但又显得古板教条化,禁锢学生语言思维。调整教学思路,第二次试教的文本呈现方式为:

第一步:spring→warm→fly kites/go boating

第二步:summer→hot→eat ice creams/go swimming

第三步:autumn→cool→have picnics/go climbing

第四步:winter→cold→make snowmen/go skating

纵观两次试教不同的呈现形式,第一种方式是文本呈现常见的“显性规则”,依据的是“整体语言教学法”。而第二种显然更有利于帮助学生建构知识结构,有利于让学生感知诗歌的文本之美,属于教学中的“隐性规则”。

二、引导学生发现英语思维之美

1.语言生成的机智美

语言生成是学生思维发展的外在表现。Seasons中阅读板块通过以小诗的形式让学生体会每个季节所呈现出的不同的美。课堂教学中,关注学生语言生成,抓住话轮,展示语言的机智美。以教学“We have picnics.”为例,本教学片断中展示的三个话轮如下:

第一轮 T:Look at this picture.What can we do?S:We have picnics.

第二轮 T:Where can you have picnics?S:We can have picnics in the park.

第三轮 T:What do you need for picnics?S:We need some bread,apples...

教师不能只顾着自己预设的教案,还要重视引导学生的语言生成,机智幽默地处理好课堂的语言生成资源。如:利用追问形成话轮,促进学生思维发展。

2.思维训练的逻辑美

在第一次整体呈现课文时,笔者设计浅层思维训练的 问 题:What’s the weather like in spring/summer/autumn/winter?(春夏秋冬的天气怎么样?)引出It is warm/hot/cool/cold.(图1)

在阅读教学中,分层设计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文本内容,训练学生思维的逻辑性,让学生体会文本内在的逻辑美。

(图1)

在第二次整体呈现课文时,笔者通过指导学生观看课文动画,设计思维训练任务,让学生找出文本中描述每个季节学生们活动的词组或句子,采用思维导图的方式,引导学生进一步感知文本,熟悉诗歌内容。

著名英语教育专家龚亚夫教授认为:“思维品格”是学生的“必备品格”之一。他指出:“学生的思维品格是能有条理、有思想地分析、推断、概括与表达观点,用英语进行多元思维”。思维品格的训练是阅读教学中“显性规则”与“隐性规则”共同作用的结果。依据对学生思维的训练,让学生逐步学会用英语思考,培养学生用英语做事的能力。

三、引导学生发现英语文化之美

1.中外文化的差异美

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任何一门语言的教学都离不开对文化内涵的了解。学生通过英语学习,包容不同的文化,体会中外文化之美,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如Seasons这一话题,不同国家的季节特征是不同的,所在的月份也不尽相同。如We are in summer now,but it is winter in Australia.因为南半球的澳大利亚与我们的季节正好相反。学生通过在阅读中了解中西方文化异同,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怀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2.英语文化的多元美

如本课中出现的生词autumn(秋天),有的学生提出 We can also say“fall”.通过查阅字典 fall是美国多民族环境下自然形成的本地语,和方言差不多,但现在也被广泛使用。autumn是正式的英国语言。两者都有秋天的意思。英语是全球使用最广泛的语言之一。不同的国家,拥有不同的英语文化,引导学生感悟不同的英语文化习俗,展现文化拓展的多元美。

四、引导学生发现英语创造之美

1.对话创编的和谐美

本话题Story time的诗歌非常优美,为学生呈现了每个季节的天气、活动的有关特征。

但是这些特征不是固定单一的,有的活动是每个季节都可以做的。在阅读教学时,不仅要完成教材文本,更应该拓展延伸教材内容,实现情境迁移,让学生学以致用。笔者设计了一个小诗创编的环节,首先通过展示一则案例,引导学生组内编chant。从教学效果来看,笔者对学生能力估计不足,设计的chant过于简单,但学生却展现出较高的英语语言素养,创编的小诗丰富多彩。如一位学生描写“spring”:Oh,spring,you are coming./I love you,love you,love you./Do you know why?Oh,because I like flowers./Doyouknowwhy?Oh,becauseIlike boating./I like boating.Boating with my friends.

多么了不起的创造!“每个孩子都是天生的诗人。”我们在设计教学环节时要从儿童的立场出发,充分挖掘教材的深度,研究教学中的“显性规则”与“隐性规则”,激发他们的创作欲望,保护他们的创造精神。

2.板书创设的艺术美

板书的设计要图文并茂,体现板块特点,提倡现场板书与简笔画和谐搭配。我们可以借助思维导图等方式,促进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体现板书的支架功能。Seasons一课中,笔者以思维导图的形式,和学生一起完成板书的内容,突出本课的重难点,帮助学生梳理所学内容,构建知识框架。

猜你喜欢

板书季节笔者
老师,别走……
小学美术课堂板书的四种效用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我喜欢的季节7
季节蠕变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
季节的变换
硬笔书法教学板书实录(二)
思想政治课简约板书
花的季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