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氧化剂种类和浓度对聚苯胺/锦纶复合材料吸波性能的影响

2018-04-04刘元军武翔钱学浩

纺织科学与工程学报 2018年1期
关键词:虚部实部聚苯胺

刘元军,武翔,钱学浩

(天津工业大学纺织学部,天津300387)

0 前言

聚乙炔、聚吡咯、聚苯胺、聚噻吩等[1-7]都是目前最常见的导电聚合物材料。在所有导电聚合物当中,聚苯胺制备条件简单、化学稳定性相对较好、绿色无污染、电导率理想,在电子器件、电化学的潜在应用得到了广泛和深入的研究,尤其是在吸波领域,纳米结构的导电聚合物已经引起大量的关注,不同形貌的聚苯胺已经通过不同的实验方法来制备[8-9]。本文采用原位聚合法以锦纶织物为基布,以苯胺为单体,制备具有良好吸波性能的柔性聚苯胺/锦纶复合材料。首先探讨了氧化剂种类、氧化剂浓度对复合材料介电常数实部、虚部、损耗角正切的影响。其次对复合材料进行了红外光谱、扫描电镜等测试,最后研究了其强力、吸湿速率、牢度等服用性能。

1 实验部分

1.1 聚苯胺/锦纶复合吸波材料的制备方法

(1)将锦纶织物浸润在苯胺单体的酸溶液中。

(2)加入氧化剂的酸溶液,使其搅拌均匀保持稳定频率滴加到吸附液中,在一定温度下使苯胺发生聚合反应,反应时间为1.5h,在织物上生成聚苯胺。

(3)乙醇溶液洗。

(4)水洗。

(5)晾干。

1.2 主要的测试指标与方法

1.2.1介电常数测试

介电常数是相对介电常数与真空中绝对介电常数乘积,作为表征材料吸波性能的重要指标。介电常数的测试根据SJ20512-1995《微波大损耗固体材料复介电常数和复磁导率测试方法》标准测试[10-14]。

1.2.2表面电阻测试

表面电阻使用Agilent Technologies公司的U3402A万用电表进行测试。

1.2.3强力测试

拉伸性能的测试参照GB1447-2005纤维增强塑料拉伸性能试验方法测试。

1.2.4吸湿速率测试

测定水分在不同时间内上升高度,单位:cm。

1.2.5牢度测试

将待测样品分别水洗1次,2次,3次,4次,5次后在德国Novocontorl Gmbh公司的BDS50介电谱仪上测试介电常数。

2 结果与讨论

2.1 氧化剂种类对聚苯胺/锦纶复合材料吸波性能的影响

为探究氧化剂种类对聚苯胺/锦纶复合材料吸波性能的影响,按表1的工艺处方制备样品。

表1 工艺参数表

图1氧化剂种类对介电常数实部的影响

由图1可以看出,三氯化铁对应的介电常数实部影响最大;过硫酸铵对应的介电常数实部影响较小。氯化铜和双氧水对应的实部基本是零。原因可能是过硫酸铵不含有金属离子,氧化能力强。氯化铜和双氧水的氧化性太弱,聚苯胺聚合太缓慢。由图2可以看出随着频率的增大,介电常数的虚部逐渐变小;三氯化铁对应的介电常数虚部影响最大;氯化铜和双氧水对应的实部基本是零。原因可能是三氯化铁既可以做氧化剂又可以做掺杂剂,氧化速率比过硫酸铵慢,使聚苯胺在织物上聚合更充分。由图3可知过硫酸铵和三氯化铁对于材料的吸波衰减能力较强,其他两种氧化剂的介电损耗角正切几乎为零。

图2 氧化剂种类对介电常数虚部的影响

图3 氧化剂种类对介电损耗角正切的影响

氧化剂种类过硫酸铵三氯化铁氯化铜过氧化氢电阻(KΩ/cm)2675超出量程超出量程

由表2可知过硫酸铵和三氯化铁作为氧化剂制备的复合材料的导电性能最好。其他两种氧化剂对应的复合材料的表面电阻均较大,超出测试量程。

2.2 氧化剂用量对聚苯胺/锦纶复合材料吸波性能的影响

为探究氧化剂用量对聚苯胺/锦纶复合材料吸波性能的影响,按表3的工艺处方制备样品。

表3 工艺参数表

图4氧化剂用量对介电常数实部的影响

图5 氧化剂用量对介电常数虚部的影响

图6 氧化剂用量对介电损耗角正切的影响

由图4可知随着频率的增大,介电常数的实部逐渐变小;氧化剂用量对材料的极化能力影响较大。氧化剂用量达到一定浓度,介电常数的实部出现峰值,继续增加用量,介电常数实部减小。由图5可知随着频率的增大,介电常数的虚部逐渐变小;氧化剂用量对复合材料的电磁波损耗能力影响较大,氧化剂用量达到一定浓度,介电常数的虚部出现峰值,继续增加用量,介电常数虚部减小。由图6可知随着频率的增大,介电损耗角正切逐渐减小,材料的吸波衰减能力从强到弱依次是过硫酸铵和苯胺的摩尔比1:1、1:1.5、1:2、2:1.5、2:1。

表4 氧化剂浓度对电阻的影响

由表4可知过硫酸铵和苯胺的摩尔比为2:1时织物电阻超出量程,导电性差。其他四组的表面电阻值相差不大。

2.3 聚苯胺/锦纶复合吸波材料的其他性能研究

2.3.1红外光谱测试

(a)锦纶织物 (b)聚苯胺/锦纶复合材料

通过观察图7红外光谱,图a锦纶织物红外光谱中,3296cm-1处为锦纶纤维N-H的伸缩振动峰,872cm-1为N-H面外变形振动吸收峰2932、2862cm-1处出现的吸收峰为锦纶纤维主链结构中C-H的伸缩振动吸收峰。同时,锦纶酰胺基的C=O特征吸收峰出现在1711cm-1处。

2.3.2电镜测试

图8 聚苯胺/锦纶复合材料的电镜图

注:a、b是聚苯胺/锦纶复合材料在800x、1600x下的电镜图片。

由图8可知,经聚苯胺整理后的锦纶纤维表面有明显的聚苯胺沉积,将纤维完全覆盖;但是形成的膜并不均匀。

2.3.3强力测试

图9 聚苯胺/锦纶复合材料的力学变化

由图9可以看出经聚苯胺整理过的锦纶织物强力并没有明显下降。

2.3.4吸湿速率测试

图10 锦纶织物整理前后吸湿速率

图10为整理前后锦纶织物的吸湿速率对比曲线,由图10可见经聚苯胺整理过后的锦纶织物吸湿速率有所上升。

2.3.5牢度测试

表5 洗涤次数对牢度的影响

图11不同水洗次数的聚苯胺/锦纶复合材料介电常数实部

图12 不同水洗次数的聚苯胺/锦纶复合材料介电常数虚部

图13 不同水洗次数的聚苯胺/锦纶复合材料介电损耗角正切

由图11、图12、图13可知水洗过后聚苯胺/锦纶复合材料的介电常数各项指标均有少量下降,但各曲线的数值相差不大,说明聚苯胺在织物上以范德华力和化学键等多种方式相结合,牢度较好。

3 结论

(1)三氯化铁对应的介电常数实部影响最大,过硫酸铵对应的介电常数实部影响较小。氯化铜和双氧水对应的实部基本是零。三氯化铁对应的介电常数虚部影响最大;氯化铜和双氧水对应的实部基本是零。过硫酸铵和三氯化铁对应的材料的吸波衰减能力较强,其他两种氧化剂的介电损耗角正切几乎为零。

(2)氧化剂用量对材料的极化能力和电磁波损耗能力影响较大。氧化剂用量达到一定浓度,介电常数的实部和虚部出现峰值,继续增加用量,介电常数实部和虚部减小。材料的吸波衰减能力从强到弱依次是过硫酸铵和苯胺的摩尔比1:1、1:1.5、1:2、2:1.5、2:1。

[1]刘元军,李卫斌,赵晓明,武翔.聚吡咯涂层织物的介电性能研究[J].材料科学与工艺,2017,(6):1-6.

[2]刘元军,刘国熠,赵晓明.聚吡咯/聚酯纤维复合材料吸波性能的探讨[J].材料科学与工艺,2017,25(4):31-37.

[3]刘元军,赵晓明.吡咯浓度对聚吡咯涂层棉复合材料吸波性能的影响[J].材料科学与工艺,2016,24(6):51-55.

[4]赵振云,高兵,李兰倩,等.导电聚苯胺的研究进展及应用[J].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6(4):147-153.

[5]武翔,刘元军,赵晓明,等.聚吡咯涂层尼龙导电织物的性能研究[J].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7(4):18-21.

[6]刘元军,赵晓明,拓晓,等.聚吡咯吸波材料性能探讨[J].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5,32(4):60-63.

[7]赵晓明,鲁亚稳.吸波材料的最新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J].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6(3):120-124.

[8]刘元军,赵家琪,赵晓明.反应温度和时间对聚苯胺/涤纶复合材料介电性能的影响[J].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7,34(3):13-16.

[9]刘元军,赵晓明,梁腾隆.聚苯胺复合材料的介电性能研究[J].材料导报,2016,30(S2):304-307.

[10] 赵晓明,刘元军.双层涂层复合材料的介电性能[J].航空材料学报,2016,36(2):7-13.

[11] 刘元军,赵晓明,拓晓.铁氧体/碳化硅涂层复合材料的介电性能研究[J].功能材料,2016,47(7):7140-7144.

[12] 刘元军,李卫斌,李锦芳,赵晓明.组织结构和经密对碳纤维织物吸波性能研究[J].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6,33(2):15-20..

[13] 刘元军,郭映雪,赵晓明.碳纤维厚度和规格对介电性能影响[J].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7,34(1):1-7.

[14] 刘元军,赵晓明,李卫斌.碳化硅/石墨涂层复合材料的介电性探讨[J].材料导报,2016,30(22):31-35.

猜你喜欢

虚部实部聚苯胺
复数知识核心考点综合演练
两类特殊多项式的复根虚部估计
例谈复数应用中的计算两次方法
浅谈正Γ型匹配网络的设计
一种基于电涡流和实部互阻抗检测的金属温度监测方法
三维镍@聚苯胺复合电极的制备及其在超级电容器中的应用
聚苯胺导电复合材料研究进展
聚苯胺复合材料研究进展
聚酰亚胺/聚苯胺/炭黑抗静电复合薄膜的制备与表征