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选准用好干部

2018-04-06杜晓燕

实践·党的教育版 2018年10期
关键词:知人经常性精准

文 | 杜晓燕

精准科学选人是落实好干部标准的前提。当前,一些地方和单位选不准干部,导致少数干部“带病提拔”“带病上岗”,严重影响了政治生态。如何科学选准用好干部,做到知人深、识人准,需要客观、全面、准确地看人、评价人,把最合适的人用到最相宜的岗位上。

要突出经常性。发挥好日常考核的基础性作用,把功夫下在平时,重点掌握干部的一贯表现和工作作风。突出政治标准,严把政治关,坚决把那些政治上的“墙头草”“两面人”挡在门外。在小事上察德辨才、大事上看德识才,提高干部考核评价结果的精准度和公信力。同时,加强对干部的全方位管理,着力构建起管思想、管工作、管作风、管纪律的从严管理体系。

要突出差异化。在体现共性要求的基础上突出侧重点,按照不同职能部门的工作性质、对象及任务,建立分类考核机制,避免“一刀切”。针对不同单位领导班子及其成员的工作实际,突出评估要素或考核重点,实现个性化考核、精准化评价,提高干部考核评价的客观性和针对性。同时,坚持“事业需要什么样的人就选什么样的人、岗位缺什么样的人就配什么样的人”原则,多考虑“该用谁”,而不是“谁该用”,为选准用好干部夯实基础。

要突出近距离。“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近距离考核干部,就是要由远及近、由表及里,把研究人和研究事、听其言和观其行结合起来,经常性、有原则地接触干部,真实掌握干部的思想状况和能力素质。从基层群众、服务对象、领导同事的口碑中了解干部的能力品行,走进干部的生活圈、社交圈,全面掌握干部情况。加强与干部的“面对面”沟通,综合运用多种渠道,完善干部考察工作,切实做到提人知事、提事知人,全面细致准确地掌握干部第一手资料。■

猜你喜欢

知人经常性精准
精准防返贫,才能稳脱贫
知人论史,法史交融——读陈新宇《寻找法律史上的失踪者》(增订版)
向广大党员拓展 向经常性教育延伸 把全面从严治党落到实处
精准的打铁
关于扎实做好经常性思想工作的思考与建议
精准扶贫二首
如何用经常性思想工作解决新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