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数学教学中心理效应的合理应用

2018-04-07余艳春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8年35期
关键词:首因效应数学课程效应

◎余艳春

一、初中数学教学中“沉锚效应”的应用

“沉锚效应”是经常会在数学课堂上出现的一种心理效应,对于这一心理效应的认知将会帮助教师更加科学合理的展开课堂教学的设计。在谈到”沉锚效应”前,有一个非常典型的小实例:有两家相邻的粥铺,卖的粥都差不多,但是第一家店每天结算时总是会比第二家多出几百块的营业额。原来,第一家粥铺的店员在给客人端出热粥后总是会问“您好,您是加一个鸡蛋还是加两个鸡蛋?”而第二家粥铺的店员通常会问“需要加鸡蛋吗?”第一家店的客人通常会选择回答问题,从而回答加一个或者两个,而第二家客人则会选择加或者不加。这样差别就产生了。

这个例子告诉我们,人们经常直接受到第一个信息的影响,收到的第一份信息会给人最直接的印象,就像沉入海底的锚一样,这一效用也给数学课程的教学带来了一些有价值的启示,教师在设计教学时应该防止“沉锚效应”,并且尽量不要把学生的思维固定在某个地方。设计问题必须有针对性,尤其是知识教学核心环节中的首要设计问题必须清晰明了,学生的思维必须迅速集中,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对问题的思考和探索,进一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吸收。

二、“7-2法则”与“首因效应”的应用

“7-2法则”与“首因效应”都是能够为初中数学课程的教学带来很重要的教学引导的心理效应。”7-2法则”是对于学生在接触到新知识时的记忆容量的一种呈现,这也带给教师一些很好的教学启示,让教师能够更合理的设置教学内容。“首因效应”则是一种应用更为广泛的心理效应,简言之就是人们常说的先入为主的心理效应。人们在接触到一些信息、咨询时,往往会对于先进入的内容有更大的接受程度,即使后来的内容更具说服力或者更为合理,人也会倾向于对于先进入的内容有更大的接受空间。这些心理效应都会为实际教学过程带来一定的指导,合理的利用这些心理效应将会让教师更有效的进行知识教学的设计。首因效应是指对第一次接触到的事物所形成的印象,对后来的认识起到了先入为主的作用。比如学习《统计图的选用》这一节时,可以分组让学生提前做些调查,可以就在学校里调查学生的身高情况;学生课外学习时间的情况,也可以把视线放到校外进行调查,例如在社区调查,去工厂调查。调查结束进行统计数据,画出统计图。在分组时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特点,有的学生社交能力强,可以让他负责联系调查;有的学生计算能力强,可以负责计算调查得到的数据;有的学生归纳能力强,可以负责整理数据:有的学生绘图能力强,可以负责绘图。通过小组里每个成员的共同努力完成预习工作,这样每个学生都在参与,每个学生也都有成就感。教师只要抓住学生的这些心理,就会更明确课堂教学应当有的设计模式与设计方向,这些都会为知识教学的提升带来积极的辅助作用。

三、初中数学教学中“悬念效应”的应用

“悬念效应”则是一种更为常见的心理,这一心理也能够为数学课程的教学带来一定的影响。教师在进行知识教学时要善于设计一些有意思的悬念,这将会极大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探究欲望,并且能够促进学生对于很多内容展开更深入的挖掘。合理的利用“悬念”效应不仅非常有助于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的营造,这也会让学生更好的感受到数学课程的学习乐趣。如解方程时,整式方程的根代入方程可使两边相等,从而知道所解方程是否正确,这一点学生都十分熟悉。而解分式方程时,学生如果也把解得的根代入方程,却有可能使原方程无意义。这样可以促使学生进一步深刻思考分式方程验根的必要性,以及分式方程在什么情况下会出现这种可能。当然,也可以设计一些“知识陷阱”,有意识地设计一些迷惑性题目,让学生思考后获取”原来如此”的效果。灵活的利用悬念效应不仅能够极大的活跃学生的思维,这也会深化学生对于知识点的挖掘,进而让学生对于教学内容有更好的理解与掌握。在初中数学课程的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利用一些典型的心理效应来辅助知识教学,这往往能够为课堂教学带来极大的辅助。无论是在知识的接受、问题的思考与剖析还是知识点的验证过程中,每一个学习的环节学生都会受到一些典型的心理效应的影响。教师如果熟悉这些心理效应并且合理的利用这些内容,就能够做出更为合理的教学设计,在这样的基础上才能够推动课堂教学效率的不断提升。

四、初中数学教学中“系列位置效应”

系列位置效应也称为u形记忆,即第一次学习和最后一次学习的记忆效果最好,而中间部分的记忆效果更差。系列位置效应告诉我们,最重要的事情应该放在开头和结尾。因此,课堂教学前后10分钟是至关重要的。我经常遇到老师,他们会检查哪些学生在上课开始时没有交作业,并利用作业发起批评和教育。对于大多数已经交作业的学生来说,他们会损失宝贵的前10分钟。还有一种情况是,整个课堂教学组织得很好,学生对学习非常热情,效果也很好,教学目标已经实现,但是离下课还有3到5分钟,老师想再次改进,不管怎样,学生已经掌握得很好了。结果,出现了一个难题,学生们没有办法解决他们的难题,铃志不耐烦地响了起来。留给学生的最后记忆是什么?学生掌握的“结尾知识”已经成为记忆效果差的中间部分,其效果是可以想象的。当然,根据系列的位置效应,每次安排的学习时间不应该太长。过长的学习时间将不可避免地延长中间部分,降低学习效率。因此,在实施数学教学的过程中,为了保持高效的状态,必须进行仔细的准备和设计,以确保所有环节的顺利和自然连接。

五、结语

总而言之,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教育给我们提出了全新而重大的课题:我们的教育教学活动必须严格地、充分地建立在揭示学习者身心健康发展规律的心理科学这一基础之上。心理学是描述心理规律的科学,欲使教育教学获得所期望的效果,就必须积极而科学地学习、掌握和运用现代心理学基本原理,熟悉心理活动与发展规律,了解学生的特点、成长与发展的规律,只有这样,才能够科学有效地教书育人。

猜你喜欢

首因效应数学课程效应
基于在线教育技术下的大学数学课程预习
铀对大型溞的急性毒性效应
重视首因效应,引导支教初见
重视首因效应,引导支教初见
大学数学课程思政教学的探索
让钟表发展史走进数学课程思政课堂
懒马效应
首因效应对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浅谈高中数学课程资源的开发
应变效应及其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