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培养理性思维,培育科学精神
——高中《文化生活》“四点并促”教学实践感思

2018-04-07林东兴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8年9期
关键词:文化生活理性科学

林东兴

“科学精神”是最新修订的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确定的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要求自然科学学习中应体现求真务实思想,也要求坚持真理、尊重规律、实事求是等基本理念。培育科学精神就是使学生坚持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对个人成长、社会进步、国家发展和人类文明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在学习和实践中培养学生理智、自主、反思、科学等思维品质和行为特征,是培育科学精神的重要基础,有利于高中政治教学“立德树人”的贯彻,也有利于高中生个人的终身发展。鉴于当前高中政治课堂教学实践理性思维培养相对弱化的实际,笔者认为,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应重视“四点并促”,在促进理性思维培养基础上培育学生的科学精神。

一、立足学情,夯实基础

高中阶段的学生,易于接受感性事物,自主意识增强,思维多变,不愿轻易接受已成结论,甚至产生抵制说教心理,容易出现方向性错误。教师在阐述基本知识、基本理论观点时应符合高中学生的思维特点和认识水平,尊重学生思维发展规律,引领学生关注社会生活,教导学生理性看待事物和现象,重视培养学生的理性判断与分析、理性思考和探究能力,培育学生求真务实、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课堂教学中应重视以生活素材创设情景与问题,遵循从浅到深,用科学说话的原则,切实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引导学生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让学生在理性的“感知”过程中“领悟”,从理性思维上升到科学意识,进而培育和坚定“科学精神”。

基础知识是人们深入思考问题必要的条件。教师要从高中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科核心素养发展需要出发,科学地讲解学科基础知识的内涵和外延。教学上要重视引领学生构建四个模块的学科知识体系,引导学生理顺主干知识,夯实基础知识。例如,《文化生活》模块“文化作用”的复习教学,应引导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分清不同性质文化、不同内容文化、作用的不同客体等角度理性的看待文化的作用,从而明确应继承发展优秀的传统文化、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树立科学的文化观、坚持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二、甄选素材,科学解读

高中政治教学常用到素材为知识服务。素材新旧不同,内容有别,对学生思维培养产生不同作用。如果素材的选择不恰当,只是随意地呈现和堆砌素材,不但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甚至可能起到反向作用。甄选素材应树立科学精神。素材选择应具有时代性,贴近学生生活;素材内容具有可探讨性,引导学生思辨。素材方向具备科学性,激发学生追求真理热情。通过科学精神甄选教材从而引导学生理智看待素材中的事物和现象,以求真务实、与时俱进的思想,实事求是地解读素材和书本。

例如,在教学《中华民族精神》这一课时,学生对“弘扬民族精神”往往比较感性地看待,不能全面地科学解读和认识。教师甄选相关的“素材”——比如:“英雄精神”、“航天精神”和“红船精神”,让学生展开问题讨论。通过师生之间交流、对话和思维碰撞,培养学生的分析与综合、演绎与归纳及推理和论证的理性思维,进而科学地认识这“中华民族精神的弘扬”虽然在不同阶段有不同的表现,但都有对社会进步、国家发展和人类文明做出贡献的相同点。促进学生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如何进一步弘扬民族精神这一问题,能够理性地思考,从而做出科学的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

三、问题诱思,匡正方向

教师设置问题既要有生活性、逻辑性,也要有科学性。在课前,把本课内容相关的“问题”布置给学生,让他们先自主地思考。在课堂上所提的“问题”,要鼓励学生之间的进行交流、合作,探究、反思,同时通过思维导图启发学生对这些问题的分析,透过现象抓本质。对学生在教学上善于发现或者提出“问题”,甚至敢于质疑的意识,教师要给予及时地表扬并点拨,从而激励学生求真务实、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通过问题诱思,培养学生理性思维,再加之必要素材应用,匡正学生价值取向。

例如,在教学《传统文化作用》这一课,便可以进行“问题诱思”的形式让学生思考:①为什么传统民族节日会受到冷落?②你对过“洋节”持何种态度?理由是什么?③传统文化对我们现在的生活有何影响及采用何种态度对待?④我们应如何看待传统文化的作用?⑤学习“传统文化的作用”,你从中得到什么启发?通过这一系列的思考进行启发推理和辩证分析,引发学生理性地思考“传统文化的价值与作用”,从而对“传统文化对现实生活而言是财富还是包袱”这个问题形成理性的价值判断,并由此做出“对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面向世界、博采众长”的科学价值取向,水到渠成地实现了对学生“科学精神”的培育。

四、情景教学,感悟实践

传统教学以知识传授与技能训练为主,课堂沉闷缺乏活力,难以培养学生理性思维。要破解这一教学问题,就应该着力进行以“学生的科学精神为导向的课堂”上探索。实践情景教学,提倡“情景问题导入——发现生活;情景问题分析——理解生活;情景问题回归——参与生活”这一课堂教学模式。以“辩论式”“探究式”“对话式”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掌握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方法,力求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树立学生的科学精神。

例如,在教学《传统文化》这一课时,可以采取情景问题“辩论式”教学法,让学生分析“慢生活、真情感”的书信情怀回归的可能性。首先,教师呈现生活素材:“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笔下的信纸,传递“见字如面”的温情。其次,学生分组辩论:“书信情怀回归的可能性与不可能性”,这一生活情景问题意在要求学生结合现实生活辩证地看待传统文化在如今所起的作用。在话题辩论课堂活动中,学生进行对话和思维碰撞,教师给予其引导与点拨,使学生领悟到既需要对书信情怀的“可能回归”作分析,也需要分析书信情怀可能“被替代”。除此之外,最后,教师还可以布置课外活动内容:结合你对“传统文化作用”的科学理解,在实际生活中应如何对待和参与“传统习俗”?通过参与、对话、探究等教学方式,引导学生贴近生活,感悟生活,在实践中萌生理性思维,积淀科学精神。

总之,课堂教学要从“知识核心时代”走向“核心素养时代”,需要教师转变思维。具体地说要从学生、素材、问题、实践四个有效方面开展教学,关注学生的理性思维,用科学的方法培育学生的科学精神,从而实现高中政治课程“立德树人”的理念标准,促进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

参考文献:

[1]2018年1月16日教育部召开新闻发布会《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17年版)》解读;

[2]陈友芳;《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学业质量评价与水平划分》思想政治课教学2016年第2期;

猜你喜欢

文化生活理性科学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
新形势下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所存问题探究
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丰富村民日常文化生活
加强基层文化建设满足群众文化生活需求
以《文化生活》为依托开发校本课程的研究
改革牛和创新牛都必须在理性中前行
科学拔牙
理性的回归
对一夫一妻制度的理性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