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技术支持下统整项目课程体系的构建

2018-04-09唐晓勇南方科技大学教育集团第二实验小学校长

教育家 2018年12期
关键词:统整实验学校课程体系

唐晓勇/南方科技大学教育集团第二实验小学校长

当前,学校教育正处在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互联网+”时代,技术的不断更新,知识的裂变,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对思维模式、学习方式、教学方式和交往方式变革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南方科技大学实验学校自办学伊始,就从课程层面思考“互联网+”时代的课程变革,以开放创新、跨界融合的视角,构建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课程体系,营造新技术环境下的学习生态,充分发挥技术的底层支撑作用,构建“统整项目课程体系”,让学习与生活联结,在开放的学习环境中培养学生面向未来的关键能力,让学生在实践中培养其综合素养,促进学生深度学习,以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

南方科技大学实验学校主要构建三个层面的课程:国家基础课程、统整项目课程和氛围浸润课程。其中,国家课程是学校最为基础的课程,必须保证其实施质量;氛围浸润课程是学校文化,即学校理念、校园文化、课程文化和德育课程等;统整项目课程是学校基于“STEM+课程”理念,以技术、统整和项目为关键词,以国家基础课程为切入点进行的统整式的课程,是国家基础课程的拓展。

南方科技大学实验学校课程图谱

经过一年多的实践探索,南方科技大学实验学校形成了“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相融合的课程推进策略,构建了适合学校课程发展理念的数字技术支持下统整项目课程体系。

构建“统整项目”课程体系,凸显“人”和“课程”

统整,是指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变,它聚焦于学科融合和跨学科学习;项目,是指课程形态的发展,力图从程序性课程向项目型课程发展;技术,是指运用数字技术作为底层支撑,提升师生的研究力和学习力。在统整式(主题——探究——表现)的“项目型课程”中,学生可以主动地进行知识意义建构,提升综合素养。在实践中,学校针对STEM课程的内涵特点,从课程具体内容、具体学科进行了本土重构,开发出了“STEM+课程”内容框架,课程具有跨学科、综合、整体、终身、面向未来等特点;以学科课程教学为基础,以“STEM+”统整式项目课程形态为载体,通过融合式的教学实施,聚焦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培养学生“21世纪技能”,构建“看得见”的未来教育。

从“学科课程”和“主题拓展”推进统整项目课程开发

基于学科融合视角:教师草根化自主探索。学校以学科融合的视角进行课程重构,充分尊重学科特点,考虑学科教师的专业素养,在学科学习中自然地融合其他学科课程元素,构建基于学科学习的统整项目课程体系。目前,主要在语文、数学、科学、艺体等学科领域做了实践探索与深入思考。语文统整项目课程在阅读的基础上用专题(主题)把语文学习拓展、外延的各种任务统整起来,把语文学习与社会实践、探究学习和社会对学校提出的各种要求统整起来,把语文与其他学科相结合的跨学科学习统整起来,始终把提升语文听、说、读、写的核心素养放在第一位。数学从“数学”的视角进行课程统整,让孩子们在真实的世界中用数学解决真实问题,从“数学笔记”和“主题拓展”两个角度,把数学与其他学科、数学学习与现实体验探索统整起来,提升学生数学学习效率。艺术学科“把艺术放在第一位”,通过“自然笔记”“音乐笔记”,借助互联网的传播优势来深化艺术学科与其他学科的深度链接。

基于主题拓展视角:学校层面顶层设计。“主题拓展视角”的统整项目课程更为开放,并始终聚焦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聚焦于学生的未来发展。“主题拓展视角”主要是由学校层面主导,每学期每个年级确定一个课程主题,以“主题——探究——表现”的流程来实施课程。“主题”的确定建立在学生生活经验与阅读经验基础之上,选择学生感兴趣的、来源于真实生活的真实问题;“探究”部分是课程实施的主体部分,师生围绕“主题”,借助数字技术,不同学科老师引领学生从不同的学科视角进行探究式学习;“表现”环节就是让学生通过多样化的方式,呈现课程学习过程中的学习成果。成果展示聚焦学生,让学生来表达自己的作品。在南方科技大学实验学校,这种由学校层面进行顶层设计的统整项目课程,每个年级每学期开展一次,每次为期大约一个月。

利用系统的相互关系,提升项目课程设计与实施的绩效

“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协同的课程开发。自下而上,即鼓励老师们进行具有统整意义的草根化尝试和实践。当前,在相关学校中,自下而上的统整项目课程,或大或小,或学科内融合,或跨学科统整,相关学科的老师都参与其中。自上而下,则是由学校层面主导的、以年级为单位开展的大型统整项目课程,学校层面进行课程框架的设计和推进,全体师生共同参与课程内容的设计和实施。

“专业引领”与“校本分享”协同的教师研修。学校既重视专家的前沿理念引领,更倚重本校具有统整项目课程设计和实施经验的老师们的交流分享。在统整项目课程研究过程中,我们邀请多个领域专家对课程进行协同指导;同时重视“校本分享”,日常教研活动开展具有统整意义的课堂教学实践,定期开展读书分享会进行统整项目课程案例分享。

“技术支持”与“传统方式”协同的混合学习。将技术支持的学习与传统学习相结合,非常强调手写、手绘、手工、朗读、吟诵、形体等传统形式的学习。对学生的学习评价焦点由学生“知道什么”转向学生“能做什么”,通过观察学生在回归真实生活的学习情景中的学习表现、学习制品,对学生进行过程性评价和表现性评价,同时学科课程同样采取测验性评价指向学科知识学习目标。

在过去一年里,学校教师团队在核心期刊上发表了20多篇反映学校课程改革实践的学术论文,10多次在全国性学术论坛上交流学校的统整项目课程实践经验,在全国范围内产生了积极反应,起到先导作用。在统整项目课程体系实施过程中,设计和实施了一批具有典型意义、在国内颇具影响的“统整项目课程”案例,2017年11月份入选教育部《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应用优秀案例集》十大经典案例之一。

猜你喜欢

统整实验学校课程体系
统整教学的策略研究
三维视角构建劳动教育课程体系
“艺养教育”凝练与艺美课程体系建设
登泰山
浙江省杭州春芽实验学校
构建适合学科核心素养转化的课程统整设计
清远市第一中学实验学校2021年招生简章
医学类普通高校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构建研究
统整经典细品析 多维阅读提素养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